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99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车架总成及汽车,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动力系统和悬置系统,悬置系统可拆卸地安装于副车架,动力系统可拆卸连接于悬置系统上,其中,副车架的左纵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左前悬置总成的第一安装点,副车架的右纵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右前悬置总成的第二安装点,副车架的后横梁上设置有第三安装点。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重心和动力系统的重心重合。通过这种方式固定动力系统,使得每个悬置总成施加于动力系统的力都相等,进而可以提升悬置系统对动力系统的限位能力和抗扭矩能力,以避免动力系统瞬时大扭矩输出时,产生剧烈振动,并传递至汽车的客舱内,进而能够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够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够提高汽车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已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人们对汽车使用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汽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悬置系统作为汽车上安装动力系统到车身和车架的零部件,作用为隔离动力系统的振动和噪音传递到乘客舱,降低动力系统的振动和噪音,管理动力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作用力和运动位移。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正在朝轻量化的趋势发展。尤其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由于汽车的动力系统较小,且具有扭矩大和响应迅速的特点。如果通过传统的悬置系统将动力系统固定于副车架的内侧,这种情况下,对于汽车的动力系统较小的汽车来说,动力系统的重心与悬置系统的重心可能会存在较大偏差,尤其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由于动力系统较小,会导致动力系统相对于副车架的连接距离较大,进而会导致动力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动力系统的重心与悬置系统的重心存在偏差,使得副车架总成施加于动力系统的限位力不均衡。尤其是动力系统在瞬时大扭矩输出时,动力系统会产生振动,并传递给汽车的客舱内,进而会影响汽车的NVH性能,更甚者,动力系统可能会因为限位力的不足,而相对于副车架产生位移。
[0003]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副车架总成存在使用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副车架总成存在使用可靠性差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及汽车,具使用可靠性好的优点。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动力系统和悬置系统,所述悬置系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副车架,所述动力系统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悬置系统上,以通过所述悬置系统固定于所述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和后横梁,且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首尾依次连接;所述悬置系统包括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所述动力系统固定于所述左前悬置总成、所述右前悬置总成和所述后悬置总成;其中,
[0006]所述副车架上靠近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前横梁的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左前悬置总成的第一安装点,所述副车架上靠近所述右纵梁与所述前横梁的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右前悬置总成的第二安装点,所述副车架的所述后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后悬置总成的第三安装点;并且,
[0007]所述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二安装点和所述第三安装点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所述三角形的重心和所述动力系统的重心沿所述汽车的高度方向在垂直于所述汽车的高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副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左前悬置总成、右
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的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该三角形的重心与动力系统的重心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通过这种方式固定动力系统,可使得每个悬置总成施加于动力系统的力都相等,进而可以提升悬置系统对动力系统的限位能力和抗扭矩能力,以避免动力系统瞬时大扭矩输出时,产生剧烈振动,并传递至汽车的客舱内。
[0009]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副车架总成具有使用可靠性好的优点。
[0010]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左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一本体,所述右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二衬套和第二本体,所述后悬置总成包括第三衬套和第三本体;其中,
[0011]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一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二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第二安装点,所述第二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第三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第三安装点,所述第三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三本体上。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副车架总成,由于左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一本体,右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二衬套和第二本体,后悬置总成包括第三衬套和第三本体,通过第一衬套、第二衬套和第三衬套可对汽车动力总成产生的震动进一步减缓,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副车架总成传递至客舱的振动力。
[0013]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左前悬置总成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右前悬置总成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后悬置总成还包括第三连接件;其中,
[0014]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系统的左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系统的右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本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系统的后端可拆卸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可对汽车的总理总成进行固定,进而可使得汽车的动力总成与汽车的副车架连接地更加牢靠。
[0016]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第一衬套和所述第二衬套设置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三衬套设置为凹凸结构,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均设置为刚性结构。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呈三角分布,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位于汽车的宽度方向上,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设置为筒状结构可限制汽车的动力总成相对于副车架左右晃动,第三衬套设置为凹凸结构进一步对汽车的动力总成在前后方向的震动进行缓冲。
[0018]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第一衬套、所述第二衬套和所述第三衬套均由橡胶材质构成,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均由钣金或铝合金制成。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和钣金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材料,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衬套、第二衬套、第三衬套、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设置为上述结构,可进一步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更加方便加工制造。
[0020]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均设置为由钣金制成。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钣金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汽车制造材料,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均设置为上述结构,可进一步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更加方便加工制造。
[0022]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悬置系统在所述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均位于所述副车架的上部。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悬置系统设置于副车架的上部,通过这种方式,可对使得悬置系统对汽车的动力总成具有较好的支撑力,可进一步限制汽车的动力总成相对于副车架偏移。
[0024]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动力系统和悬置系统,所述悬置系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副车架,所述动力系统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悬置系统上,以通过所述悬置系统固定于所述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和后横梁,且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首尾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系统包括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所述动力系统固定于所述左前悬置总成、所述右前悬置总成和所述后悬置总成;其中,所述副车架上靠近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前横梁的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左前悬置总成的第一安装点,所述副车架上靠近所述右纵梁与所述前横梁的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右前悬置总成的第二安装点,所述副车架的所述后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后悬置总成的第三安装点;并且,所述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二安装点和所述第三安装点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所述三角形的重心和所述动力系统的重心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在垂直于汽车的高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一本体,所述右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二衬套和第二本体,所述后悬置总成包括第三衬套和第三本体;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一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二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第二安装点,所述第二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第三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第三安装点,所述第三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三本体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置总成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智
申请(专利权)人: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