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阳专利>正文

一种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738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材轧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线材轧机用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构成该密封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套于该偏心盘中的密封机构;偏心盘的盘体中设置有与该气孔连通的径向内吹油气气道;构成偏心盘的内圆圈上设置有与内吹油气气道对应的气流外环槽;在构成偏心盘的内圆圈上的水冷却方向设置有若干的“L”形折弯设置的高压气流封堵槽孔,其气道出口朝向构成所述密封件的双肩结构方向。该系统能够实现有效阻止冷却水进入迷宫结构,提高了高速线材轧机的冷却水与润滑油间的隔离密封效果。隔离密封效果。隔离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线材轧机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与高速线材轧机配套使用的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速线材轧机用油气密封系统是使用于五代或六代金属线材精轧机上的配件,主要用于轧钢辊环的冷却水与辊箱中润滑油的隔离密封。构成该系统的结构包括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轧辊轴轴孔的“8”字板,在轴孔中设置有用于调整轧辊轴轴间距的偏心盘和套于其中的密封支架构成的密封机构。为了提高其密封效果,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0003]—— 201910795730.8、申请公布号为 CN110388466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速线材轧机用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构成该系统的结构包括“8”字板、偏心盘、套于该偏心盘中的由弹性密封圈和钢制支撑圈形成的密封件以及套于其两侧并形成上、下迷宫机构对应的上、下密封环构成的密封机构;在“8”字板的一端侧或\和两端侧的板壁中设置有能够与外接气源连接的气孔,偏心盘的盘体中设置有与该气孔连通的径向内吹油气气道;在构成偏心盘的内圆圈上的水冷却方向设置有若干的高压气流封堵槽孔。
[0004]即在偏心盘的内圆圈上设置高压气流封堵槽孔,通过高压油气可以有效阻止废水渗入到弹性密封圈与偏心盘间的缝隙中,达到密封效果;且高压气流封堵槽孔为与密封件的中心轴呈立体锐角的斜向设置,高压油气在上迷宫中形成高压旋流,可以有效阻止冷却水向上迷宫中的灌入,大大降低通过迷宫进入润滑油箱中的可能性,提高了密封效果;但上述设置的高压气流封堵槽孔的方向使得高压气流直接吹在了密封环内侧面和构成密封圈的翼边上,当气流不稳定时,其对密封环内侧面尤其是对构成密封圈的翼边所施加的气流压力不稳定,从而会造成上述两者间的密封性能不稳定,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能够在密封环内侧面与构成密封圈的翼边的空间内形成高压湍流气体、实现有效阻止冷却水进入迷宫结构提高其隔离密封效果的高速线材轧机用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其结构包括
[0008]能够套于偏心盘中,包括弹性密封圈(51)形成的密封件以及套于其两侧并形成上、下迷宫机构(66、67)对应的上、下密封环(61、62)构成的密封机构;所述弹性密封圈(5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的上、下密封环(61、62)内侧形成密封接触的上、下翼结构(55、56);
[0009]在所述偏心盘的盘体中设置有径向内吹油气气道(44);在构成所述偏心盘的内圆圈上的水冷却方向设置有若干的高压气流封堵槽孔(54);其特征在于:
[0010]在构成所述上迷宫机构(66)侧,所述的偏心盘凸出于所述弹性密封圈且两者间形
成其气道出口(541)与构成所述密封圈(51)本体的侧面方向相一致的高压气流封堵槽孔(54),即所述的高压气流封堵槽孔为“L”形折弯设置。
[0011]构成上述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的结构中,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2]——构成所述高压气流封堵槽孔(54)的气道出口的弯头与构成所述密封件的径向的夹角为90度——180度间;
[0013]——所述的夹角α为90度的直角;
[0014]——在构成密封件的弹性密封圈(51)与所述的偏心盘间设置有快换式油气密封支架(3),该快换式油气密封支架(3)由径向环(35)和与之垂直成一体结构的轴向环(36)构成,即其截面呈“T”或“L”形结构;该快换式油气密封支架通过其径向环(35)与所述偏心盘或所述的弹性密封圈固定;
[0015]——构成所述的密封件的弹性密封圈(51)的宽度与所述的偏心盘(4)的宽度相等;构成所述密封件的钢制支撑圈(52)的一端部凸出于所述弹性密封圈(51)的外环面构成第一定位凸圈(58);所述的快换式油气密封支架(3)通过螺钉(31)与所述的偏心盘固定,在其上侧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出于弹性密封圈(51)外侧面的第一定位凸圈(58)对应的定位环槽(32);
