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桩的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72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桩的修复结构,其所述桩体在裂缝的外周设置有环箍组件;所述环箍组件包括修复围板,所述修复围板可分离设置成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所述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基坑内壁或相邻桩体上;所述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连接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位于修复围板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桩体一侧与基坑固定的情况,具有能对基坑支护进行修复的效果。修复的效果。修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桩的修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桩的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增多,基坑将越来越大、越深,基坑的支护结构的施工也越来越困难,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地下结构的施工及深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和施工方便,必须要对深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取支护桩进行加固的措施。
[0003]在现有技术中,现场为咬合旋挖灌注桩施工,施工中由于桩体的垂直度难以避免地与桩位发生偏差,导致相邻桩体之间产生咬合不良、甚至没有咬合效果,相邻的桩体之间产生缝隙。在地下水丰富的情况下,大量的地下水常常会在两桩体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在地下水流出的同时,基坑的土体尤其是基坑与桩体之间的土体也会随之流失,导致桩体与基坑之间土体坍塌,桩体无法对基坑进行支护,桩体的荷载不能很好地传递、分散,因此桩体容易产生裂缝。咬合不良的桩体和产生裂缝的桩体会对基坑支护本身安全以及基坑周边环境造成巨大威胁,故此需要对上述的基坑支护进行修复。
[0004]现有公告号为CN11025854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支护桩的修复结构,修复架包覆在基坑支护桩(相当于本技术的桩体)的裂痕处,该修复架包括第一铁丝、第二铁丝以及若干钢筋,若干钢筋间隔竖直分布,第一铁丝和所述第二铁丝收尾相接环绕固定在基坑支护桩上;修复安装圈包括分别呈半板形设置的左安装圈和右安装圈,左安装圈的一端铰接在右安装圈的一端,右安装圈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凸台,右安装圈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拉紧左安装圈的锁紧构件,左安装圈、右安装圈和基坑支护桩之间形成有用于包覆住修复架的注浆空间,左安装圈和/或右安装圈上设置有与注浆空间相通的注浆嘴;注浆管连接在注浆嘴上用于通入混凝土浆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具有修复便利性高的特点。
[0005]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实中桩体的裂缝不一定位于桩体与基坑坍塌的位置,当裂缝发生在桩体与基坑相贴的高度位置时,由于桩体的一侧面与基坑的侧壁相固定,修复架以及修复安装圈无法套设在桩体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于桩体一侧与基坑固定的情况下的修复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桩的修复结构,适用于桩体一侧与基坑固定的情况,具有能对基坑支护进行修复的效果。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基坑支护桩的修复结构,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在裂缝的外周设置有环箍组件;所述环箍组件包括修复围板,所述修复围板可分离设置成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所述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基坑内壁或相邻桩体上;所述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连接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位于修复
围板的外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修复围板能对桩体在产生裂缝处加固,适用于桩体一侧与基坑固定的情况,具有能对基坑支护进行修复的效果;锁紧组件能对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裂缝产生压力,使得裂缝不易继续扩大。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铰接安装在第一半板另一端的第一锁紧轴以及铰接安装在第二半板另一端的第二锁紧轴,所述第一锁紧轴以及第二锁紧轴同轴设置有锁紧孔,所述第一锁紧轴以及第二锁紧轴的锁紧孔中贯穿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锁紧轴以及第二锁紧轴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双向丝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向丝杆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锁紧轴以及第二锁紧轴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修复围板箍紧桩体,减少裂缝的持续扩大,对桩体在裂缝处进行加固。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背离桩体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边弯卷形成安装腔,所述第一锁紧轴以及第二锁紧轴分别置于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的安装腔中;所述固定板中还开设有用于双向丝杆贯穿的避让孔,所述锁紧孔与避让孔的位置相对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能将第一锁紧轴或第二锁紧轴限制在安装腔内,使得第一锁紧轴或第二锁紧轴能够在安装腔内转动,由于桩体的表面为弧面,因此第一锁紧轴或第二锁紧轴能够在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过程中,根据弧面变化而有一定的转动角度。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半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上插片,所述上插片的厚度由与第一半板连接的一端向远离第一半板的一端收窄;所述第二半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下插片,所述下插片的厚度由与第二半板连接的一端向远离第二半板的一端收窄;所述上插片与下插片的表面相互抵接,所述上插片靠近修复围板的外周,所述下插片靠近修复围板的内侧;所述上插片的长度小于下插片的长度。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锁紧组件对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锁紧的过程中,第一半板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半板的另一端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上插片与下插片之间的过渡平滑,不易刮损桩体。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均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中穿设有横向加固筋,所述横向加固筋穿设于桩体,并且横向加固筋两端与桩体的外周侧面相齐平。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加固筋能从水平角度的方向对桩体以及进行加固,加强桩体内部的结构强度。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沿所述桩体轴心方向开设有内接孔,所述内接孔深度位于裂缝下方;所述内接孔中镶嵌配合有桩芯,所述桩芯与桩体周向固定。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芯能够替换原有的桩体内部的构造,对桩体的内部进行修复。
[00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桩芯中埋设有至少一根加固筋条,所述加固筋条的长度方向与桩体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筋条能对桩芯进行加固,使得桩芯不易断裂。
[002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固筋条为钢筋条,所述钢筋条至少设置有两根,所述钢筋条在桩芯内均匀分布。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条在桩芯内部均匀设置,能够有效增加桩体之间的强度,使得桩芯不易在受到内应力的作用下再次折损、断裂。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修复围板可分离设置成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能对桩体在产生裂缝处加固,适用于桩体一侧与基坑固定的情况,具有能对基坑支护进行修复的效果;
[0026]双向丝杆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上第一锁紧轴以及第二锁紧轴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修复围板箍紧桩体,对桩体在裂缝处进行加固;
[0027]第一半板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半板的另一端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上插片与下插片之间的过渡平滑,不易刮损桩体。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坑支护桩的修复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桩的修复结构,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在裂缝的外周设置有环箍组件(4);所述环箍组件(4)包括修复围板(5),所述修复围板(5)可分离设置成第一半板(51)以及第二半板(52),所述第一半板(51)以及第二半板(52)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基坑内壁或相邻桩体(1)上;所述第一半板(51)以及第二半板(52)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半板(51)以及第二半板(52)连接的锁紧组件(6),所述锁紧组件(6)位于修复围板(5)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桩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6)包括铰接安装在第一半板(51)另一端的第一锁紧轴(61)以及铰接安装在第二半板(52)另一端的第二锁紧轴(62),所述第一锁紧轴(61)以及第二锁紧轴(62)同轴设置有锁紧孔(601),所述第一锁紧轴(61)以及第二锁紧轴(62)的锁紧孔(601)中贯穿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锁紧轴(61)以及第二锁紧轴(62)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双向丝杆(6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桩的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板(51)以及第二半板(52)背离桩体(1)的一侧均固定有固定板(53),所述固定板(53)一侧边弯卷形成安装腔,所述第一锁紧轴(61)以及第二锁紧轴(62)分别置于第一半板(51)以及第二半板(52)的安装腔中;所述固定板(53)中还开设有用于双向丝杆(63)贯穿的避让孔(531),所述锁紧孔(601)与避让孔(531)的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嘉康袁连佳袁嘉威袁嘉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宜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