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724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包括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包括集装箱系统、船体网关系统、卫星系统和监控系统,船体网关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汇总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剔除模块、卫星通讯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该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通过设置船体网关系统,配合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所有集装箱发出的具体数据,并将所有的数据通过数据汇总模块进行汇总,再利用数据剔除模块中的数据对比单元、数据筛选单元和数据删除单元将多余且重复的信息删除,然后在通过卫星通讯模块将数据进行传输,通过该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能够减小传输所占用的通信带宽,进而降低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具体为一种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际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远洋集装箱运以其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成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形式吗,因此,作为物流运输装备的核心的远洋集装箱,在现代快速物流,货源安全,货源监管等行业需求下,迫切需要智能化,信息化,及实现远洋集装箱在供应链和物联网下的可视,可监测和可控制。
[0003]目前的集装箱中的各种传感器将获取到集装箱的各种信息后,通常都是直接通过卫星模块将集装箱的具体信息发送至卫星,在通过卫星将信息发送至地面的上的监控系统中,这种方式浪费大量的通信带宽,导致成本较高,并且集装箱在进行运输时通常都是多组集装箱紧贴在一起,而位于下层的集装箱存在信号阻隔的问题,进而存在部分集装箱信息发不能将具体信息发送出去的问题,因此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解决了目前发送集装箱信息时会浪费大量的通信带宽,并且存在部分集装箱信息不能将信息发送出去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包括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所述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包括集装箱系统、船体网关系统、卫星系统和监控系统,所述船体网关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汇总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剔除模块、卫星通讯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汇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汇总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剔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卫星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数据剔除模块包括数据对比单元、中央处理器、数据筛选单元和数据删除单元,所述数据对比单元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筛选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删除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属于数据筛选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删除单元输入端连接诶,所述数据删除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集装箱系统与船体网关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船体网关系统与卫星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卫星系统与监控系统实现双向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集装箱系统包括门传感模块、货物传感模块、定位感应模块、温度传感模块、湿度传感模块、信息接收模块、信息存储模块、信息共享发送模块、信息共享接收模
块和信息发送模块,所述门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货物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湿度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共享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共享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监控系统包括通讯接收模块、故障分析模块、统计报表模块、存储模块、信息编辑模块、通讯发送模块和信息查询模块,所述通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故障分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故障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统计报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统计报表模块的输出端与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信息编辑模块的输出端与通讯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查询模块的输出端与统计报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查询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编辑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卫星系统包括双向通讯模块、数据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地面基站模块,所述双向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地面基站模块实现双向连接,所述通讯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地面基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通过集装箱系统包括门传感模块、货物传感模块、定位感应模块、温度传感模块、湿度传感模块、信息接收模块、信息存储模块、信息共享发送模块、信息共享接收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门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货物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湿度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共享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发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信息共享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通过在每个集装箱的内部都设置集装箱系统,配合集装箱系统中的门传感模块、定位传感模块、温度传感模块和湿度传感模块采集集装箱的信息,再利用信息共享发送模块和信息共享接收模块将所有集装箱的信息进行共享,并通过信息发送模块将信息发送至船体网关系统中,通过该种方式能够避免位于下方的集装箱由于信号阻隔的问题导致数据发送不出问题。
[0018](2)、该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通过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包括集装箱系统、船体网关系统、卫星系统和监控系统,船体网关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汇总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剔除模块、卫星通讯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汇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汇总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剔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显示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卫星通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剔除模块包括数据对比单元、中央处理器、数据筛选单元和数据删除单元,数据对比单元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
入端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筛选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删除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属于数据筛选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删除单元输入端连接诶,数据删除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通过设置船体网关系统,配合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所有集装箱发出的具体数据,并将所有的数据通过数据汇总模块进行汇总,再利用数据剔除模块中的数据对比单元、数据筛选单元和数据删除单元将多余且重复的信息删除,然后在通过卫星通讯模块将数据进行传输,通过该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能够减小传输所占用的通信带宽,进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船体网关系统结构的原理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数据剔除模块结构的原理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包括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1)包括集装箱系统(11)、船体网关系统(12)、卫星系统(13)和监控系统(14),所述船体网关系统(12)包括数据接收模块(121)、数据汇总模块(122)、数据存储模块(123)、数据剔除模块(124)、卫星通讯模块(125)和数据显示模块(126),所述数据接收模块(121)的输出端与数据汇总模块(1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汇总模块(122)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12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123)的输出端与数据剔除模块(12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显示模块(126)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12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123)的输出端与卫星通讯模块(125)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剔除模块(124)包括数据对比单元(1241)、中央处理器(1242)、数据筛选单元(1243)和数据删除单元(1244),所述数据对比单元(1241)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124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1242)的输出端与数据筛选单元(1243)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中央处理器(1242)的输出端与数据删除单元(1244)的输入端连接,所属于数据筛选单元(1243)的输出端与数据删除单元(1244)输入端连接诶,所述数据删除单元(1244)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模块(121)的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系统(11)与船体网关系统(12)实现双向连接,所述船体网关系统(12)与卫星系统(13)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卫星系统(13)与监控系统(14)实现双向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智能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系统(11)包括门传感模块(111)、货物传感模块(112)、定位感应模块(113)、温度传感模块(114)、湿度传感模块(115)、信息接收模块(116)、信息存储模块(117)、信息共享发送模块(118)、信息共享接收模块(119)和信息发送模块(1110),所述门传感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峥林炯辉郑大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时空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