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083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汽车,包括上边梁总成以及分别连接于上边梁总成的顶盖总成和B柱总成;B柱总成包括B柱外板、B柱内板和内板加强板;B柱内板连接于B柱外板的内侧,内板加强板设于B柱内板上,并且内板加强板位于B柱外板与B柱内板之间;B柱内板与内板加强板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传力腔,第一传力腔的两端分别朝上边梁总成和门槛的方向延伸;内板加强板的前后两端与B柱内板连接,且内板加强板位于相邻第一传力腔之间的部位与B柱内板位于相邻第一传力腔之间的部位对应贴合连接。通过在B柱内板上设置内板加强板,B柱内板与内板加强板之间形成多个第一传力腔,提升了B柱总成的强度和刚度。提升了B柱总成的强度和刚度。提升了B柱总成的强度和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结构和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行业不仅对汽车车身的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对刚度和强度的把关也越来越严格。目前通常需要对车身结构进行顶盖静压试验以测试其强度和刚度是否达标,顶盖静压试验有国家标准和美国标准,美国标准较国家标准要求更严,现有的车身结构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导致其刚度和强度不够高,在进行美标顶盖静压试验时变形较大,难以通过美标顶盖静压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车身结构刚度和强度不够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和汽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包括上边梁总成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上边梁总成的顶盖总成和B柱总成;
[0005]所述B柱总成包括B柱外板、B柱内板和内板加强板;
[0006]所述B柱内板连接于所述B柱外板的内侧,所述内板加强板设于所述B柱内板上,并且所述内板加强板位于所述B柱外板与所述B柱内板之间;
[0007]所述B柱内板与内板加强板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传力腔,所述第一传力腔的两端分别朝所述上边梁总成和门槛的方向延伸;
[0008]所述内板加强板的前后两端与所述B柱内板连接,且所述内板加强板位于相邻所述第一传力腔之间的部位与所述B柱内板位于相邻所述第一传力腔之间的部位对应贴合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内板加强板位于相邻所述第一传力腔之间的部位与所述B柱内板位于相邻所述第一传力腔之间的部位为面接触。
[0010]可选地,所述内板加强板弯折形成朝车外凹陷的第一凹腔和朝车内凹陷的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均在所述B柱总成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凹腔的腔壁与所述B柱内板围合成所述第一传力腔。
[0011]可选地,所述B柱内板弯折形成朝车内凹陷的第三凹腔和朝车外凹陷的第四凹腔,所述第三凹腔和所述第四凹腔均在所述B柱总成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凹腔的腔壁和所述第一凹腔的腔壁围合成所述第一传力腔;所述第二凹腔在车身左右方向上的腔壁与所述第四凹腔在车身左右方向上的腔壁贴合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B柱总成还包括外板加强板,所述外板加强板设于所述B柱外板上,并且所述外板加强板位于所述B柱外板与所述B柱内板之间;所述外板加强板和所述内板加强板在车身上下方向上的至少部分区域相互左右遮挡,并且其相互左右遮挡的区域至少覆盖所述B柱总成外造型的折弯处。
[0013]可选地,所述B柱外板弯折形成朝车外凹陷的第五凹腔,所述第五凹腔在车身左右方向上的局部腔壁朝车外弯折形成第一凹坑,所述第五凹腔和所述第一凹坑在所述B柱总成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0014]所述外板加强板弯折形成朝车外凹陷的第六凹腔,所述第六凹腔在车身左右方向上的局部腔壁朝车外弯折形成第二凹坑,所述第六凹腔和所述第二凹坑在所述B柱总成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0015]所述外板加强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五凹腔在车身前后方向的侧壁上。
[0016]可选地,所述顶盖总成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上边梁总成的天窗框架和顶盖前横梁;所述天窗框架的前框边向前延伸至所述顶盖前横梁,并与所述顶盖前横梁连接;
[0017]所述前框边与所述顶盖前横梁之间形成有第二传力腔。
[0018]可选地,所述顶盖前横梁的局部向下凹陷形成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七凹腔,所述第七凹腔的腔壁与所述前框边围合成所述第二传力腔。
[0019]可选地,所述上边梁总成包括上边梁外板、上边梁内板和上边梁加强板,所述上边梁内板连接于所述上边梁外板的内侧,所述上边梁加强板设于所述上边梁外板和所述上边梁内板之间,所述上边梁总成的至少位于A柱总成与所述B柱总成之间的区域具有所述上边梁加强板。
