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束管排式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32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管束管排式储罐,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管汇,两根所述管汇的相对侧之间连接若干根管束;每根所述管汇均包括位于两端的管汇头和位于两个所述管汇头之间的若干个管汇段;每个所述管汇头上均设有封头,所述封头上均设有人孔;每根所述管束均包括若干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管束段。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组装简单,便于运输,储罐的容积大小可以调节,能够适合应用于储存液量大、地域辽阔的沙漠戈壁地区,储罐的储存温度和储存压力低,安全性高,且生产成本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束管排式储罐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管束管排式储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油气田生产站场的液化石油气(LPG)或丙烷、丁烷、天然气凝液(混烃)等液体的储存,通常使用卧式储罐或球形储罐,均为地面安装,并配套设计冷却水喷淋降温和消防系统。由于储罐在地面安装,因此夏季气温上升时,储罐内液体的储存温度及储存压力会相应地随之上升,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经常需要对储罐进行喷淋降温,以确保储罐运行安全。对于小型的卧式储罐,也有采用在储罐上方搭建棚子的方式挡住太阳光的直接照射。
[0003]沙漠戈壁地区的地域辽阔,夏季气温高,尤其最热的6月和7月,地表温度经常达到60℃或更高。夏季中午时分,经阳光直接照射后,储罐内的液体储存温度必然会超过50℃,导致储罐压力升高甚至超压,只能采取用水喷淋储罐的方式,迫使储罐冷却降温。但是,用水冷却储罐的蒸发损失量比较大,水资源浪费严重,且沙漠戈壁地区严重缺水,使水资源供给不足,但是储罐冷却降温又急需大量的水资源,因此,水资源供给和储罐冷却之间形成矛盾。
[000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束管排式储罐,其储罐制作组装简单,便于运输,储罐的容积大小可以调节,能够适合应用于储存液量大、地域辽阔的沙漠戈壁地区,储罐的储存温度和储存压力低,安全性高,且生产成本低。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管束管排式储罐,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管汇,两根所述管汇的相对侧之间连接若干根管束。
[0007]每根所述管汇均包括位于两端的管汇头和位于两个所述管汇头之间的若干个管汇段;每个所述管汇头上均设有封头,所述封头上均设有人孔。
[0008]每根所述管束均包括若干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管束段。
[0009]其中一根所述管汇上还设有排污口、出液口、进液口和回流口;另一根所述管汇上还设有压力变送器口和温度变送器口。
[0010]根据本技术的管束管排式储罐,每个所述管汇段和管汇头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管束的端口。
[0011]根据本技术的管束管排式储罐,每根所述管汇上均设有液位计口、氮气置换及放空口和若干个安全阀口。
[0012]根据本技术的管束管排式储罐,每根所述管汇上设有两个安全阀口。
[0013]根据本技术的管束管排式储罐,每根所述管束的平均外径不小于100cm。
[0014]根据本技术的管束管排式储罐,所述管束的安装坡度为0.1%~0.3%,且安装有出液口和进液口的所述管汇安装在坡度的低处。
[0015]根据本技术的管束管排式储罐,所述储罐的储存量不大于所述储罐总容积的90%。
[0016]根据本技术的管束管排式储罐,所述管束的数量为3~20根。
[0017]根据本技术的管束管排式储罐,所述管束段的数量为3~40个。
[001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束管排式储罐,通过在两根平行设置的管汇之间连接若干根管束;每根管汇均包括位于两端的管汇头和位于两个管汇头之间的若干个管汇段;每根管束均包括若干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管束段;管汇和管束均以多段组合的方式进行组装,可以适应于运输过程中,不同运输设备的空间大小,方便运输;运输到储罐安装现场后,在现场进行焊接并组装连接在一起,组装方式简单,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低;通过增加或者减少管汇段和管束段的数量,以改变管汇、管束的长度,从而改变储罐的储存容积,适合应用于储存液量大、地域辽阔的沙漠戈壁地区;储罐埋设于地下,能够大幅度降低储罐的储存温度和储存压力,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且无需配套冷却水喷淋降温设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沙漠戈壁地区的水资源,解决沙漠戈壁地区水资源紧缺与储罐必须以水喷淋降温的矛盾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储罐制作组装简单,便于运输,储罐的容积大小可以调节,能够适合应用于储存液量大、地域辽阔的沙漠戈壁地区,储罐的储存温度和储存压力低,安全性高,且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在图中:1-管汇,11-管汇头,111-封头,112-人孔;12-管汇段,121-端口;13-液位计口,14-氮气置换及放空口,15-若干个安全阀口;16-排污口,161-出液口,162-进液口,163-回流口;17-压力变送器口,171-温度变送器口;2-管束,21-管束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束管排式储罐,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管汇1,两根管汇1的相对侧之间连接若干根管排式布置的管束2。
[0023]每根管汇1均包括位于两端的管汇头11和位于两个管汇头11之间的若干个管汇段12;每个管汇头11上均设有封头111,封头111上均设有人孔112;每个管汇段12和管汇头11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管束2的端口121。
[0024]每根管束2均包括若干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管束段21。管束2的数量可以根据储存容积的需要设置,本技术中,管束2的数量为3~20根。相应的,根据管束2的数量确定端口121的数量。管束段21的数量可以根据储存容积的需要设置,本技术中,管束段21的数量为3~40个。
[0025]每根管汇1上均设有液位计口13、氮气置换及放空口14和若干个安全阀口15。其中一根管汇1上还设有排污口16、出液口161、进液口162和回流口163;另一根管汇1上还设有压力变送器口17和温度变送器口171。
[0026]液位计口13用于观察储罐内的液体液位;压力变送器口17用于检测储罐的压力;温度变送器口171用于检测储罐的储存温度;氮气置换及放空口14和人孔112可以对储罐内的烃类气体进行氮气或空气置换,以满足内部维护、检测、检修的需要。在储罐安装时,两根管汇1上的氮气置换及放空口14互相连通,可以实现两个管汇的气相空间相通。
[0027]本技术中,每根管汇1上设有两个安全阀口15,提高储罐的运行安全;每根管束2的平均外径不小于100cm,以满足液体储存量的要求。储罐的储存量不大于储罐总容积的90%。
[0028]本技术中,储罐安装时,一般为水平式安装,有倾斜度的需要时,管束2的坡度可以为0.1%~0.3%,且安装有出液口161和进液口162的管汇1,安装在低处。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0]来自油气田处理装置的LPG或丙烷、丁烷、天然气凝液(混烃)等液体,经储罐进液口162进入管汇1和管束2内储存;储罐内储存的液体需要外运时,通过储罐出液口161输出储罐,并通过液体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束管排式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管汇,两根所述管汇的相对侧之间连接若干根管束;每根所述管汇均包括位于两端的管汇头和位于两个所述管汇头之间的若干个管汇段;每个所述管汇头上均设有封头,所述封头上均设有人孔;每根所述管束均包括若干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管束段;其中一根所述管汇上还设有排污口、出液口、进液口和回流口;另一根所述管汇上还设有压力变送器口和温度变送器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束管排式储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汇段和管汇头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管束的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束管排式储罐,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管汇上均设有液位计口、氮气置换及放空口和若干个安全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祥王磊孙超书张建军孙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大东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