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金属材料平面发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13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金属材料平面发热装置,包括发热体组件及风道结构组件;发热体组件固定在风道结构组件上;发热体组件由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高温粘合剂以及耐高温绝缘材料按阻值混合调配组成;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包含石墨烯、PI碳纤维,发热温度大于200℃;风道结构组件有两个相互绝缘的导电银电极;发热体组件与风道结构组件的导电银电极相连接;发热体组件依次设置有绝缘保护层、加热层和绝缘固定层;加热层厚度为0.001~1mm;加热层的加热温度可调范围为室温~600℃;发热体组件将电能转换成热能。且空气与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加热面能够进行充分接触,风速更快,热量增加更多;热转化效率高、热损失小、节约能源。节约能源。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金属材料平面发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非金属材料平面发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电吹风、暖风扇以及电暖炉等设备,均离不开发热体。目前市场中常见的吹风机,其发热体主要由铁铬丝或者镍铬丝绕制而成,此类发热体的发热效率较低,易氧化易变形,寿命较短;铁铬丝或者镍铬丝的最高耐温可达1100℃,在安全保护失效的时候易产生明火,安全性能较低。
[0003]经过检索,一般面加热材料及结构,如专利号CN200520015978.1,直筒圆环型,及直筒出风筋型,出风平行加热面吹过,无法将加热面产生热量有效带走,导致出风温度偏低达不到热风吹发需求。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非金属材料平面发热装置,不同于发热丝的发热方式,其能够利用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进行发热,通过导电的方式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热能;空气与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加热面能够进行充分接触,风速更快,热量增加更多;热转化效率高、热损失小、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金属材料平面发热装置,其能够利用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进行发热,通过导电的方式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热能;空气与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加热面能够进行充分接触,风速更快,热量增加更多;热转化效率高、热损失小、节约能源。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金属材料平面发热装置,包括发热体组件及风道结构组件;所述发热体组件固定在风道结构组件上;所述发热体组件由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高温粘合剂以及耐高温绝缘材料按阻值混合调配组成;所述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包含石墨烯、PI碳纤维,所述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的发热温度大于200℃;所述风道结构组件有两个相互绝缘的导电银电极;所述发热体组件与风道结构组件的导电银电极相连接;所述发热体组件依次设置有绝缘保护层、加热层和绝缘固定层;加热层厚度设置为 0.001~1mm;加热层的加热温度可调范围为:室温~600℃;发热体组件通电后,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热能,转换效率大于60%。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体组件能够发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所述远红外线的波长为4~15um。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体组件与风道结构组件的固定方式包括涂覆、喷涂、印刷和夹层;所述发热体组件上至少有一面设置有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涂层;电热丝方式风阻减去所述风道结构组件风阻的差值最小为20%,空气与风道组件和加热体组件充分接触。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风道结构组件由金属或陶瓷材料组成;所述风道结构组件内设置有压缩风道结构,所述压缩风道结构的形状包括弧形式,凸起式,L 形式,S形式,莲花漏
斗式,旋转正弦波形式,菱形式,楔子形式,V形压缩式,多层式,多层漏斗式,多层花式,多层交错蜂窝式,多层波浪式,旋叶式,多层碗式。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压缩风道结构的外壁上凸出设置有用于导风和提高加热效率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由多个凸起沿压缩风道结构的外壁圆周阵列而成;每个所述凸起的外表面均涂覆有所述非金属导电加热涂层。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凸起部包括长条型凸起、圆弧形凸起、S型凸起、L型凸起和直插斜面型凸起;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风道结构组件相互配合,形成导风道。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非金属材料平面发热装置,包括发热体固定组件,所述发热体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发热体组件及风道结构组件之间;所述发热体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和固定支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的发热体组件利用非金属导电加热涂层对冷风进行发热,发热体组中的非金属导电加热涂层能够采取喷涂、印刷和涂覆等方式进行制作,还可以通过夹层方式固定,通过导电的方式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热能,热转化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能够简化制作工艺流程。
[0015]2、本技术是通过风道结构组件,改变气流走向,确保气流在风道内旋转压缩,同时紧贴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表面,形成混合加热,有效带走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产生的热量,明显提升出风温度,达到快速风干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图20为发热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1为发热固定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20]图22为发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3为直径1mm的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展平示意图;
[0022]图24为平面发热装置的进风混合加热过程示意图。
[0023]其中,101-绝缘保护层,102-加热层,103-绝缘固定层,104-风道结构组件固定层,105-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
[0024]106-L型凸起,107-S型凸起,108-直插斜面型凸起,109-花式漏斗形,110
-ꢀ
旋转正弦波形,111-菱形式,112-楔子形式,113-V形压缩式,114-多层式,115
-ꢀ
多层漏斗式,116-多层花式,117-多层交错蜂窝式,118-多层波浪式,119-旋叶式,120-多层碗式;121-旋叶实心式,122-旋面花瓣式。
[0025]1-发热体固定组件,2-发热体组,3-凸起部,21-发热体组件,23-风道结构组件23,30-第二弯折部,31-固定支架,32-第一弯折部,33-温控开关,34-固定件,35-保险丝,36-空腔,37-第二支承板,38-第一支承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参照图1~图2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金属材料平面发热装置,包括:
[0029]发热体组件21及风道结构组件23。上述发热体组件21固定在风道结构组件23上。
[0030]上述发热体组件由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高温粘合剂以及耐高温绝缘材料组成,混合调配成所需阻值。
[0031]上述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包含石墨烯、PI碳纤维等碳素材料,其发热温度可以超过200℃。
[0032]上述风道结构组件有两个相互绝缘的导电银电极,发热体组件与风道结构组件的导电银电极相连接。
[0033]参照图1;
[0034]上述述发热体组件依次设置有绝缘保护层101、加热层102和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金属材料平面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体组件及风道结构组件;所述发热体组件固定在风道结构组件上;所述发热体组件由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高温粘合剂以及耐高温绝缘材料按阻值混合调配组成;所述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包含石墨烯、PI碳纤维,所述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的发热温度大于200℃;所述风道结构组件上设置有两个相互绝缘的导电银电极;所述发热体组件与风道结构组件的导电银电极相连接;所述发热体组件依次设置有绝缘保护层、加热层和绝缘固定层;加热层厚度设置为0.001~1mm;加热层的加热温度可调范围为:室温~600℃;发热体组件通电后,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热能,转换效率大于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材料平面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能够发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所述远红外线的波长为4~15u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金属材料平面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与风道结构组件的固定方式包括涂覆、喷涂、印刷和夹层;所述发热体组件上至少有一面设置有非金属导电加热材料涂层;电热丝方式风阻减去所述风道结构组件风阻的差值最小为20%,空气与风道组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雅力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