[0020]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结构。
[00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身结构和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B柱内板上设置内板加强板,B柱内板与内板加强板之间形成多个第一传力腔,并且将内板加强板位于相邻第一传力腔之间的部位与B柱内板位于相邻第一传力腔之间的部位对应贴合连接,使得B柱总成的结构得到了加强,提升了B柱总成的强度和刚度,使得车身结构能够更好地抵抗静压,并且能顺利通过美标顶盖静压试验。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的B柱总成的爆炸图;
[0024]图3是图1中的B柱总成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4是图1中的车身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图1中的天窗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图1中的顶盖总成的局部剖视图;
[0028]图7是图1中的上边梁总成的局部爆炸图。
[0029]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30]1、上边梁总成;11、上边梁外板;12、上边梁内板;121、内板前段;122、内板后段;13、上边梁加强板;
[0031]2、顶盖总成;21、天窗框架;211、前框边;
[0032]22、顶盖前横梁;221、第七凹腔;
[0033]23、连接件;
[0034]3、B柱总成;31、B柱外板;311、第五凹腔;312、第一凹坑;
[0035]32、外板加强板;321、第六凹腔;322、第二凹坑;
[0036]33、B柱内板;331、第三凹腔;332、第四凹腔;
[0037]34、内板加强板;341、第一凹腔;342、第二凹腔;
[0038]35、第一传力腔;
[0039]36、折弯处;
[0040]4、第二传力腔;
[0041]5、A柱总成;
[0042]6、第三传力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4]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身结构,包括上边梁总成1以及分别连接于上边梁总成1的顶盖总成2和B柱总成3;
[0045]B柱总成3包括B柱外板31、B柱内板33和内板加强板34;B柱内板33连接于B柱外板31的内侧,内板加强板34设于B柱内板33上,并且内板加强板34位于B柱外板31与B柱内板33之间;
[0046]B柱内板33与内板加强板34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传力腔35,第一传力腔35的两端分别朝上边梁总成1和门槛(未示出)的方向延伸;内板加强板34的前后两端与B柱内板33连接,且内板加强板34位于相邻第一传力腔35之间的部位与B柱内板33位于相邻第一传力腔35之间的部位对应贴合连接。
[0047]本技术实施例提及的前后、左右、上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包括上边梁总成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上边梁总成的顶盖总成和B柱总成;所述B柱总成包括B柱外板、B柱内板和内板加强板;所述B柱内板连接于所述B柱外板的内侧,所述内板加强板设于所述B柱内板上,并且所述内板加强板位于所述B柱外板与所述B柱内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内板与内板加强板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传力腔,所述第一传力腔的两端分别朝所述上边梁总成和门槛的方向延伸;所述内板加强板的前后两端与所述B柱内板连接,且所述内板加强板位于相邻所述第一传力腔之间的部位与所述B柱内板位于相邻所述第一传力腔之间的部位对应贴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板位于相邻所述第一传力腔之间的部位与所述B柱内板位于相邻所述第一传力腔之间的部位为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加强板弯折形成朝车外凹陷的第一凹腔和朝车内凹陷的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均在所述B柱总成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凹腔的腔壁与所述B柱内板围合成所述第一传力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内板弯折形成朝车内凹陷的第三凹腔和朝车外凹陷的第四凹腔,所述第三凹腔和所述第四凹腔均在所述B柱总成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凹腔的腔壁和所述第一凹腔的腔壁围合成所述第一传力腔;所述第二凹腔在车身左右方向上的腔壁与所述第四凹腔在车身左右方向上的腔壁贴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总成还包括外板加强板,所述外板加强板设于所述B柱外板上,并且所述外板加强板位于所述B柱外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武李玄霜路正乾耿富荣陈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