[0016]——构成所述密封件的钢制支撑圈(52)的一端部凸出于所述弹性密封圈(51)的外侧面构成第二定位凸圈(59);所述的快换式油气密封支架(3)通过螺钉(31)与所述的偏心盘固定,且该快换式油气密封支架(3)设置有外环圈(33),该外环圈(33)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出于弹性密封圈(51)外侧面的第二定位凸圈(59)对应的定位环槽(32);
[0017]——在所述上、下密封环(61、62)内侧设置有凸环(63),构成所述密封件的弹性密封圈的上下端设置有双肩机构(64),该双肩机构与所述的凸环间形成非接触结构,使得两者形成迷宫结构;
[0018]——构成所述上密封环(61)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密封圈(51)的宽度,并且使得上密封环能够与所述的偏心盘间形成缝隙(68);
[0019]——在构成所述偏心盘的内圆圈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吹油气气道(44)对应的气流外环槽(53)。
[0020]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速线材轧机用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构成该系统的偏心盘大于密封件的厚度,高压气流封堵槽孔为“L”形折弯设置,使得其气道出口朝向构成密封件的双肩结构方向,使得吹出的高压气流能够吹至由弹性密封圈双肩机构、上翼结构及密封环内侧面形成的密封空间66中,形成涡流并且从气流外环槽中高压溢出,避免了不稳定气流对上翼结构造成的影响,达到了密封的效果;其二,由于构成高压气流封堵槽孔的气道出口的弯头与构成密封件的径向的夹角为90度—180度间,最好为90度的直角,因此高压油气会在上迷宫中形成高压旋流,可以有效阻止冷却水向上迷宫中的灌入,大大降低通过迷宫进入润滑油箱中的可能性,提高了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构成图1密封系统的快换式油气“8”字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构成图1所示系统右侧轧辊轴机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构成图1所示系统右侧轧辊轴机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构成该系统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提供的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如1、2和3图所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高速线材轧机用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构成该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的结构为设置有左、右两个用于固定轧辊轴轴孔11的“8”字板1,两个轴孔中分别设置有用于调整左、右轧辊轴12轴间距的偏心盘4(也称“快换式油气密封板”),套于该偏心盘中的密封机构5;构成上述偏心盘的外圆圈周圈上设置有两个能够分别套入密封圈41的密封槽圈42,并在这两个密封槽圈间设置有气流环槽43;在该气流环槽的径向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其内环壁连通的内吹油气气道44;在上述“8”字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其结构包括能够套于偏心盘中,包括弹性密封圈(51)形成的密封件以及套于其两侧并形成上、下迷宫机构(66、67)对应的上、下密封环(61、62)构成的密封机构;所述弹性密封圈(5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的上、下密封环(61、62)内侧形成密封接触的上、下翼结构(55、56);在所述偏心盘的盘体中设置有径向内吹油气气道(44);在构成所述偏心盘的内圆圈上的水冷却方向设置有若干的高压气流封堵槽孔(54);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上迷宫机构(66)侧,所述的偏心盘凸出于所述弹性密封圈且两者间形成其气道出口(541)与构成所述密封圈(51)本体的侧面方向相一致的高压气流封堵槽孔(54),即所述的高压气流封堵槽孔为“L”形折弯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高压气流封堵槽孔(54)的气道出口(541)的弯头(542)与构成所述密封件的径向的夹角α为90度——180度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α为90度的直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构成密封件的弹性密封圈(51)与所述的偏心盘间设置有快换式油气密封支架(3),该快换式油气密封支架(3)由径向环(35)和与之垂直成一体结构的轴向环(36)构成,即其截面呈“T”或“L”形结构;该快换式油气密封支架通过其径向环(35)与所述偏心盘或所述的弹性密封圈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换式油气密封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阳
申请(专利权)人:宋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