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及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12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及防护罩,防护罩包括第一罩体及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包括顶板及自顶板的周缘延伸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及顶板围设成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置无人机本体顶部的智能设备。第二罩体包括自第一侧壁的底部向远离顶板延伸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围设成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置无人机本体的外置接口。使用时,外置于无人机顶部的智能设备经第一罩体的开口放入第一容纳腔内,同时第二罩体设于无人机的外置接口外,这样第一罩体及第二罩体能够分别保护智能设备及无人机的外置接口,防止外界的灰尘、雨水等进入防护罩内,避免智能设备及无人机受到损伤,延长智能设备及无人机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及防护罩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及防护罩。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易操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拍、电力巡检、资源勘测、搜救等方面。特别地,无人机应用于电力巡检方面时,由于现有的无人机自身的算力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巡检环境,所以通常会在无人机上外置智能设备。然而,智能设备及无人机容易受到损伤,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人机及防护罩,能够防尘、防雨水等,避免智能设备及无人机的外置接口受到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0004]一种防护罩,包括:
[0005]第一罩体,包括顶板及自所述顶板的周缘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顶板围设成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置无人机本体顶部的智能设备;
[0006]第二罩体,包括自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向远离所述顶板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设成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置无人机本体的外置接口。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设有至少两个散热孔,其中两个所述散热孔相对设置。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斜向设于所述第一侧壁;
[0009]或者,防护罩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孔的孔壁底部,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散热孔的孔壁顶板形成有间隔,所述导流板的侧部与所述散热孔的侧部连接;
[0010]或者,所述导流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孔的孔壁顶部,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外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散热孔的孔壁底部形成有间隔,所述导流板的侧部与所述散热孔的侧部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具有凹陷部,所述散热孔对应设于所述凹陷部。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的前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罩体的后端设有第二斜面。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设有用于与支架的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设有加强筋。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和/或第二罩体设有排线孔。
[0015]一种无人机,包括:
[0016]无人机本体,具有固定孔及外置接口;
[0017]支架,设于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顶部;
[0018]智能设备,设于所述支架,所述智能设备与所述无人机本体电连接;
[0019]上述的防护罩,设于所述智能设备外。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架体及设于所述架体的支脚,所述支脚对应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架体的侧面设有限位部。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为运算设备,所述运算设备设有接线口,所述接线口与所述外置接口电连接。
[0022]上述的无人机及防护罩,使用该防护罩时,外置于无人机顶部的智能设备经第一罩体的开口放入第一容纳腔内,同时第二罩体设于无人机的外置接口外,这样第一罩体及第二罩体能够分别保护智能设备及无人机的外置接口,防止外界的灰尘、雨水等进入防护罩内,避免智能设备及无人机受到损伤,延长智能设备及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的防护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所示的防护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5所示的无人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6所示的无人机的智能设备安装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号:
[0033]10、防护罩,11、第一罩体,111、顶板,112、第一侧壁,1121、凹陷部,1122、散热孔,1123、第一斜面,1124、第二斜面,113、第一容纳腔,114、导流板,115、第一安装孔,116、加强筋,117、排线孔,12、第二罩体,121、第二侧壁,1211、第二容纳腔,20、无人机本体,21、外置接口,30、支架,31、架体,311、限位部,32、支脚,321、第二安装孔,40、智能设备,41、接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5]参阅图1、图2和图6,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防护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无人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罩,包括第一罩体11及第二罩体12。第一罩体11包括顶板111及自顶板111的周缘延伸的第一侧壁112,第一侧壁112及顶板111围设成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纳腔113,第一容纳腔113用于容置无人机本体20顶部的智能设备40。第二罩体12包括自第一侧壁112的底部向远离顶板11延伸的第二侧壁121,第二侧壁121围设成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纳腔1211,第二容纳腔1211用于容置无人机本体20的外置接口21。
[0036]上述的防护罩10,使用该防护罩10时,外置于无人机顶部的智能设备40经第一罩体11的开口放入第一容纳腔113内,同时第二罩体12设于无人机的外置接口21外,这样第一罩体11及第二罩体12能够分别保护智能设备40及无人机的外置接口21,防止外界的灰尘、雨水等进入防护罩10内,避免智能设备40及无人机受到损伤,延长智能设备40及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003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壁112的底部是指第一侧壁112远离顶板111的一端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21自第一罩体10一端的第一侧壁112底部向远离顶板111延伸。并且,顶板111可以是弧形板、平板等。
[0038]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6,第一罩体11设有至少两个散热孔1122,其中两个散热孔1122相对设置。可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罩体,包括顶板及自所述顶板的周缘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顶板围设成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置无人机本体顶部的智能设备;第二罩体,包括自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向远离所述顶板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设成具有开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置无人机本体的外置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设有至少两个散热孔,其中两个所述散热孔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斜向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或者,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孔的孔壁底部,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散热孔的孔壁顶板形成有间隔,所述导流板的侧部与所述散热孔的侧部连接;或者,所述导流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孔的孔壁顶部,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外倾斜设置,且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散热孔的孔壁底部形成有间隔,所述导流板的侧部与所述散热孔的侧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昊丁国斌李彬杨家慧蔡思航李星巨擘徐立全费媛媛蔡宏伟雷锦成巫伟林狄阳裴健华文岐月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