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及血液检验设备交互的血样提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521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及血液检验设备交互的血样提取系统,主要由核心控制单元(1)、通讯模块、信息识别模块(2)、肢体捆扎单元(4)、测力计(6)、光学显影模块(7)、血样摇摆器(8)、人机交互界面(9)以及保护外壳(10)组成。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提高了血样抽取的效率,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患者检验信息的准确性,提高血样抽取过程的信息化水平。高血样抽取过程的信息化水平。高血样抽取过程的信息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及血液检验设备交互的血样提取系统


[000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及血液检验设备交互的血样提取系统,属于临床机构提取患者血样检验时使用的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抽取患者血液样本(简称血样)检验是临床医学最常用的技术手段。现有的血样提取手法是,护士采用橡胶条或捆扎带将患者手臂捆扎,在患者被困扎部位中寻找合适血管穿刺点进行消毒,采用不同性能的采血管分别抽取血样,摇匀;期间,还需要打印患者信息标签、在采血管外壁粘贴标签,完成后送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全国各级医院就诊人数大幅增加,抽血检验成为医院内人流量最大的一个环节,抽血窗口医护人员需要高频次核对患者信息、捆扎止血、消毒、穿刺、松绑捆扎带、抽取血样、制作标签、采血管贴标、摇匀以及血样收集等操作,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也不高。为此,本公开实施例人提出一种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及血液检验设备交互的血样提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及血液检验设备交互的血样提取系统,主要由核心控制单元、通讯模块、信息识别模块、肢体捆扎单元、测力计、光学显影模块、血样摇摆器、人机交互界面以及保护外壳组成,其中:
[0004]所述的核心控制单元是基于核心处理器开发的集成电路,包含信号处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及存储模块等;其中,核心处理器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器(CPU)、微控制单元(MCU)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中的任意一种。核心控制单元与信息识别模块、通讯模块、标签贴写单元、肢体捆扎单元、测力计、光学显影模块、血样摇摆器、人机交互界面联通,协同工作。
[0005]所述的通讯模块用于与医院信息系统及血液检验设备的通讯交互,通讯模块与核心控制单元、人机交互界面联通,协同工作。具体地说,通讯模块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发送患者身份识别信息,患者身份识别信息获得确认后,通讯模块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下载患者信息,患者信息具体包括患者身份信息、需要提取血样的数量和检验项目等内容;完成血样提取后,通讯模块向血液检验设备发送该患者需要检验的项目内容和血样样品数量。其中,医院信息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院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临床医疗信息系统(CIS)、病人管理系统(PAS)、临床工作站系统(CWS);血液检验设备包括支持西门子、贝克曼、德林、罗氏、希森美康等流水线血样检验设备。通讯模块采用常规的集成模块,包括但不限于Wifi模块、Zigbee模块以及蓝牙模块。
[0006]所述的信息识别模块主要用于患者信息的识别和读出,信息识别模块采用RFID辨识器或扫码摄像头,信息识别模块与通讯模块、医院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协同工作。RFID辨识器又称射频阅读器(Reader),将写有患者信息的就诊卡(RFID卡)或电子标签(Tag)靠近RFID辨识器时,通讯模块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发送患者身份识别信息,识别成功
后下载患者信息,人机交互界面读出患者信息,医护人员在人机交互界面核对患者信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扫码识别技术广泛应用,另外一种应用案例是,信息识别模块采用扫码摄像头,扫描医院分配的患者身份识别信息(条形码或二维码等),通讯模块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发送患者身份识别信息,识别成功后下载患者信息,人机交互界面读出患者信息,医护人员在人机交互界面核对患者信息。
