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渐变厚度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01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渐变厚度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结构,包括由上向下依次铺设的多孔沥青上面层、密级配中面层、密级配下面层及基层,其中多孔沥青上面层和所述密级配中面层之间的界面为斜面,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多孔沥青上面层的厚度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增加;密级配中面层的厚度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路面结构,通过渐变厚度铺筑的方式实现外车道多孔沥青上面层厚于内车道,使得外车道的空隙总体积大于内车道,雨天容水量更大,提高了排水效果,改善了空隙防堵塞能力。而且更大的空隙总体积使得外车道路面的吸声、消声性能更加优异,与车辆实际行驶时产生的噪声规律更加符合。更加符合。更加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渐变厚度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渐变厚度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众对路面的使用品质越来越重视。传统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雨天易出现水漂、水雾等现象,进而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0003]多孔沥青路面是一种能够快速排除路面雨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其空隙率通常在20 %左右。它能快速将流入路面的雨水通过其结构内部的连通空隙排出路面范围外, 使路面积水快速消除,提高了道路在雨天的抗滑性和行车的安全性。同时路面结构存在的大量空隙,可降低车轮行驶过程中与路面产生的噪声。但是随着气候环境条件恶化,加之交通流逐渐呈现重载化、渠道化、超载化的特性,多孔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日益引起关注。现有技术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的空隙易被道路灰尘堵塞,尤其是在外侧车道,由于路面具有横坡倾角,路表水携带的路面灰尘会不断汇集到路面外侧慢车道位置,导致外侧慢车道的多孔结构更易被灰尘堵塞。多孔沥青路面堵塞后,其排水性能和降噪性能均会快速下降,因此外车道易堵塞的问题会严重影响路面的性能和耐久性,如何探索一种能够解决外车道堵塞问题、具有高性能和耐久性的路面结构,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多孔路面结构的外车道易被灰尘堵塞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不易堵塞、耐久性良好的渐变厚度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结构。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渐变厚度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结构,包括由上向下依次铺设的多孔沥青上面层、密级配中面层、密级配下面层以及基层,其中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和所述密级配中面层之间的界面为斜面,所述界面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的厚度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密级配中面层的厚度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减小。
[0007]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为最大公称粒径为9.5mm或13.2mm或16mm的多孔沥青层。
[0008]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位于路面内侧处的最小厚度为2~4cm,位于路面外侧处的最大厚度为 4~6cm。
[0009]所述密级配中面层位于路面内侧处的最大厚度为5~7cm,位于路面外侧处的最小厚度为3~5cm。
[0010]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和密级配中面层在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上的任意一点处的厚度之和均相同。
[0011]所述密级配中面层为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16mm 或19mm的密级配沥青层。
[0012]所述密级配下面层为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或31.5mm的密级配沥青层,所述密级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的厚度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密集配中面层位于路面内侧处的厚度最大,该密集配中面层的最大厚度为7cm,位于路面外侧处的厚度最小,该密集配中面层的最小厚度为5cm。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1的最小厚度与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的最大厚度之和,等于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1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的最小厚度之和。
[0028]所述密级配下面层3为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厚度为8cm的 AC-25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密级配下面层3的厚度在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上保持一致。所述基层4采用二灰稳定土层,厚度为40cm。
[0029]实施例 2
[00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渐变厚度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结构,所述多孔沥青路面结构铺设在多车道路面上。如图1所示,包括由上向下依次铺设的多孔沥青上面层1、密级配中面层2、密级配下面层3以及基层4,其中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1的和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之间的界面5设置为斜面,即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 1 的下表面和所述密级配中面层 2 的上表面均设置为斜面,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和密级配中面层在路面上的任意一点处的厚度之和均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孔沥青上面层1为最大公称粒径为 9.5mm的 PAC-10 多孔沥青层,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1的厚度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1位于路面内侧处的厚度最小,该最小厚度为4cm,位于路面外侧处的厚度最大,该最大厚度为6cm;本实施例中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为最大公称粒径为19mm的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的厚度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密集配中面层位于路面内侧处的厚度最大,该密集配中面层的最大厚度为6cm,位于路面外侧处的厚度最小,该密集配中面层的最小厚度为4cm。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1的最小厚度与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的最大厚度之和,等于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1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的最小厚度之和。
[0031]所述密级配下面层3为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厚度为8cm的AC-25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密级配下面层3的厚度在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上保持一致。所述基层4采用二灰稳定土层,厚度为40cm。
[0032]实施例 3
[003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渐变厚度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结构,所述多孔沥青路面结构铺设在多车道路面上。如图1所示,包括由上向下依次铺设的多孔沥青上面层1、密级配中面层 2、密级配下面层3以及基层4,其中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1的和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之间的界面5设置为斜面,即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1的下表面和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的上表面均设置为斜面,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和密级配中面层在路面上的任意一点处的厚度之和均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孔沥青上面层 1 为最大公称粒径为9.5mm的 PAC-10 多孔沥青层,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1的厚度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 1 位于路面内侧处的厚度最小,该最小厚度为3cm,位于路面外侧处的厚度最大,该最大厚度为 6cm;本实施例中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为最大公称粒径为19mm的 AC-20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的厚度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密集配中面层位于路面内侧处的厚度最大,该密集配中面层的最大厚度为7cm,位于路面外侧处的厚度最小,该密集配中面层的最小厚度为4cm。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 1 的最小厚度与
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的最大厚度之和,等于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1的最大厚度与所述密级配中面层2的最小厚度之和。
[0034]所述密级配下面层3为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厚度为8cm的AC-25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密级配下面层3的厚度在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上保持一致。所述基层4采用二灰稳定土层,厚度为40cm。
[0035]本技术所列举的实施例包括三种面层结构组合形式,其中上中面层采用渐变厚度组合铺筑的形式。由于外侧车道的多孔结构面层厚度增加而中面层厚度减小,上面层底层横坡陡于路表横坡,这使得此路面结构拥有更优异的排水能力,可将路面积水更快速地排出至路面以外。也因为这一渐变厚度的特点,此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渐变厚度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向下依次铺设的多孔沥青上面层、密级配中面层、密级配下面层以及基层,其中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和所述密级配中面层之间的界面为斜面,所述界面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的厚度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密级配中面层的厚度沿路面内侧指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变厚度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为最大公称粒径为9.5mm或13.2mm或16mm的多孔沥青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渐变厚度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沥青上面层位于路面内侧处的最小厚度为2~4cm,位于路面外侧处的最大厚度为4~6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渐变厚度铺筑的多孔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级配中面层位于路面内侧处的最大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浩胡厚琪卜勇华夏吴昊李明亮武昊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