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16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中心和液晶显示器中心一致的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划分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及与该显示区域邻接的周边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周边区域中,位于显示区域两侧的第一及第二周边区域具有相同的宽度,至少在一个区域上集成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器包括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源组合体。该背光源组合体包括可产生光的灯单元和接收改变光途径射出光的导光板的接收容器,接收容器安装第一周边区域的第一侧壁和安装第二周边区域的第二侧壁具有相同厚度。而且,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上形成与外壳结合的客户孔。因此,可以使显示区域的显示中心和液晶显示器中心一致,减少了外壳大小,可以不受位置限制形成客户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液晶显示器中心和显示中心一致,同时可以减少外壳大小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最近,具有多种形态、多种功能、更快信息处理速度的信息处理器迅速发展。在这种信息处理器中处理的信息具有电信号形态。因此,客户为了用肉眼确认在信息处理器中处理的信息,需要显示装置。在这种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显示图像的平板显示装置之一,与其它显示装置相比又薄又轻,而且具有低耗电及低驱动电压的优点,在工业中得到广泛使用。这种液晶显示器由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和向该显示单元提供光的背光源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一般的显示单元100具有由薄膜晶体管(下面称TFT)基板112、面对TFT基板112的滤色器基板114及填充在TFT基板112和滤色器基板114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110。此外,显示单元100包括输出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10驱动信号的数据印刷电路板120及栅极印刷电路板130和将数据印刷电路板120及栅极印刷电路板130分别与液晶显示面板110的TFT基板112电连接的多个数据磁带载波包(下面称TCP)140及栅极TCP 150。这时,每个数据TCP 140是具有驱动TFT基板112数据线(未示出)的数据芯片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每个栅极TCP 150是具有驱动与数据线直交方向形成的栅极线(未示出)的栅极驱动芯片152的柔性印刷电路板。若参照采用这种显示单元100的传统液晶显示面板的截面2,则液晶显示面板110安装在接收容器210上。在接收容器210内部安装产生光的灯单元(未示出)、将来自灯单元的光向液晶显示面板110方向射出的导光板220及提高从导光板220射出的光灰度特性的多个光学薄片230。另外,当液晶显示面板110安装在接收容器210上之后,栅极印刷电路板130通过栅极TCP 150的条带在接收容器210的背面布置。最近,采用集成栅极印刷电路板130功能和数据印刷电路板120功能的集成印刷电路技术开发了去除栅极印刷电路板130的技术。在本申请人以前申请的韩国专利第0304261号中,介绍了对采用集成栅极印刷电路板去除栅极印刷电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如上述专利,即使去除栅极印刷电路板130,也仍然需要栅极TCP 150。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液晶显示器1000在TFT基板112一侧另外需要连接栅极TCP 150的结合区域。因此,液晶显示器1000外壳随之变大,液晶显示面板110左右不对称形成,从而使液晶显示器中心和实际显示图像的显示中心不一致。而且,栅极TCP 150的条带限制了与外壳(未示出)的结合,在接收容器210侧壁形成的客户孔(未示出)位置的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这些传统弊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液晶显示器中心和显示中心相一致,同时可以减少外壳大小的液晶显示器。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外壳结合的客户孔形成位置不受限制的液晶显示器。为了实现上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及向上述显示单元提供光的背光源组合体。显示单元划分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及与上述显示区域邻接的周边区域,该周边区域中,位于显示区域两侧的第一周边区域及第二周边区域具有相同宽度的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源组合体具有产生光的灯单元、向显示单元方向射出从灯单元入射的光的导光板、及接收灯单元和导光板的接收容器。接收容器由底面及第一至第四侧壁组成。第一至第四侧壁中,安装第一周边区域的第一侧壁和安装第二周边的第二侧壁具有相同宽度。还有,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及向显示单元提供光的背光源组合体及在背光源组合体上固定显示单元的顶框。显示单元具有由第一基板、面对该第一基板而结合的第二基板及介于第一及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组成的液晶显示面板。在第一基板的一侧部形成向第一方向形成的驱动栅极线的栅极驱动电路。背光源组合体具有提供光的光源部及由底面和第一至第四侧壁组成并接收光源部的接收容器。接收容器的第一至第四侧壁中,在安装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壁的第一侧壁和与第一侧壁面对的第二侧壁上形成与外壳连接的客户孔。根据这种液晶显示器,以相同宽度形成位于液晶显示面板两侧的第一及第二周边区域宽度,并在第一及第二周边区域中至少一个区域上形成栅极驱动电路,从而使液晶显示器中心和显示中心一致,可以减少外壳大小。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显示单元平面图;图2是采用图1显示单元的传统液晶显示器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显示单元的具体平面图;图5是沿着图4的线A-A′的截面图;图6是图4的TFT基板的具体示意图;图7是图6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具体示意图;图8是图3的接收容器的具体示意图;图9是沿着图8的线B-B′的截面图;图10是沿着图3的线C-C′的截面图;以及图11是图10的接收容器的客户孔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分解立体图。参照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3000包括包含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330的显示单元300和向显示单元300提供光的背光源组合体400及在背光源组合体400上固定显示单元300的顶框500。显示单元300包括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330、向液晶显示面板330提供驱动信号的集成印刷电路板340及电连接液晶显示面板330和集成印刷电路板340的集成TCP 350。液晶显示面板330包括TFT基板310、与TFT基板310面对结合的滤色器基板320及介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TFT基板310是开关元件TFT(未示出)以矩阵形态形成的透明玻璃基板。在TFT源极和栅极端子上分别连接数据及栅极线,在漏极端子上连接由透明导电性材料组成的像素电极(未示出)。滤色器基板320是彩色像素的RGB像素(未示出)通过薄膜工序形成的基板。在滤色器基板320的整个面上涂布导电性材料组成的共同电极(未示出)。在显示单元300下部具有向显示单元300提供均匀光的背光源组合体400。背光源组合体400包括提供光的灯单元410、变更从该灯单元410入射的光途径的导光板420及接收灯单元410和导光板420的接收容器430。灯单元410由产生光的至少一个灯412和向导光板420方向反射从灯产生的光的灯反射板414组成,并在导光板420的至少一侧设置。导光板420将来自灯单元410的线形态光源的光变更为面形态光源的光,向液晶显示面板330提供。这时,在导光板420底面上还可以形成提高光均匀性的反射图案(未示出)。接收容器430在底面及从上述底面延长的四个侧壁形成的接收空间上接收灯单元410及导光板420。还有,背光源组合体400还包括提高从导光板420射出的光亮度特性的多个光学薄片440及设置在导光板420及接收容器430底面之间且反射导光板420泄露的光的反射薄片450。光学薄片440由扩散光的扩散薄片和聚光的至少一枚棱镜薄片组成,它提高从导光板420向液晶显示面板330射出的光亮度均匀性及正面亮度的作用。图4是图3显示单元的具体平面图,图5是沿着图4的线A-A′的截面图。参照图4及图5,显示单元300具有由TFT基板310、滤色器基板320及介于T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单元,包括划分为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及与所述显示区域邻接的周边区域,在所述周边区域中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两侧的第一周边区域及第二周边区域具有相同宽度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源组合体,由可产生光的灯单元和将 来自所述灯单元的光向所述显示单元方向射出的导光板及由底面和第一至第四侧壁组成且接收所述灯单元和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至第四侧壁中安装所述第一周边区域的第一侧壁和安装所述第二周边区域的第二侧壁具有相同宽度的接收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德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