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354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背光模块,至少包括外框、下框、上框、反射片及光源。上框及下框以可扣接的方式配置于外框内,而上框位于下框上,且下框可在背光模块倒置时与外框分离。反射片位于上框内及下框上,且反射片可在下框与外框分离后被取出。光源位于上框内及反射片上,用以向背光模块提供所需的光线,而光源可以在反射片被取出后而予以更换。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让使用者只要按顺序取出下框及反射片后,即可直接更换光源,相当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需取出显示面板、多层光学膜及光导板即可更换光源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在现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中,背光模块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当背光模块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移动电话及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电子装置中时,背光模块可为上述电子装置提供所需的光线。参照图1,图中示出传统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在图1中,背光模块100包括铁框102、上胶框104、下胶框106、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108、多层光学膜110、冷阴极荧光灯(CCFL)112、光导板114、反射片(reflector)116及灯座118。在组装背光模块100过程中,如图2所示,首先,在步骤202中,将反射片116放置于下胶框106上。接着,进入步骤204中,将灯座118、冷阴极荧光灯112及光导板114放置下胶框106内、反射片114上。然后,进入步骤206中,将多层光学膜110放置到下胶框106内、灯座118上及光导板114上。接着,进入步骤208中,将上胶框104放置于下胶框106及多层光学膜110上,并且扣接上胶框104和下胶框106。然后,进入步骤210,将液晶显示面板108放置到上胶框104及多层光学膜110上。接着,进入步骤212中,将铁框102设置到上胶框104及下胶框106外,并分别扣接铁框102与上胶框104、以及铁框102与下胶框106。因此,背光模块100组装完成。当如图1所示的背光模块100工作时,首先,冷阴极荧光灯112提供背光模块100所需的光线。接着,反射片116反射冷阴极荧光灯112所发出的光线。然后,光导板114导入反射片116所反射的光线。接着,多层光学膜110过滤光导板114所导引的光线。然后,被多层光学膜110过滤后的光线将通过液晶显示面板108,并使其显示可视的画面。当背光模块100中的冷阴极荧光灯112发生故障而需要更换时,其更换过程如图3所示。首先,在步骤302中,分别分离铁框102与上胶框104、以及铁框102与下胶框106,并且取出铁框102。接着,进入步骤304中,取出液晶显示面板108。然后,进入步骤306中,分离上胶框104及下胶框106,并且取出上胶框104。接着,进入步骤308中,取出多层光学膜110。然后,进入步骤310中,取出灯座118。接着,进入步骤312中,取出光导板114。然后,进入步骤314中,更换冷阴极荧光灯112。随后的重新组装背光模块100的过程与图3中所述的流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然而,在使用者每次更换冷阴极荧光灯112时,使用者必须拆开铁框102、上胶框104及下胶框106,以便依次取出液晶显示面板108、多层光学膜110、灯座118及光导板114,让使用者感到相当费时。甚至,在取出液晶显示面板108、多层光学膜110及光导板114过程中,使用者只要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致使液晶显示面板108、多层光学膜110、灯座118及光导板114受到刮伤而造成毁损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取出显示面板、多层光学膜及光导板即可更换光源的背光模块,可以让使用者只要按顺序取出下框及反射片后,即可直接更换光源,相当方便。更进一步,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多层光学膜及光导板被刮伤而产生毁损现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其至少包括外框、下框、上框、反射片及光源。上框及下框以可扣接的方式配置于外框内,而上框位于下框上,且下框可在背光模块倒置时与外框分离。反射片位于上框内及下框上,且反射片可在下框与外框分离后取出。光源位于上框内、反射片上,用以提供背光模块所需光线,且光源可在反射片取出后而进行更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背光模块的光源更换方法,背光模块至少包括一外框、一上框、一下框、一反射片及一光源。上框及下框都以可扣接的方式配置于外框内,而上框位于下框上,反射片位于上框内及下框上,而光源位于上框内、反射片上。在此方法中,首先,倒置背光模块,并分离外框和下框。接着,依次取出下框及反射片。然后,更换光源,本方法结束。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可以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示出传统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2示出图1所示的背光模块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图3示出图1中的背光模块中的冷阴极荧光灯的更换方法的流程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5示出图4中的背光模块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图6示出图4中的背光模块的光源的更换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特别设计了一种背光模块,它可以使得使用者只要依次取出下框及反射片后,即可直接更换光源,相当方便。进而更可避免显示面板、多层光学膜及光导板在搬动过程中被刮伤而造成毁损现象。参照图4,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在图4中,背光模块400包括外框402、上框404、下框406、显示面板408、多层光学膜410、至少一光源412、光导板414、反射片416及至少一灯座418。上框404及下框406都以可扣接的方式配置于外框402内,而上框404位于下框406上。且上框404不需要如同传统背光模块中那样的结构设计与下框406扣接,使得下框406在背光模块100倒置时可以直接与外框402分离。其中,反射片416位于上框404内、下框406上,且反射片416可以在下框406与外框402分离后被取出。另外,光源412位于上框404内、反射片416上,用以提供背光模块100所需光线,而光源412可以在反射片416取出后相继被更换。此外,光导板414位于上框404内及反射片416上,用以导入反射片416所反射的光线。灯座418位于上框404内且光导板414的一侧或两侧上,用来设置光源412。多层光学膜410位于上框404内、光导板414上及灯座418上,用以过滤光导板414所导出的光线。显示面板408位于外框402内、上框404上及多层光学膜410上,用以使由多层光学膜410过滤后的光线通过,并且显示可视的画面。参照图5,图5示出图4中背光模块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在图5中,首先,在步骤502中,倒置外框402。接着,进入步骤504中,将倒立的显示面板408放置到倒立的外框402内。然后,进入步骤506中,将上框404倒置于倒立的外框402内及显示面板408上。接着,进入步骤508中,扣接上框404和外框402。然后,进入步骤510中,将倒立的多层光学膜410放置到倒立的上框404内。接着,进入步骤512中,将倒立的灯座418放置到倒立的上框404内及多层光学膜410上。然后,进入步骤514中,将倒立的光导板414放置到倒立的灯座418的一侧及多层光学膜410上。接着,进入步骤516中,将光源412放置到倒立的灯座418内。然后,进入步骤518中,将倒立的反射片416放置于倒立的上框404内、灯座418上及光导板414上。接着,进入步骤520中,将下框406倒置于倒立的外框402内、上框404上及反射片416上。然后,进入步骤522中,扣接上框404和外框402,以形成倒立的背光模块400。接着,进入步骤524中,翻正背光模块400,如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至少包括:外框;下框,其以可扣接的方式配置于外框内,该下框可在背光模块被倒置时与外框分离;上框,其以可扣接的方式配置于外框内,并位于所述下框上;反射片,其位于上框内且下框上,反射片可以在下框与外 框分离后被取出;以及至少一光源,其位于上框内及反射片上,用以为背光模块提供所需的光线,该光源可以在该反射片被取出后而予以更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志郭汉斌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