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勇专利>正文

检测器件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78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方面的一种检测器件,包括:热敏电阻,引线,绝缘件,导线,外壳,所述外壳是用于安装和保护热敏电阻,用导电、导热材料制成,为检测器件从非金属器皿外壁,同时检测非金属器皿内部温度和电容,提供传导热量检测温度和传导电信号检测电容的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另一方面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体,用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设置在器具体中对烹饪进行控制的主板,设置在器具体上与容器外壁接触,在与主板电气连接后,可从容器外部同时检测容器内部液体温度和/或电容变化,上述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器件。项所述的检测器件。项所述的检测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器件及烹饪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同时兼具温度和电容检测功能的检测器件,以及具有该检测器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一方面,现有公知的温度检测器件,尽管具有接触液体或通过容器外壁,均可检测容器内部液体温度的功能,却不具备在应用公知电容式触摸技术时,通过容器外壁检测容器内部液体电容的功能;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金属容器的腐蚀和高温状态下的污染问题日益担心,对于购买、使用健康、环保,使用非金属容器烹饪器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0003]虽然,使用非金属容器的烹饪器具,其容器具有健康、环保,耐化学腐蚀能力强,高温烹饪时无污染的特点,但受非金属材料特性的影响,现有使用非金属容器的烹饪器具,在采用温度检测作为防干烧保护时,极易出现防干烧保护误判、失效的问题,而一旦器具发生干烧,轻则造成容器破裂损毁,重则引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事故,特别是器具发生干烧容器破裂后,仍继续通电加热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一方面,所述的检测器件是将公知温度检测器件的外壳,同时作为传导热量检测温度和传导电信号检测电容的器件,使得公知的温度检测器件成为可从器皿外壁,同时兼具检测器皿内部温度和电容的检测器件;另一方面,将同时兼具温度和电容检测功能的检测器件,用于容器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烹饪器具上,在不增加设计难度和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借助公知温度检测器件的外壳和电容式触摸技术,利用容器内部有无液体时的电容数据变化,彻底有效解决类似烹饪器具的防干烧保护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器件,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0006]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器件,包括:
[0007]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是包括探头和引棒,在温度变化时阻值随之变化,用于检测温度的电子器件;
[0008]引线,所述引线是与热敏电阻的引棒连接,用于传输阻值变化信号的电气连接线;
[0009]绝缘件,所述绝缘件是布设在热敏电阻外表,用绝缘性能优良的材料制成,可使热敏电阻与外壳之间的电气强度,符合GB4706.1标准要求的器件;
[0010]外壳,所述外壳是用于安装和保护热敏电阻,用导电、导热材料制成,为检测器件从非金属器皿外壁,同时检测非金属器皿内部温度和电容,提供传导热量检测温度和传导电信号检测电容的器件;
[0011]导线,所述导线是与外壳连接,用于传输电容变化信号的电气连接线。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件包括PTC型或NTC
型,引棒是从探头双向或单向引出的热敏电阻,采用铆接或焊接与引棒连接的引线,完整穿套或包裹在引棒与引线连接处或超出连接处两端,或分段套装或包裹在探头端面至引棒与引线连接处或超出连接处,是一层或多层绝缘管或绝缘膜的绝缘件,以及安装或包裹保护已设置有绝缘件的热敏电阻,粘贴在器皿外壁或与器皿外壁接触后,为检测器件从器皿外壁,同时检测器皿内部液体的温度和电容变化,提供传导热量检测温度和传导电信号检测电容的外壳,用于填充外壳中空隙,增强热敏电阻与外壳间电气强度的填充胶,为使检测器件与器皿良好接触提供压着力的弹性件,采用铆接或焊接与外壳或弹性件连接,用于传输电容信号的导线。
[0013]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所述检测器件的附加技术方案是:
