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11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一侧的支杆、固定于底座中部的控制柜、固定安装于控制柜顶部的安装座、通过轴承安装于安装座的蒸馏瓶、固定安装于安装座另一侧的蒸馏通道、和蒸馏通道连通的冷凝回流管和储液瓶、固定于底座和控制柜的水浴锅、入料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出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结构简单,实现了实验室用旋转蒸发仪自动控制温度、负压,自动控制完成入料、排液、水浴锅加水,提高了实验精度,减少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安全隐患。避免了安全隐患。避免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实验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

技术介绍

[0002]旋转蒸发仪是高校化学实验室以及医学、化工、食品等行业新品研发、质量检测不可或缺的仪器,由于是针对实验室用,仪器比较小型,当样本量大时需停止实验人工排液、上料,浪费时间,对于需要重复蒸馏提纯更是事倍功半,对于实验室的水浴锅,在高温蒸馏时由于水分蒸发快常常需要隔一段时间人工加水,如果忘记则影响实验且有安全隐患,另外,目前的温控一般通过测量水浴锅内温度间接设置蒸馏温度,对蒸馏瓶中温度把控不够精确,对于实验室用旋转蒸发仪亟需智能化改进。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结构简单,实现了实验室用旋转蒸发仪自动控制温度、负压,自动控制完成入料、排液、水浴锅加水,提高了实验精度,减少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安全隐患。
[0005]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一侧的支杆、固定于底座中部的控制柜、固定安装于控制柜顶部的安装座、通过轴承安装于安装座的蒸馏瓶、固定安装于安装座另一侧的蒸馏通道、和蒸馏通道连通的冷凝回流管和储液瓶、固定于底座和控制柜的水浴锅、入料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出液管,所述蒸馏通道与蒸馏瓶内部相通,所述水浴锅位于蒸馏瓶正下方,所述安装座内设有转轴,所述控制柜内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转轴旋转,所述冷凝回流管端部连接真空泵,所述蒸馏通道、冷凝回流管和储液瓶交汇处设有过渡瓶,所述冷凝回流管位于过渡瓶上方,所述储液瓶位于过渡瓶下方,所述过渡瓶开口处通过柱塞密封,所述入料管和温度传感器穿过柱塞伸入蒸馏瓶内部,所述入料管另一端通过泵连接原液桶,所述入料管设有入料阀,所述出液管位于储液瓶底部,且设置有排液阀,所述水浴锅、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入料阀和排液阀均与控制柜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水浴锅的加热,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真空泵,通过控制入料阀和排液阀实现蒸馏过程中的自动上料排液。
[0006]进一步的,上述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所述水浴锅一侧设有底部相通的支管,所述支管内侧壁设有水位感应器,所述支管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所述水位感应器和进水阀均与控制柜电连接,支管与水浴锅形成连通器,通过水位感应器和进水阀自动管控水浴锅内液面。
[0007]进一步的,上述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所述水浴锅底部设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与控制柜电连接。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所述控制柜内设有电源、控制器和显
示器,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所述控制柜柜体外部设有显示屏及设置按钮、开关,实现初始调节和智能化管控。
[0009]进一步的,上述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探头端延伸至蒸馏瓶中心并向下延伸到距离底部1/3高度处,直接反馈内部溶液温度,提高准确度。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所述入料管伸入蒸馏瓶的一端末端向下倾斜,且到达离底部1/3高度处,减少对瓶壁冲击。
[0011]进一步的,上述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所述冷凝回流管内设有冷媒管道,所述冷媒管道呈螺旋状,保证冷凝效率。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所述底座底部设有万向轮,方便移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通过设置入料管、出液管并分别设置入料阀和排液阀,在控制器上设定间隔时间并同时管控入料阀和排液阀的流量、时间实现智能管控自动上下料。
[0015]2.本技术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反馈信息到控制器智能管控蒸馏温度及系统内负压。
