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38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液晶显示板中,对于密封图案形成在由有机材料制成的黑底和覆盖层上的情况,将覆盖层形成得厚约1.2μm至约5μm,防止了由于添加到密封图案中的支承件受到在接合液晶显示板的过程之中或之后所产生的外部压力的压迫而压下黑底,因此可以防止在覆盖层与黑底之间以及在黑底与基板之间的界面处产生裂隙,并且还可以防止密封图案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板,该液晶显示板能够防止空气流入液晶显示板的图像显示部分中,在该图像显示部分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滤色器基板互相接合在一起。
技术介绍
通常,液晶显示器是这样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将包括图像信息的数据信号分别提供给以矩阵方式排列的多个液晶单元。根据这些数据信号来控制液晶单元的透光率以显示所希望的图像。因此,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板,在该液晶显示板中,多个像素以矩阵方式排列,并且一驱动器集成电路(IC)对这些像素进行驱动。在该液晶显示板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滤色器基板互相面对,并且彼此隔开某一预定距离,通常将该预定距离称为单元间隙(cell-gap)。在该单元间隙内形成液晶层。利用沿LCD板的有效图像显示部分的外部边缘形成的密封图案,将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滤色器基板互相接合在一起。当形成密封图案时,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或在滤色器基板上形成间隔物,以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滤色器基板之间设置希望的单元间隙。在这些基板的外表面上,安装诸如偏振板、延迟板等的其他部件。选择这些其他部件,以改变光的传播和折射率,从而构造具有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特性的液晶显示器。在其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滤色器基板互相面对的液晶显示板部分上,形成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这些电极用于对液晶层施加电场。即,通过向公共电极施加的电压来控制向像素电极施加的电压。这样,就可以分别控制多个像素的透光率。为了按单元像素来独立地控制向每个像素的像素电极施加的电压,将在每个像素处形成的薄膜晶体管用作开关器件。通常将液晶显示器分为两类扭转向列(TN)模式液晶显示器和面内切换(IPS)模式液晶显示器。在TN模式液晶显示器中,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形成用于每个单独像素的像素电极。此外,在滤色器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形成一公共电极。这样,利用形成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的多个像素电极与形成在滤色器基板上的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来驱动液晶层。在IPS模式液晶显示器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都形成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并且隔开某一距离。利用形成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水平电场来驱动液晶层。图1是示出TN模式液晶显示板的平面结构的典型结构的平面图,在该TN模式液晶显示板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滤色器基板相互面对,并通过密封图案接合在一起。在图1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1与滤色器基板102面对并且被接合在一起,其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1的一个长边侧的边缘和其一个短边侧的边缘相对于滤色器基板102的相应边缘伸出。在其中基板101与基板102互相面对的区域中,设置图像显示部分113,其中以矩阵形式形成多个像素。沿该图像显示部分113的外部边缘形成密封图案116。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1的相对滤色器基板102伸出的短边侧的边缘区域上,设置与图像显示部分113的多条选通线相连的一选通焊盘部分114。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1的相对滤色器基板102伸出的长边侧的边缘区域中,设置与图像显示部分113的多条数据线相连的一数据焊盘部分115。选通焊盘部分114将来自选通驱动器集成电路的扫描信号提供给图像显示部分113的多条选通线。数据焊盘部分115将来自数据驱动器集成电路的图像信息提供给图像显示部分113的多条数据线。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1上,被施加扫描信号的选通线与被施加图像信息的数据线互相交叉,以限定多个像素的一矩阵。在每个交叉点处设置薄膜晶体管以开关位于该交叉点处的像素。在滤色器基板102上设置对应于像素的红色、绿色或蓝色滤色器。还设置了黑底,用以防止由背光装置所产生的光发生泄漏,并且防止邻近单元像素的混色。在TN模式液晶显示板中,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1上设置像素电极,而在滤色器基板102上设置公共电极,以驱动液晶层。在IPS模式液晶显示板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均设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1上,以驱动液晶层。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1和滤色器基板102隔开一单元间隙。利用间隔物保持该单元间隙,以便所述两个基板保持互相隔开。通过沿图像显示部分113的外部边缘形成的密封图案116将这两个基板互相接合在一起。在密封图案116的一侧设置一液晶注入孔,用于将液晶注入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1与滤色器基板102之间。在完成液晶注入之后,密封该液晶注入孔。在图像显示部分113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1与滤色器基板102之间的单元间隙是恒定的,但是在其中形成有密封图案116的区域中,该单元间隙是变化的,因为密封剂受到在进行组装以将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1与滤色器基板102相接合期间所施加的压力的压迫而散布开来。为了防止单元间隙的大小发生变化,向密封图案116中添加了玻璃纤维或玻璃球作为用于保持单元间隙的支承件。图2是示出对于IPS模式液晶显示板、图1的区域“A”处的滤色器基板的剖视图。参照图2,IPS模式液晶显示板的滤色器基板包括一由树脂材料制成的黑底202,该黑底202被构图在与透明基板201的一个端部隔开固定距离的区域和像素的边界区域处。该黑底防止由背光装置所产生的光的泄漏,并且防止邻近像素的混色。红色、绿色或蓝色滤色器203与黑底部分地交叠并且与单元像素相对应。在包括黑底202和滤色器203的透明基板201的上部的整个表面上形成覆盖层(over-coat layer)204。在形成在透明基板201的边缘上的覆盖层204的上表面上形成密封图案206,该密封图案206与黑底202部分地交叠。形成在IPS模式液晶显示板的滤色器基板上的黑底202是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在黑底202和滤色器203的上部的整个表面上形成覆盖层204,以使表面平坦。即,因为将由诸如树脂材料的有机膜形成的黑底202应用为厚膜,所以为了防止驱动液晶层方面的缺陷(该缺陷是由在黑底202与滤色器203互相交叠的区域处产生的台阶所导致的),也利用有机材料形成了覆盖层204。如上所述,向密封图案206中添加了玻璃纤维或玻璃球,作为用于保持单元间隙的支承件。图3示出了添加到密封图案206中的玻璃纤维的分布的放大图。在黑底202的上表面上或者在由有机膜材料形成的覆盖层204上,形成密封图案206。由于将玻璃纤维207添加到密封图案206中,所以在将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滤色器基板接合在一起期间或之后所产生的外部压力作用下,玻璃纤维207将黑底202和覆盖层204压下,在覆盖层204与黑底202之间、以及在黑底202与透明基板201之间的界面处形成了裂隙。外部空气通过裂隙流入图像显示部分,从而降低了液晶显示板的质量。下面参照图4a和4b对此进行详细说明。图4a和4b示出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有机膜黑底302,该有机膜黑底302被构图在与第一透明基板301的一个端部隔开固定距离的区域处和像素的边界区域处,以防止由背光装置所产生的光的泄漏,并且防止邻近像素的混色。将红色、绿色或蓝色滤色器303形成得与黑底302部分交叠以与像素相对应。覆盖层304由有机膜形成,并且形成在包括黑底302和滤色器303的第一透明基板301的上部的整个表面上。密封图案306形成在沿第一透明基板301的边缘部分形成的覆盖层304的上表面上,并与黑底302部分地交叠。向密封图案306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板,其包括:黑底,由树脂材料制成,位于第一基板的预定区域以及各像素的边界区域处;滤色器,位于黑底上并与各像素相对应;覆盖层,位于具有黑底和滤色器的第一基板上;密封图案,位于覆盖层上;以及第 二基板,通过密封图案与第一基板接合在一起,其中,覆盖层的厚度在约1.2μm到约5μ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峰澈南明祐姜敬奎
申请(专利权)人:LG飞利浦LCD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