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曝气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89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曝气增氧机,包括漂浮在河道水体表面的增氧机构和潜伸至河道水面下的曝气机构,所述增氧机构通过输气管和升降机构与曝气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曝气机构上的升降杆、与升降杆平行设置的配重杆、连接在增氧机构上的导向管以及设置在曝气机构上的升降浮体;所述升降杆上端穿过导向管;所述配重杆下端连接在曝气机构上,所述配重杆上连接有可增减数量的配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很方便的调节曝气机构的高度,节省人力物力。人力物力。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曝气增氧机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曝气增氧机。

技术介绍

[0002]氧气作为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倘若不能保障河道、湖泊、池塘里氧气的充足,水体里的生物就会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致使水质进一步的恶化。在治理河道水体时,曝气增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利用河道水体中的污染物作为养料,在河道水体中通入压缩空气提供氧气,加强活性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消化分解河道水体中的有机物达到净水的效果。曝气增氧机作为一种能够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并能够及时向河道、湖泊、池塘内提供供氧的设备,使用越来越广泛。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43627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曝气增氧机,包括漂浮在池塘水液表面的气体发生机构和潜伸至池塘水液内的曝气机构,所述气体发生机构通过输气管和升降杆与曝气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杆上由上到下开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气体发生机构的机架通过定位销件与升降杆上的对应调节孔连接,所述升降杆上不同高度的调节孔在机架上的连接,实现曝气机构在池塘水液内对应的高度调整。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调整曝气机构的高度时,需要拉动升降杆和整个曝气机构上下移动,来使定位销件与定位孔定位连接。但是升降杆和整个曝气机构重量较大,靠人力拉动,操作难度大,耗时长;靠吊装设备来拉动升降杆和整个曝气机构,施工难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曝气增氧机,能够很方便的调节曝气机构的高度,节省人力物力。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河道曝气增氧机,包括漂浮在河道水体表面的增氧机构和潜伸至河道水面下的曝气机构,所述增氧机构通过输气管和升降机构与曝气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曝气机构上的升降杆、与升降杆平行设置的配重杆、连接在增氧机构上的导向管以及设置在曝气机构上的升降浮体;
[0008]所述升降杆上端穿过导向管;
[0009]所述配重杆下端连接在曝气机构上,所述配重杆上连接有可增减数量的配重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曝气机构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增氧机构上,在进行曝气机构高低调节时,利用升降机构的结构,曝气机构会在升降浮体的浮力作用下进行上下浮动,升降杆沿着导向管上下移动;当需要曝气机构下降时,向配重杆上增加配重件,随着配重件的增加,曝气机构、升降机构和配重件的重力大于升降浮体给予曝气机构和升降机构的浮力,曝气机构和升降机构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下降到需要的高度时,对升降机构进行固定;当需要曝气机构上升时,逐渐减少配重杆上配重件的数量,使得曝气机构、升降机
构和配重件的重力小于升降浮体给予曝气机构和升降机构的浮力,曝气机构和升降机构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上升,上升到需要的高度时,对升降机构进行固定;在曝气机构高度调整的过程中,只需要控制配重件的数量,即可实现曝气机构高度的调节,整个调节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能够极大地节省人力和物力。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增氧机构包括漂浮在河道水体表面的机架、连接在机架上的水面浮体以及增氧泵,所述导向管固定在机架端部,所述导向管上穿设有限位销钉,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与限位销钉对应的限位孔,所述输气管连接在增氧泵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在水面浮体的浮力作用下漂浮在水面上,增氧泵在机架上工作产生氧气,并将氧气通过输气管传输给曝气机构;升降杆在升降过程中会固定在某个高度位置,通过限位销钉穿过导向管和限位孔,即可实现升降杆的快速固定和松动,使升降杆的的固定和松动都很方便。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杆顶部设置有防脱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杆顶端设置的防脱帽,能够防止升降机构和曝气机构与增氧机构完全脱离,保证曝气机构能够在升降杆的升降区间内上下移动,保证本设备的正常工作。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曝气机构包括管架以及连接在管架上的曝气管,所述升降浮体连接在管架上,所述输气管与曝气管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浮体带动曝气机构上下浮动,为曝气机构提供浮力,输气管将氧气传递给曝气管,由曝气管将氧气释放到水体中。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配重杆下端与管架连接,所述配重件包括套设在配重杆上的金属环,至少一个金属环形成一个配重单元,配重单元叠放在配重杆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件采用金属环组成的配重单元,方便向配重杆上添加和取下,方便对曝气机构进行配重和减重。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配重件还包括吊杆,所述吊杆固定在每组配重单元的侧面,并向上延伸。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重杆上添加配重单元时,配重单元会落到配重杆下部,位于水体内较大的深度处,吊杆连接在配重单元上,吊杆能够向上延伸,则方便将配重单元通过吊杆拉起并取下,方便配重单元的拆装,降低曝气机构高度调节的难度。
[002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曝气管呈蛇形布置在管架上,所述输气管连接在曝气管中间位置,所述曝气管两端封堵,上下侧面均设置有曝气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曝气管设置成蛇形,增加了曝气管的曝气面积,减小了管架的大小和自重,便于曝气机构的高度调节。
[002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增氧泵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连接有驱动马达。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增氧泵的工作,而驱动马达则能够驱动整个装置在水体中移动,增加本装置的适用范围,和增氧面积,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本技术装置利用浮力和重力来控制曝气机构的升降调节,当曝气机构和配重件的重力大于浮力时,曝气机构下降,高度降低,当曝气机构和配重件的重力小于浮力时,曝气机构上升,高度升高;利用这种受力方向变化的形式来调节曝气机构的高度,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理,也不需要借助大型的吊装设备,大大的降低了曝气增氧机的使用成本。
[0027]2.通过可以方便调节高度的曝气机构,使本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水体曝气增氧,极大地提升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0028]3.本技术的配重件采用金属环的结构,方便套装在配重杆上,每个配重单元侧面上均连接有吊杆,可以通过拿取吊杆将配重单元取下,使配重件的安装和取下更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中曝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曝气增氧机,包括漂浮在河道(1)水体表面的增氧机构和潜伸至河道(1)水面下的曝气机构,所述增氧机构通过输气管(3)和升降机构(2)与曝气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连接在曝气机构上的升降杆(21)、与升降杆(21)平行设置的配重杆(22)、连接在增氧机构上的导向管(23)以及设置在曝气机构上的升降浮体(24);所述升降杆(21)上端穿过导向管(23);所述配重杆(22)下端连接在曝气机构上,所述配重杆(22)上连接有可增减数量的配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机构包括漂浮在河道(1)水体表面的机架(41)、连接在机架(41)上的水面浮体(42)以及增氧泵(43),所述导向管(23)固定在机架(41)端部,所述导向管(23)上穿设有限位销钉(25),所述升降杆(21)上设置有与限位销钉(25)对应的限位孔(26),所述输气管(3)连接在增氧泵(4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曝气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1)顶部设置有防脱帽(2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蕊张帅张学成马京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诺和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