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72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包括功率采集电路、整流校准电路和滤波输出电路,所述功率采集电路采集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板运行时的功率信号,所述整流校准电路运用运放器AR1和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2组成整流电路对信号整流,同时运用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推挽电路防止信号交越失真,并且运用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组成检波电路稳定信号,最后所述滤波输出电路运用电感L1和电容C2、电容C3组成π型滤波电路滤波,经信号发射器E1发送信号至一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远程智能控制终端内,能够实时检测采煤机传动设备工作时电机电源输出功率信号,同时发送至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终端内。同时发送至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终端内。同时发送至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终端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
,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正逐步全面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在大幅提升交通运力和出行便利的同时,也给运营调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网络化运营及“无缝换乘”的条件下,乘客出行路径更加呈现多样性,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正逐步全面进入网络化时代。轨道交通信号在网络化时代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交通信号的高效率运行决定着城市交通的高效率通行,而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直接决定着轨道交通信号灯的运行状态,由于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长时间的不间断运行,其电路板功率负载会超负荷运行,尤其是夏天高温环境下,很容易导致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板功率异常,导致轨道交通信号灯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具有构思巧妙、人性化设计的特性,能够实时检测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板运行功率信号,同时发送至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远程控制终端内。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包括功率采集电路、整流校准电路和滤波输出电路,所述功率采集电路采集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板运行功率信号,运用三极管Q1和稳压管D1组成三极管稳压电路稳压后输入整流校准电路内,所述整流校准电路运用运放器AR1和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2组成整流电路对信号整流,同时运用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推挽电路防止信号交越失真,并且运用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组成检波电路稳定信号,最后所述滤波输出电路运用电感L1和电容C2、电容C3组成π型滤波电路滤波,经信号发射器E1发送信号至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终端内;
[0005]所述整流校准电路包括运放器AR1,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5、电阻R7的一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4、电阻R6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3、二极管D2的负极以及二极管D4的正极、运放器AR2的输出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7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以及电源+10V,二极管D4的负极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电阻R11的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电源-10V,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基极以及电阻R12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5的基极和电阻R13的一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
[0006]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7]1,运用运放器AR1和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2组成整流电路对信号整流,起到稳定信号的效果,同时运用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推挽电路防止信号交越失真,由于采煤机传动设备工作的环境信号受到干扰的情况较多,很容易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现象,因此运用推挽电路消除信号误差,防止信号出现交越失真,并且运用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组成检波电路进一步稳定信号,当信号中含有异常信号时,此时三极管Q4、三极管Q5导通,将异常信号泄放至大地,能够调节信号振幅,进一步稳定信号。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0]实施例一,一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包括功率采集电路、整流校准电路和滤波输出电路,所述功率采集电路采集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板运行功率信号,运用三极管Q1和稳压管D1组成三极管稳压电路稳压后输入整流校准电路内,所述整流校准电路运用运放器AR1和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2组成整流电路对信号整流,同时运用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推挽电路防止信号交越失真,并且运用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组成检波电路稳定信号,最后所述滤波输出电路运用电感L1和电容C2、电容C3组成π型滤波电路滤波,经信号发射器E1发送信号至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远程控制终端内;
[0011]所述整流校准电路运用运放器AR1和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2组成整流电路对信号整流,起到稳定信号的效果,同时运用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推挽电路防止信号交越失真,由于采煤机传动设备工作的环境信号受到干扰的情况较多,很容易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现象,因此运用推挽电路消除信号误差,防止信号出现交越失真,并且运用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组成检波电路进一步稳定信号,当信号中含有异常信号时,此时三极管Q4、三极管Q5导通,将异常信号泄放至大地,能够调节信号振幅,进一步稳定信号,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5、电阻R7的一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4、电阻R6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3、二极管D2的负极以及二极管D4的正极、运放器AR2的输出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7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以及电源+10V,二极管D4的负极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电阻R11的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电源-10V,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基极以及电阻R12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三极管Q5的基极和电阻R13的一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
[0012]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滤波输出电路运用电感L1和电容C2、电容C3组成π型滤波电路滤波,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经信号发射器E1发送信号至轨道交通信号控
制电路终端内,电感L1的一端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接电阻R15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信号发射器E1。
[0013]实施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功率采集电路选用型号为YK-3D3的功率采集器J1采集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板运行时的功率信号,运用三极管Q1和稳压管D1组成三极管稳压电路稳压后输入整流校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包括功率采集电路、整流校准电路和滤波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采集电路采集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板运行时的功率信号,运用三极管Q1和稳压管D1组成三极管稳压电路稳压后输入整流校准电路内,所述整流校准电路运用运放器AR1和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2组成整流电路对信号整流,同时运用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推挽电路防止信号交越失真,并且运用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组成检波电路稳定信号,最后所述滤波输出电路运用电感L1和电容C2、电容C3组成π型滤波电路滤波,经信号发射器E1发送信号至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电路终端内;所述整流校准电路包括运放器AR1,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5、电阻R7的一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4、电阻R6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3、二极管D2的负极以及二极管D4的正极、运放器AR2的输出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7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以及电源+10V,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向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