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14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属于生物信息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数字电源、皮安电流表、底座、氧化硅基板、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红细胞囊泡涂层和两个交错设置的金质叉指电极,氧化硅基板的前侧蚀刻有固定槽,氧化硅基板通过固定槽与两个金质叉指电极固定连接,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喷涂于氧化硅基板的前侧,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分别与金质叉指电极和氧化硅基板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生物活性目标与红细胞膜反应时改变生物传感器表面的电导,根据不同的电流值变化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生物活性目标的浓度,同时也便于对生物传感器进行调平,使生物活性目标分布均匀。物活性目标分布均匀。物活性目标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信息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十年,生物传感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目前已经出现可检测病原体、毒素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了从临床和药物分析直至环境和生物防御相关的检测,新一代生物传感器要求达到高灵敏度、无标记、宽光谱的要求,具有检测含复杂和动态分子谱的生物活性目标(通常目标是未知的)的能力,因此传统的方法主要依赖于目标的分子结构或化学特征的识别,也仅对已知特定的目标有效。
[0003]目前,传统的检测方法适用范围较小,仅对已知的生物活性目标具备检测能力,无法准确的对未知的生物活性目标进行检测,因此导致检测出的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出现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检测方法适用范围较小,仅对已知的生物活性目标具备检测能力,无法准确的对未知的生物活性目标进行检测,因此导致检测出的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出现较大误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包括数字电源、皮安电流表、底座、氧化硅基板、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红细胞囊泡涂层和两个交错设置的金质叉指电极,所述氧化硅基板的前侧蚀刻有固定槽,所述氧化硅基板通过固定槽与两个金质叉指电极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喷涂于氧化硅基板的前侧,所述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分别与金质叉指电极和氧化硅基板紧密贴合,两个所述金质叉指电极的分支通过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连通,所述红细胞囊泡涂层涂覆在氧化硅基板、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和两个金质叉指电极的表面,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相对的上下两侧均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相对的一端均分别与氧化硅基板的上下两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的一侧通过圆孔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内连接有固定机构。本技术,能够利用生物活性目标与红细胞膜反应时改变生物传感器表面的电导,根据不同的电流值变化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生物活性目标的浓度,同时也便于对生物传感器进行调平,使生物活性目标分布均匀。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管内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螺纹套管并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的竖直部设有制动块,所述制动块的一侧通过矩形通孔与T型杆的竖直部杆壁滑动套接,所述氧化硅基
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制动块的一侧接触连接,所述氧化硅基板的后侧中心处垂直固定连接有吊杆,所述吊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球。
[0008]优选的,所述T型杆的竖直部杆壁上滑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制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T型杆的水平部杆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槽远离槽口处的一侧为锥形结构,所述底座的后侧通过圆孔固定连接有排污管。
[0010]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氧化硅基板和两个金质叉指电极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红细胞囊泡涂层由滴管滴注而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通过设有的数字电源、皮安电流表,连接时注意正负极之间的接线,连接好电缆后,打开数字电源,观察皮安电流表的读数,确认电路畅通后,将由超声波处理后的红细胞囊泡涂覆在生物传感器表面使之形成红细胞囊泡涂层,然后将含有生物活性目标的缓冲液用微滴管均匀滴撒至传感器的红细胞囊泡涂层上,随后观察皮安电流表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根据皮安电流表的变化值通过电流以及浓度变化曲线即可算出生物活性目标的浓度,进而能够利用生物活性目标与红细胞膜之间的相互作用改由变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的电荷分布,改变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导,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电流值变化准确的计算出生物活性目标的浓度。
[0013]2、该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通过设有的底座,在安放生物传感器时,将底座放置在桌面,配重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拉动吊杆使氧化硅基板围绕转轴摆动,摆动后氧化硅基板处于水平状态,在氧化硅基板静止后,用手旋转手轮,手轮旋转带动丝杆在螺纹套管内移动,丝杆移动时能够挤压制动块在T型杆上滑动,制动块滑动时与氧化硅基板上的限位板接触,进而有效的增加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在丝杆旋转推动制动块时,制动块与限位板水平接触,进而能够避免静止中的生物传感器二次发生倾斜,从而能够快速的对生物传感器进行调平,有利于生物活性目标在生物传感器表面均匀分布。
[001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能够利用生物活性目标与红细胞膜反应时改变生物传感器表面的电导,根据不同的电流值变化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生物活性目标的浓度,同时也便于对生物传感器进行调平,使生物活性目标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中底座的右视剖视图。
[0017]图中:1底座、2氧化硅基板、3金质叉指电极、4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5红细胞囊泡涂层、6手轮、7皮安电流表、8数字电源、9配重球、10弹簧、11 T型杆、12丝杆、13制动块、14限位板、15吊杆、16螺纹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参照图1-2,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包括数字电源8、皮安电流表7、底座1、氧化硅基板2、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4、红细胞囊泡涂层5和两个交错设置的金质叉指电极3,氧化硅基板2的前侧蚀刻有固定槽,氧化硅基板2通过固定槽与两个金质叉指电极3固定连接,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4喷涂于氧化硅基板2的前侧,金质叉指电极3电镀在半导体的氧化硅基板2表面形成场效应管,涂在场效应管表面的红细胞膜和生物活性目标相互作用非常灵敏,它会改变场效应管表面的局部电荷分布,此技术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知晓,故不再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包括数字电源(8)、皮安电流表(7)、底座(1)、氧化硅基板(2)、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4)、红细胞囊泡涂层(5)和两个交错设置的金质叉指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硅基板(2)的前侧蚀刻有固定槽,所述氧化硅基板(2)通过固定槽与两个金质叉指电极(3)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4)喷涂于氧化硅基板(2)的前侧,所述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4)分别与金质叉指电极(3)和氧化硅基板(2)紧密贴合,两个所述金质叉指电极(3)的分支通过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4)连通,所述红细胞囊泡涂层(5)涂覆在氧化硅基板(2)、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4)和两个金质叉指电极(3)的表面,所述底座(1)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相对的上下两侧均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相对的一端均分别与氧化硅基板(2)的上下两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的一侧通过圆孔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管(16),所述螺纹套管(16)内连接有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目标浓度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管(16)内的丝杆(12),所述丝杆(12)的一端穿过螺纹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润达蒋中英雷一腾
申请(专利权)人:伊犁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