[0007]所述的肢体捆扎单元主要由捆扎带、放卷轮、导向辊、驱动辊、收紧轮、电机、制动装置、切刀及储带盒组成。捆扎带是抽取血样时捆扎患者肢体的一次性耗材,是肢体捆扎单元的必要组成部分,使用完毕后另行补充。捆扎带一般采用PE、PET等柔性医用高分子材料或特种纤维制成,常用的规格是宽5mm~10mm左右、厚度0.2mm~0.5mm,长100m~300m,卷盘式包装。放卷轮为被动轮,用于安装固定捆扎带;导向辊由上下两个组成,完成对捆扎带的导向和定位功能;驱动辊由一组主动的摩擦轮组成,捆扎带在驱动辊中间通过,用于驱动捆扎带前进;收紧轮为由电机驱动的主动轮,用于收紧捆扎带;制动装置用于捆扎带传送并完成收紧后的制动,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夹具、卡头、或机械抓手等将捆扎带首尾两端夹紧固定,防止捆扎带再次位移;切刀用于完成血样提取后切断捆扎带,杜绝捆扎带二次使用;储带盒用于切断后的捆扎带的收集,储带盒采用抽屉式结构,收集满后将储带盒清空。
[0008]所述的测力计是捆扎过程中动态监测捆扎带拉力值的计量装置,测力计与核心控制单元、肢体捆扎单元联通,协同工作。核心控制单元联通、测力计与肢体捆扎单元协同工作的具体方式是,核心控制单元设有拉力预设值,拉力预设值是指能够普遍满足患者抽取血样时捆扎松紧度的拉力参数,比如,拉力预设值设定在16
±
2Kpa。在启动捆扎时,核心控制单元指令肢体捆扎单元按照拉力预设值收紧捆扎带,测力计动态监测捆扎带的即时拉力,并将捆扎带的即时拉力值反馈给核心控制单元,核心控制单元将收到的拉力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直到即时拉力值与拉力预设值一致,肢体捆扎单元停止工作,人机交互界面采用声光电方式提示捆扎完成。
[0009]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患者个性差异(胖瘦、血管粗细以及血管凸起程度等),核心控制单元中的拉力预设值并不能满足对所有患者的捆扎需求。为此,肢体捆扎单元还设有松紧微调开关,松紧微调开关用于捆扎完成后对捆扎带松紧的二次调整,松紧微调开关与核心控制单元、肢体捆扎单元联通工作。松紧微调开关的设置方式很多,比如在人机交互界面设置编码器、或加减键、或拨片开关、或滚轮开关均可。下面选择松紧微调开关其中一种设置方式举例说明,在人机交互界面设置一个编码器作为松紧微调开关,医护人员操作编码器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进行捆扎完成后的二次松紧调节。如果捆扎完成后,患者肢体血管凸起程度无法满足抽取血样需要,医护人员将编码器顺时针缓慢转动,核心控制单元指令肢体捆扎单元继续缓慢收紧捆扎带,直到松紧程度满足抽取血样的需要;反之,如果捆扎完成后患者自述拉力过载无法耐受,医护人员将编码器逆时针缓慢转动,核心控制单元指令肢体捆扎单元缓慢放松捆扎带,直到松紧程度患者能够耐受。
[0010]本公开实施例中还设有标签贴写单元,所述的标签贴写单元主要由自动贴标模块和打印模块组成,用于打印送检血样标签、并在采血管外周粘贴标签,自动贴标模块和打印模块设置的前后次序不限。标签贴写单元与核心控制单元、人机交互界面协同工作,医护人员在人机交互界面核对完成患者信息正确无误后,点击标签打印功能键,核心控制单元指令标签贴写单元启动工作,完成标签打印和粘贴工作。自动贴标模块主要由放卷轮、导向
辊、驱动辊、收卷轮、直流电机、剥离板及贴标辊组成,其中:放卷轮为被动轮,用于安放卷筒标签;缓冲轮用于启动时能吸收卷筒标签的张紧力,保持标签同各辊接触,防止断裂;导向辊由上下两个组成,完成对卷筒标签的导向和定位功能;驱动辊由一组主动的摩擦轮组成,通常一个为橡胶辊,一个为金属辊,标签在驱动辊中间通过,用于驱动卷筒材料,实现正常贴标;收卷轮为由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及血液检验设备交互的血样提取系统,主要由核心控制单元(1)、通讯模块、信息识别模块(2)、肢体捆扎单元(4)、测力计(6)、光学显影模块(7)、血样摇摆器(8)、人机交互界面(9)以及保护外壳(10)组成,其中,核心控制单元(1)与信息识别模块(2)、通讯模块、肢体捆扎单元(4)、测力计(6)、光学显影模块(7)、血样摇摆器(8)、人机交互界面(9)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心控制单元(1)是基于核心处理器开发的集成电路,包含信号处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及存储模块;信息识别模块(2)采用RFID辨识器或扫码摄像头;肢体捆扎单元(4)主要由捆扎带、放卷轮、导向辊、驱动辊、收紧轮、电机、制动装置、切刀及储带盒组成;肢体捆扎单元(4)还设有松紧微调开关;光学显影模块(7)主要由静脉显影光源、聚光罩和位置调节装置组成;血样摇摆器(8)主要由固定架、转动轴、电机以及感应装置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与医院信息系统及血液检验设备交互的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雪红崔伟伟阮东耀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汇智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