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422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机壳上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换热气流出口。射流装置包括:射流风道,其前侧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射流出风口;以及射流风机,与射流风道的其中一个横向侧部相连通,以受控地驱动射流装置外部的空气沿与横向平行的预设方向流入射流风道、并从射流出风口送出,从而使得经射流出风口流出的未经换热的自然空气与经换热气流出口送出的换热气流相混合。射流风道的内部设有多个沿横向间隔排列的导流筋,以将沿横向流入射流风道的自然空气导流成由后向前地流向射流出风口,确保了横向延伸的射流出风口任意位置处的正常送风,且引风量较大。且引风量较大。且引风量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空调的普及,用户对送风的舒适性和健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传统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来说,风量与噪声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参数,因此其最大出风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并且,空调吹出的冷风温度较低,直吹到人后,会引起身体不适,影响用户体验。
[0003]为此,现有的一些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设计了引流方案,主要是利用出风口处的气流带动引流风口出风,这虽然可达到自然空气与换热气流混合的效果,但引风量较少,用户实际体验到的柔和送风的效果不是太明显。现有技术中还有一些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其机壳外的后侧额外增加了一个引风模块,引风模块内设置引风机,通过引风机驱动室内空气流向射流通道,并从射流通道流出,从而提高引风量。然而,现有技术中,气流流入射流通道的方向与流出射流通道的方向基本是一致的,这就严格地限制了引风机乃至整个引风模块的布置位置必须处于射流通道的出口后侧,进而导致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体积庞大、厚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引风量较大、占用空间较小的射流装置。
[0005]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射流装置在横向上的出风均匀性。
[0006]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射流装置的出风速度、延长其送风距离。
[0007]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射流装置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0008]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沿横向延伸以用于送出换热气流的换热气流出口,其中,所述射流装置包括:
[0009]射流风道,其前侧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射流出风口;以及
[0010]射流风机,与所述射流风道的其中一个横向侧部相连通,以受控地驱动所述射流装置外部的空气沿与横向平行的预设方向流入所述射流风道、并从所述射流出风口送出,从而使得经所述射流出风口流出的未经换热的自然空气与经所述换热气流出口送出的换热气流相混合;且
[0011]所述射流风道的内部设有多个沿横向间隔排列的导流筋,以将沿横向流入所述射流风道的自然空气导流成由后向前地流向所述射流出风口。
[0012]可选地,所述导流筋具有朝背离其迎风面的一侧凸出弯曲的形状。
[0013]可选地,所述导流筋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第一平直区段、由所述第一平直区段的末端由后向前地朝所述预设方向凸出弯曲延伸的弧形区段和由所述弧形区段的末端向前延伸至所述射流出风口的第二平直区段。
[0014]可选地,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所述导流筋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依次增大。
[0015]可选地,所述射流出风口的邻近实施射流风机的端部内侧设有端部导流筋,所述端部导流筋在所述预设方向上处于各个所述导流筋的上游侧;且
[0016]所述端部导流筋具有朝其迎风侧凸出弯曲的形状。
[0017]可选地,所述端部导流筋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小于任一个所述导流筋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
[0018]可选地,所述导流筋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由后向前地倾斜延伸的第一平直区段、由所述第一平直区段的末端由后向前地朝所述预设方向凸出弯曲延伸的弧形区段和由所述弧形区段的末端向前延伸至所述射流出风口的第二平直区段;且
[0019]多个所述导流筋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
[0020]可选地,所述射流风道的内部限定有与所述射流出风口连通的出风腔和处于所述出风腔的后侧并与所述射流风机连通的集气腔,以使得流入所述射流风道的自然空气依次流经所述集气腔和所述出风腔后从所述射流出风口送出;且
[0021]所述出风腔由后向前地渐缩,所述导流筋位于所述出风腔内。
[0022]可选地,所述射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射流风道的其中一个横向外侧,且包括离心风扇和位于所述离心风扇外部的离心蜗壳,
[0023]所述离心蜗壳与所述射流风道之间通过导风通道密封地连通;且
[0024]所述导风通道从上往下地先向所述射流风道的横向外侧弯曲延伸、再向所述射流风道的横向内侧弯曲延伸,以同时与所述离心蜗壳和所述射流风道平滑地连通。
[002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0026]机壳,其上开设有沿横向延伸以用于送出换热气流的换热气流出口;以及
[0027]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射流装置,用于受控地促使其外部的气流流入其内部并经其射流出风口送出、且使得经所述射流出风口送出的气流与经所述换热气流出口流出的换热气流相混合。
[0028]本技术的射流装置具有射流风道和射流风机,可通过射流风机主动地将外部空气射入射流风道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利用负压被动引流的方式,本申请通过设置射流风机主动射流,射流风量大大提高,送风距离增加。并且,射流风道内设有多个沿横向间隔排列的导流筋,可通过导流筋将沿横向流入射流风道的自然空气导流成由后向前地流向射流出风口,不但确保了横向延伸的射流出风口任意位置处的正常送风,而且还允许射流风机设置在除射流风道后侧的其他位置,例如设置在射流风道的横向外侧,减小了整个射流装置在前后方向上所占用的体积,使得射流装置的结构布局更加适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避免将射流装置集成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后导致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体积庞大、厚重的问题。
[0029]进一步地,导流筋具有朝背离其迎风面的一侧凸出弯曲的形状,由此,可使得导流筋具有在其迎风面的一侧保留预设量的气流的能力,该预设量的气流在导流筋的引导作用
下流向射流出风口,从而在多个导流筋的配合下实现射流出风口在横向上的均匀出风。
[0030]进一步地,射流风道的内部限定有集气腔和出风腔,集气腔与射流风机连通,可通过集气腔增加静压,从而在确保较大引风量的同时将沿横向流入集气腔的气流流向矫正为至少具有向前流入出风腔的趋势,以便于气流流入出风腔后在导流筋的作用下由后向前地流向射流出风口。并且,出风腔由后向前减缩,降低了气流流动阻力、提高了流向射流出风口的气流流速,从而提高了射流装置的出风速度、延长了其送风距离。
[0031]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32]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33]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4]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射流装置的示意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射流装置,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沿横向延伸以用于送出换热气流的换热气流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装置包括:射流风道,其前侧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射流出风口;以及射流风机,与所述射流风道的其中一个横向侧部相连通,以受控地驱动所述射流装置外部的空气沿与横向平行的预设方向流入所述射流风道、并从所述射流出风口送出,从而使得经所述射流出风口流出的未经换热的自然空气与经所述换热气流出口送出的换热气流相混合;且所述射流风道的内部设有多个沿横向间隔排列的导流筋,以将沿横向流入所述射流风道的自然空气导流成由后向前地流向所述射流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具有朝背离其迎风面的一侧凸出弯曲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第一平直区段、由所述第一平直区段的末端由后向前地朝所述预设方向凸出弯曲延伸的弧形区段和由所述弧形区段的末端向前延伸至所述射流出风口的第二平直区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所述导流筋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依次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出风口的邻近实施射流风机的端部内侧设有端部导流筋,所述端部导流筋在所述预设方向上处于各个所述导流筋的上游侧;且所述端部导流筋具有朝其迎风侧凸出弯曲的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舒尹晓英戴现伟王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