[0014]所述绝缘管是热缩管,或硅胶管,或黄腊管,所述绝缘膜是PBT或PET膜或片。
[0015]所述填充胶是双组份的环氧树脂胶水,或单组份的硅胶胶水或硅酮胶胶水。
[0016]所述弹性件是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弹片,或弹簧,或弹性块。
[0017]所述外壳是用金属或非金属导电材料制成的双通管,或具有可容纳热敏电阻容纳腔的单通管,或可扣接或粘接固定、包裹热敏电阻的板或片。
[0018]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器具体,用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设置在器具体中对烹饪进行控制的主板,设置在器具体上与容器外壁接触,在与主板电气连接后,可从容器外部同时检测容器内部液体温度和/或电容变化,上述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器件。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器件是采用弹性压着或粘贴方式,设置在器具体上或容器上,接触或贴合在低于容器1/3高度,高于容器底部内壁3mm区域的容器外侧壁。
[0020]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所述烹饪器具的附加技术方案是:
[0021]所述的器具体是器具的主体,所述器具体包括壳体,电热盘,主板,电源插座,内部导线,人机交互件,器具体附件。
[0022]所述的容器是用非金属材料整体或拼接制成,所述容器与器具体是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检测器件具有技术成熟、稳定可靠,同时兼具两种检测功能,占用器具内部空间小,设计、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所述检测器件应用在使用非金属容器的烹饪器具上,不仅有效解决了现有类似烹饪器具的温度检测器件,不能同时提供防干烧保护的问题,并且可以推动无毒无污染的非金属容器,在烹饪器具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从而以较低的售价、简便可靠的使用体验,满足使用者对健康烹饪器具的购买、使用需求。其余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明显,或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实施例双通管外壳引棒双向引出检测器件的剖视视图;
[0025]图2是实施例双通管外壳引棒双向引出检测器件的轴测分解视图;
[0026]图3是实施例单通管外壳引棒同向引出检测器件的剖视视图;
[0027]图4是实施例单通管外壳引棒同向引出检测器件的轴测分解视图;
[0028]图5是实施例平板外壳引棒同向引出检测器件的剖视视图;
[0029]图6是实施例平板外壳引棒同向引出检测器件的轴测分解视图;
[0030]图7是实施例检测器件粘贴在容器外壁烹饪器具的示意视图;
[0031]图8是实施例检测器件弹性压着在容器外壁烹饪器具的示意视图。
[0032]附图标记:1.外壳;2.填充胶;3.热敏电阻;31.探头;32.引棒;4.引线;5.绝缘件;6.弹性件;7.导线;99.检测器件;100.容器;200.器具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器件。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本专利技术描述中涉及概念说明。电气强度(Dielectric strength):是指击穿电压比上击穿样品的厚度,或指绝缘材料中,纯材料在理想条件下可以承受的最大电场而不会损坏(即不会经历其绝缘性能的失效),或对于电介质材料和电极的具体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是包括探头和引棒,在温度变化时阻值随之变化,用于检测温度的电子器件;引线,所述引线是与热敏电阻的引棒连接,用于传输阻值变化信号的电气连接线;绝缘件,所述绝缘件是布设在热敏电阻外表,用绝缘性能优良的材料制成,可使热敏电阻与外壳之间的电气强度,符合GB4706.1标准要求的器件;外壳,所述外壳是用于安装和保护热敏电阻,用导电、导热材料制成,为检测器件从非金属器皿外壁,同时检测非金属器皿内部温度和电容,提供传导热量检测温度和传导电信号检测电容的器件;导线,所述导线是与外壳连接,用于传输电容变化信号的电气连接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件包括PTC型或NTC型,引棒是从探头双向或单向引出的热敏电阻,采用铆接或焊接与引棒连接的引线,完整穿套或包裹在引棒与引线连接处或超出连接处两端,或分段套装或包裹在探头端面至引棒与引线连接处或超出连接处,是一层或多层绝缘管或绝缘膜的绝缘件,以及安装或包裹保护已设置有绝缘件的热敏电阻,粘贴在器皿外壁或与器皿外壁接触后,为检测器件从器皿外壁,同时检测器皿内部液体的温度和电容变化,提供传导热量检测温度和传导电信号检测电容的外壳,用于填充外壳中空隙,增强热敏电阻与外壳间电气强度的填充胶,为使检测器件与器皿良好接触提供压着力的弹性件,采用铆接或焊接与外壳或弹性件连接,用于传输电容信号的导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勇葛佳岷
申请(专利权)人:谢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