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抛式蠋蝽成虫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84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抛式蠋蝽成虫释放装置,包括:第一半壳体;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开口相匹配,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通过一根铰链铰接连接;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间,弹性结构使得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具有相互张开的趋势;电动卡扣结构,所述电动卡扣结构设置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间;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动卡扣结构电连接;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第二半壳体或第一半壳体外表面,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蠋蝽释放效率低和释放均匀性差的问题。释放效率低和释放均匀性差的问题。释放效率低和释放均匀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抛式蠋蝽成虫释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手抛式蠋蝽成虫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烤烟种植中粘虫是一大虫害,为了治理粘虫近年来相关企业研究出了使用粘虫天敌蠋蝽治理粘虫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治理粘虫具有无公害,对环境友好的特点。
[0003]现有的技术中,先将蠋蝽从虫卵孵化成幼虫,待蠋蝽长为3龄以上的成虫后释放到烟田中。为了省时省力,将蠋蝽释放到烟田主要采用单点集中释放的方法,但实际操作中发现单点集中释放后,蠋蝽对释放点附近的盐田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治理效果,但是对于距离释放点较远的区域治理效果较差。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原因在于蠋蝽迁飞能力较差,使得蠋蝽难以迁飞到距离释放点较远的区域。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释放蠋蝽成虫效率高和释放均匀性好的蠋蝽成虫投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抛式蠋蝽成虫释放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抛式蠋蝽成虫释放装置,包括:
[0006]第一半壳体;
[0007]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开口相匹配,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通过一根铰链铰接连接;
[0008]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间,弹性结构使得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具有相互张开的趋势;
[0009]电动卡扣结构,所述电动卡扣结构设置在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间;
[0010]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动卡扣结构电连接;
[0011]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第二半壳体或第一半壳体外表面,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3]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4]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结构包括:
[0016]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固定连接在第一半壳体开口表面;
[0017]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固定连接在第二半壳体开口表面,第二永磁体与第一永磁体相对的面相匹配,第二永磁体与第一永磁体相对的面磁极相同。
[0018]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卡扣结构包括:
[0019]电机,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电机转轴侧表面固定连接锁块;
[0020]锁孔,所述锁孔与电机转轴位置相对应,锁孔包括自由孔和C型锁板,自由孔半径大于锁块与电机转轴中心的最远距离,C型锁板固定连接在锁孔靠近电机的一侧,C型锁板
的缺口尺寸大于锁块尺寸,C型锁板的中心孔半径大于电机转轴半径。
[0021]进一步地,所述锁块与C型锁板为永磁铁,锁块与C型锁板相对的面磁极相同。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内表面铺有一层缓冲海绵。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为半球形。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上开有内外表面连通的通气孔。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
[0026]1)本技术通过手抛将蠋蝽成虫带到高空,抛到高空前先打开开关使控制器开始计时,在本装置还在高空时控制器控制电动卡扣结构打开,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由于弹性结构的作用分开使蠋蝽成虫从高空释放,由于释放点高度较高,依靠蠋蝽成虫自身的飞行能力可将蠋蝽成虫在烟田上部大面积散开,从而达到高效均匀释放蠋蝽成虫的目的,本技术具有蠋蝽成虫释放效率高和释放均匀的优点;
[0027]2)本技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值检测出竖直方向,然后通过速度传感器检测本装置的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当本装置竖直方向速度为0时即为本装置高度最大位置,此时控制器控制电动卡扣结构打开,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由于弹性结构的作用分开使蠋蝽成虫从高空释放,由于释放点高度最高,因此依靠蠋蝽成虫自身的飞行能力可将蠋蝽成虫在烟田上部大面积散开,从而达到高效均匀释放蠋蝽成虫的目的,本技术具有蠋蝽成虫释放效率高和释放均匀的优点;
[0028]3)本技术弹性结构采用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间由于磁极相同相互排斥的原理,使得本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并且不会在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的空隙间加装其它东点挡住蠋蝽成虫释放;
[0029]4)本技术的通过电机转动带动锁块转动,当转轴插入锁孔内,如果锁块正好在锁孔位置时锁扣结构打开,而锁块不在锁孔位置时锁扣结构关闭;
[0030]5)本技术通过将锁块与C型锁板相对的面设为相同磁极,使得当转轴插入锁孔内时,锁块与C型锁板间由于排斥力存在间隙,从而减小了锁块与C型锁板间的摩擦力,使电机转轴带动锁块转动更加轻松;
[0031]6)缓冲海绵使得蠋蝽成虫与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内壁间具有缓冲,避免手抛过程中加速度过大损伤蠋蝽成虫,提升蠋蝽成虫的成活率;
[0032]7)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为半球形使得装置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风阻减小,抛出的高度更高;
[0033]8)通气孔使得第二半壳体与第一半壳体内部通风,使得蠋蝽成虫可以呼吸,避免因缺乏空气闷死蠋蝽成虫,提升蠋蝽成虫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实施实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0036]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0037]图4为本技术实施实例1前视图;
[0038]图5为图4中C-C剖面线的剖面视图;
[0039]图6为本技术实施实例1的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
[0041]实施例1:参考图1至图6,一种手抛式蠋蝽成虫释放装置,包括:第一半壳体1;第二半壳体2,所述第二半壳体2与第一半壳体1开口相匹配,第二半壳体2与第一半壳体1通过一根铰链6铰接连接;弹性结构4,所述弹性结构4设置在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间,弹性结构4使得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具有相互张开的趋势;电动卡扣结构3,所述电动卡扣结构3设置在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间;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与电动卡扣结构3导线连接;开关9,所述开关9设置在第二半壳体2或第一半壳体1外表面,开关9与控制器8导线连接。这里的控制器8可以是Arduino、PLC或树莓派等带外围电路的控制器,也可以是8051或AVR等单片机。弹性结构4可以是压簧。
[0042]进一步地,还包括:速度传感器10,所述速度传感器10与控制器8导线连接;加速度传感器11,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1与控制器8导线连接。
[0043]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结构4包括:第一永磁体401,所述第一永磁体401粘接连接或螺栓连接在第一半壳体1开口表面;第二永磁体402,所述第二永磁体402粘接连接或螺栓连接在第二半壳体2开口表面,第二永磁体402与第一永磁体401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抛式蠋蝽成虫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壳体(1);第二半壳体(2),所述第二半壳体(2)与第一半壳体(1)开口相匹配,第二半壳体(2)与第一半壳体(1)通过一根铰链(6)铰接连接;弹性结构(4),所述弹性结构(4)设置在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间,弹性结构(4)使得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具有相互张开的趋势;电动卡扣结构(3),所述电动卡扣结构(3)设置在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间;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与电动卡扣结构(3)电连接;开关(9),所述开关(9)设置在第二半壳体(2)或第一半壳体(1)外表面,开关(9)与控制器(8)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抛式蠋蝽成虫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速度传感器(10),所述速度传感器(10)与控制器(8)电连接;加速度传感器(11),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1)与控制器(8)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抛式蠋蝽成虫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4)包括:第一永磁体(401),所述第一永磁体(401)固定连接在第一半壳体(1)开口表面;第二永磁体(402),所述第二永磁体(402)固定连接在第二半壳体(2)开口表面,第二永磁体(402)与第一永磁体(401)相对的面相匹配,第二永磁体(402)与第一永磁体(401)相对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余江周建云黄宁颜勤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