[0016]3.本技术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通过设置水浴锅、支杆形成连通器,并在支管设置水位感应器,连接进水管自动管控水浴锅及时加水。
[0017]4.本技术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通过将温度传感器探头设置于蒸馏瓶内直接反馈溶液温度,更精确的控制蒸馏温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水浴锅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支杆、3控制柜、4安装座、5蒸馏瓶、6蒸馏通道、7过渡瓶、8冷凝回流管、9储液瓶、10水浴锅、11入料管、12温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4出液管、15入料阀、16泵、17原液桶、18排液阀、101支管、102水位感应器、103进水管、104进水阀、105加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实施例
[0022]如图1所示的一种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1一侧的支杆2、固定于底座中部的控制柜3、固定安装于控制柜3顶部的安装座4、通过轴承安装于安装座4的蒸馏瓶5、固定安装于安装座4另一侧的蒸馏通道6、和蒸馏通道6连通的冷凝回流管8和储液瓶9、固定于底座1和控制柜3的水浴锅10、入料管11、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和出液管14,所述蒸馏通道6与蒸馏瓶5内部相通,所述水浴锅10位于蒸馏瓶5正下方,所述安装座4内设有转轴,所述控制柜3内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转轴旋转,所述冷凝回流管8端部连接真空泵,所述蒸馏通道6、冷凝回流管8和储液瓶9交汇处设有过渡瓶7,所述冷凝回
流管8位于过渡瓶7上方,所述储液瓶9位于过渡瓶7下方,所述过渡瓶7开口处通过柱塞密封,所述入料管11和温度传感器12穿过柱塞伸入蒸馏瓶5内部,所述入料管11另一端通过泵16连接原液桶17,所述入料管11设有入料阀15,所述出液管14位于储液瓶9底部,且设置有排液阀18,所述水浴锅10、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入料阀15和排液阀18均与控制柜3电连接。
[0023]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上述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所述水浴锅10一侧设有底部相通的支管101,所述支管101内侧壁设有水位感应器102,所述支管101连接进水管103,所述进水管103上设有进水阀104,所述水位感应器102和进水阀104均与控制柜3电连接。
[0024]进一步的,上述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所述水浴锅10底部设有加热棒105,所述加热棒105与控制柜3电连接。
[0025]进一步的,上述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所述控制柜3内设有电源、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所述控制柜3柜体外部设有显示屏及设置按钮、开关。
[0026]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上述的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所述温度传感器12的感应探头端延伸至蒸馏瓶5中心并向下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智能旋转蒸发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1)一侧的支杆(2)、固定于底座中部的控制柜(3)、固定安装于控制柜(3)顶部的安装座(4)、通过轴承安装于安装座(4)的蒸馏瓶(5)、固定安装于安装座(4)另一侧的蒸馏通道(6)、和蒸馏通道(6)连通的冷凝回流管(8)和储液瓶(9)、固定于底座(1)和控制柜(3)的水浴锅(10)、入料管(11)、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和出液管(14),所述蒸馏通道(6)与蒸馏瓶(5)内部相通,所述水浴锅(10)位于蒸馏瓶(5)正下方,所述安装座(4)内设有转轴,所述控制柜(3)内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转轴旋转,所述冷凝回流管(8)端部连接真空泵,所述蒸馏通道(6)、冷凝回流管(8)和储液瓶(9)交汇处设有过渡瓶(7),所述冷凝回流管(8)位于过渡瓶(7)上方,所述储液瓶(9)位于过渡瓶(7)下方,所述过渡瓶(7)开口处通过柱塞密封,所述入料管(11)和温度传感器(12)穿过柱塞伸入蒸馏瓶(5)内部,所述入料管(11)另一端通过泵(16)连接原液桶(17),所述入料管(11)设有入料阀(15),所述出液管(14)位于储液瓶(9)底部,且设置有排液阀(18),所述水浴锅(10)、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入料阀(15)和排液阀(18)均与控制柜(3)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炫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北开生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