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向喜专利>正文

一种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00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0
一种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连接件,所述第一型材上设有第一侧槽,所述第二型材上设有第二侧槽,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部、连接部;所述限位部安装在第一侧槽内,所述限位部在第一侧槽内向下倾斜时,所述限位部卡在第一侧槽内;所述连接部插入安装到第二侧槽中,所述连接部与第二侧槽的槽壁贴合。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一侧槽和第二侧槽中,使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相连组成框架,框架组成后产生的剪切应力作用在连接件上由连接件承受,避免传统螺钉因承受剪切力产生的问题,保证第一型材、第二型材连接后的稳定性,有效防止阳光房坍塌。有效防止阳光房坍塌。有效防止阳光房坍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型材的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阳光房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金属框架包括立柱和顶部框架,顶部框架由横梁、纵梁以及桁架梁等架设在立柱上形成,横梁、纵梁以及桁架梁均由型材制作而成;拼装时,横梁、纵梁以及桁架梁之间利用螺钉进行连接锁紧,整个框架的重力形成对螺钉的剪切应力,容易导致螺钉容易因应力而变形甚至断裂,造成阳光房坍塌。
[0003]同时,现有单独在立柱上安装横梁、纵梁以及桁架梁时,常需要几个人把纵梁、桁架梁托住悬在半空中,才能把螺钉穿进纵梁、桁架梁与横梁连接的位置,不但人工安装成本高,利用人工托住而悬在半空中的纵梁、桁架梁还可能因工人的疲劳或操作不当等原因滑落,砸伤工人,造成施工事故。
[0004]故需要对现有的阳光房框架连接结构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连接件,所述第一型材上设有第一侧槽,所述第二型材上设有第二侧槽,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部、连接部;所述限位部安装在第一侧槽内,所述限位部在第一侧槽内向下倾斜时,所述限位部卡在第一侧槽内;所述连接部插入安装到第二侧槽中,所述连接部与第二侧槽的槽壁贴合。
[0008]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部在第二侧槽内向下倾斜时,所述连接部卡在第二侧槽内。
[0009]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侧槽与限位部之间为间隙配合。
[0010]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侧槽与连接部之间为间隙配合。
[0011]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对称设置在限位部上,所述第二侧槽有两个,两个第二侧槽呈对称设置在第二型材的两个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分别插入到两个第二侧槽中以夹持第二型材。
[0012]在本技术中,还包括用于封闭第一侧槽或第二侧槽的盖板,所述第一侧槽或第二侧槽内的槽口处设有凹位,所述盖板嵌入到凹位中。
[0013]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侧槽或第二侧槽内均设有扣槽,所述盖板上设有可扣入扣槽中的扣合部。
[0014]在本技术中,还包括锁紧螺栓,所述限位部、连接部通过锁紧螺栓分别锁紧固定在第一侧槽或第二侧槽内。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在本技术中,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一侧槽和第二侧槽中,使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相连组成框架,框架组成后产生的剪切应力作用在连接件上由连接件承受,避免传统螺钉因承受剪切力产生的问题,保证第一型材、第二型材连接后的稳定性,有效防止阳光房坍塌。而且由于连接件的一端被第一侧槽卡住,因此当第二型材安装在连接件上时,第二型材被连接件限制悬在半空中,不可从第一型材上滑落,有效避免砸人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安装工人的生命安全;而且连接件由此完成多个人托住第二型材的工作,从而可以减少安装工人,降低阳光房框架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0018]图2为第一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第二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限位部在第一侧槽内倾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好的描述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横梁、纵梁以及桁架梁利用第一型材、第二型材作为名称描述,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参照图1~5,一种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1、第二型材2、连接件和多个锁紧螺栓,所述第一型材1上设有第一侧槽3,所述第二型材2上设有第二侧槽4,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部5、连接部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5安装在第一侧槽3内,所述限位部5在第一侧槽3内向下倾斜时,所述限位部5的上端顶在第一侧槽3的上槽面上, 所述限位部5的下端顶在第一侧槽3的下槽面上,从而使限位部5卡在第一侧槽3内,由此限位部5不能从第一侧槽3中抽出,连接件的一端进而被初步安装在第一侧槽3内;当然,使限位部5的上下两端卡在第一侧槽3内的结构还可以是如下设置:当所述限位部5的下端顶在第一侧槽3的槽壁上时,所述连接部6的下端顶在第一侧槽3的下槽面上,同样达到把限位部5的上下两端卡在第一侧槽3内的目的。
[0024]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6插入安装到第二侧槽4中,所述连接部6与第二侧槽4的槽壁贴合。所述连接部6在第二侧槽4内倾斜时,所述连接部6的上下两端分别顶在第二侧槽4的上槽面和下槽面上,从而使连接部6不能从第二侧槽4中抽出,使连接件与第二型材2相连接;当然连接部6与第二型材2的连接不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是直接利用锁紧螺栓,把连接件的连接部6完全固定在第二侧槽4内,完成连接件与第二型材2的最终固定连接。
[0025]优选的,为了方便限位部5嵌入到第一侧槽3中,所述第一侧槽3与限位部5之间为间隙配合,从而提高连接件的安装效率。同样的,所述第二侧槽4与连接部6之间为间隙配合,达到方便连接部6嵌入到第二侧槽4中的目的,提高连接件的安装效率。
[0026]优选的,为了提高连接件与第二型材2之间的连接质量和稳定性,所述连接部6包括第一连接板6a和第二连接板6b,所述第一连接板6a和第二连接板6b对称设置在限位部5
上,所述第二侧槽4有两个,两个第二侧槽4呈对称设置在第二型材2的两个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板6a、第二连接板6b分别插入到两个第二侧槽4中以夹持第二型材2,使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板6a和第二连接板6b夹紧第二型材2,从而进一步避免第二型材2从高处滑落。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第一连接板6a、第二连接板6b分别插入到两个第二侧槽4中,所述第一连接板6a、第二连接板6b上设有切入弧面11。同时,第一连接板6a、第二连接板6b与限位部5连接的位置上还设有弧形凸台12,以加强夹持第二型材2的稳定性。
[0027]优选的,所述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封闭第一侧槽3或第二侧槽4的盖板7,所述第一侧槽3或第二侧槽4内的槽口处设有凹位8,所述盖板7嵌入到凹位8中,当盖板7嵌入到凹位8时,盖板7的侧面平齐于第一型材1或第二型材2的侧壁,使金属框架组装完成后的外观完整性得到提高,从而增强阳光房的美观性,同时还能避免外部的雨水、粉尘等污染物进入到第一侧槽3与第二侧槽4中。
[0028]优选的,为了把盖板7快速安装在第一型材1或第二型材2上,盖板7的安装结构如下:所述第一侧槽3或第二侧槽4内均设有扣槽9,所述盖板7上设有可扣入扣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1)、第二型材(2)、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1)上设有第一侧槽(3),所述第二型材(2)上设有第二侧槽(4),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部(5)、连接部(6);所述限位部(5)安装在第一侧槽(3)内,当所述限位部(5)在第一侧槽(3)内向下倾斜时,所述限位部(5)卡在第一侧槽(3)内;所述连接部(6)插入安装到第二侧槽(4)中,所述连接部(6)与第二侧槽(4)的槽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在第二侧槽(4)内向下倾斜时,所述连接部(6)卡在第二侧槽(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槽(3)与限位部(5)之间为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槽(4)与连接部(6)之间为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喜
申请(专利权)人:向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