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653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包括曲板,两个所述曲板的上方均通过螺栓与横板螺纹相连,所述顶轮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与曲板转动相连,左侧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与顶球的右侧外壁间隙配合。该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顶轮转动使两侧的凹槽在两侧的顶球的外壁滑动,保证顶轮转动的稳定性,防止其受力不均而跳动,解决了现有的电梯轿顶轮受力不均时会使顶轮跳动,从而影响电梯轿的正常运行的问题,滚轮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撑杆在支撑板上转动,且钢丝绳在滚轮上的两个滑槽内滑动,且防止钢丝绳在运输过程中脱离顶轮,避免危险发生,解决了现有的电梯轿顶轮在运行时会使钢丝绳脱轨,从而会造成危险发生的问题。从而会造成危险发生的问题。从而会造成危险发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轿
,具体为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其中电梯轿上的顶轮对电梯的运行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电梯轿顶轮受力不均时会使顶轮跳动,从而影响电梯轿的正常运行的问题,同时存在现有的电梯轿顶轮在运行时会使钢丝绳脱轨,从而会造成危险发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电梯轿顶轮受力不均时会使顶轮跳动,从而影响电梯轿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包括曲板,两个所述曲板的上方均通过螺栓与横板螺纹相连,所述曲板的内侧安装有防跳机构;
[0005]所述防跳机构包括顶轮、轴承、凹槽、顶球、横杆、箱体、弹簧、顶块和钢丝绳;
[0006]所述顶轮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与曲板转动相连,所述顶轮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左侧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与顶球的右侧外壁间隙配合,所述顶球的左端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均与箱体和弹簧的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箱体的外壁固接在曲板的上方内壁,所述横杆的右侧外壁套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左端与弹簧的右端相贴合,所述弹簧的左端与箱体的左端内壁相贴合,所述顶轮的外壁凹陷处与钢丝绳的外壁相贴合。
[0007]优选的,所述顶球与凹槽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1-0.2mm。
[0008]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外侧固接在竖板的上方内侧。
[0009]优选的,所述横板的下方中间安装有限位机构;
[0010]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滚轮、滑槽、支撑杆、支撑板和螺钉;
[0011]所述滚轮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均与钢丝绳的上方外壁相贴合,所述滚轮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转动相连,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钉与横板螺纹相连。
[0012]优选的,所述曲板的下方安装有稳定机构;
[0013]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竖杆、套杆、套块、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
[0014]两个所述竖杆的顶端均固接在曲板的底端,所述竖杆的下方内壁固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左侧两侧内壁均套接有套块,左侧所述套块的内壁上下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内侧均与钢丝绳的外壁间隙配合。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形状、大小均一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相对比于
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通过曲板、螺栓、横板、顶轮、轴承、凹槽、顶球、横杆、箱体、弹簧、顶块和钢丝绳之间的配合,顶轮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在两侧的曲板内转动,运输钢丝绳,顶轮转动使两侧的凹槽在两侧的顶球的外壁滑动,保证顶轮转动的稳定性,防止其受力不均而跳动,解决了现有的电梯轿顶轮受力不均时会使顶轮跳动,从而影响电梯轿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0018]通过钢丝绳、顶轮、滚轮、滑槽、支撑杆、支撑板、螺钉、竖杆、套杆、套块、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的配合,滚轮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撑杆在支撑板上转动,且钢丝绳在滚轮上的两个滑槽内滑动,且防止钢丝绳在运输过程中脱离顶轮,避免危险发生,钢丝绳在两侧的套块内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内升降,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使钢丝绳升降更加稳定,且向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与钢丝绳接触位置涂润滑油,保证钢丝绳升降流畅,解决了现有的电梯轿顶轮在运行时会使钢丝绳脱轨,从而会造成危险发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顶轮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钢丝绳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顶轮、凹槽和顶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竖板,2、横板,3、曲板,4、防跳机构,401、顶轮,402、轴承,403、凹槽,404、顶球,405、横杆,406、箱体,407、弹簧,408、顶块,409、钢丝绳,5、限位机构,501、滚轮,502、滑槽,503、支撑杆, 504、支撑板,505、螺钉,6、稳定机构,601、竖杆,602、套杆,603、套块,604、第一夹块,605、第二夹块,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包括曲板3,两个曲板3的上方均通过螺栓7与横板2螺纹相连,两个曲板3的上方均通过螺栓7固定在横板2的左右两侧,曲板3的内侧安装有防跳机构4,防跳机构4包括顶轮401、轴承402、凹槽403、顶球404、横杆 405、箱体406、弹簧407、顶块408和钢丝绳409,顶轮40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402与曲板3转动相连,顶轮40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402在两侧的曲板3内转动,顶轮40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403,左侧凹槽403 的内表面与顶球404的右侧外壁间隙配合,顶轮401转动使两侧的凹槽403 在两侧的顶球404的外壁滑动,保证顶轮401转动的稳定性,防止其跳动,顶球404的左端固接有横杆405,横杆405的外壁均与箱体406和弹簧407的中间内壁间隙配合,顶球404上的横杆405在箱体406和弹簧407内左右移动,箱体406的外壁固接在曲板3的上方内壁,两侧的曲板3均对箱体406 进行支撑,横杆405的右侧外壁套接有顶块408,顶块408的左端与弹簧407 的右端相贴合,两侧的横杆405均带动顶块408向外侧移动使弹簧407压缩,反之通过弹簧407的弹性可以使横杆405带动顶球404复位,
对顶球404起到移动的缓冲性,防止受力过大为损坏,弹簧407的左端与箱体406的左端内壁相贴合,顶轮401的外壁凹陷处与钢丝绳409的外壁相贴合,顶轮401 转动运输钢丝绳409,顶球404与凹槽403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1-0.2mm,使顶轮401转动稳定。
[0026]横板2的外侧固接在竖板1的上方内侧,两侧的竖板1对横板2进行支撑。
[0027]横板2的下方中间安装有限位机构5,限位机构5包括滚轮501、滑槽502、支撑杆503、支撑板504和螺钉505,滚轮50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 502,滑槽502的内表面均与钢丝绳409的上方外壁相贴合,钢丝绳409在滚轮501上的两个滑槽502内滑动,且防止钢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包括曲板(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曲板(3)的上方均通过螺栓(7)与横板(2)螺纹相连,所述曲板(3)的内侧安装有防跳机构(4);所述防跳机构(4)包括顶轮(401)、轴承(402)、凹槽(403)、顶球(404)、横杆(405)、箱体(406)、弹簧(407)、顶块(408)和钢丝绳(409);所述顶轮(40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402)与曲板(3)转动相连,所述顶轮(40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403),左侧所述凹槽(403)的内表面与顶球(404)的右侧外壁间隙配合,所述顶球(404)的左端固接有横杆(405),所述横杆(405)的外壁均与箱体(406)和弹簧(407)的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箱体(406)的外壁固接在曲板(3)的上方内壁,所述横杆(405)的右侧外壁套接有顶块(408),所述顶块(408)的左端与弹簧(407)的右端相贴合,所述弹簧(407)的左端与箱体(406)的左端内壁相贴合,所述顶轮(401)的外壁凹陷处与钢丝绳(409)的外壁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球(404)与凹槽(403)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1-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顶轮防跳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的外侧固接在竖板(1)的上方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昌英杨姚平张朝明
申请(专利权)人:普瑞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