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火电厂深度调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511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火电厂深度调峰系统,#1锅炉的出口与#1汽轮机的入口及高温高压蒸汽集箱的入口相连通,#2锅炉的出口与高温高压蒸汽集箱的入口及#2汽轮机的入口相连通,高温高压蒸汽集箱的出口与#1汽轮机的入口及#2汽轮机的入口相连通,#1汽轮机的出口及#2汽轮机的出口与蒸汽储热热水罐的放热侧相连通,热网回水循环泵的出口与蒸汽储热热水罐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热网供水循环泵的入口与蒸汽储热热水罐的吸热侧出口相连通;#1汽轮机与#1发电机相连接,#2汽轮机与#2发电机相连接,该系统能够实现火电厂多台机组进行灵活深度调峰,且系统简单,投资成本低,收益较大。收益较大。收益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火电厂深度调峰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火电厂深度调峰领域,涉及一种高效火电厂深度调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几年国家电力政策的变化,火电厂主要职能也同时发生转变,由供电主力转变为参与配合电网进行深度调峰。同时国家出台深度调峰电价补贴政策,大大刺激火电厂进行机组深度调峰改造的积极性。当前火电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风险,新能源面临极大的消纳压力。火电势必为了给新能源发展让路。火电机组面临着深度调峰。对于“三北”地区来说,供暖期的风火矛盾尤为突出,风力资源最好的时期正值冬季供暖期,加之部分省区热电机组占比过高、其他类别调峰电源相对匮乏,不断增长的供热需求和持续增加的清洁能源装机,造成调峰空间非常有限。特别是东北地区,火电绝大部分为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能力仅为10%,影响新能源存量消纳和新能源增量发展,调峰容量的硬缺口造成部分区域新能源限电严重,致使热电机组唯有通过改造实现深度调峰。
[0003]目前,参与深度调峰的机组长时间偏离设计值运行,造成机组安全性经济性下降。从采取的技术和改造的实践来看,改造后的机组不同程度地存在锅炉低负荷稳燃和水动力循环的安全性问题、脱硝装置全负荷投入和汽轮机低负荷冷却问题、长期低负荷和快速变负荷时控制系统的灵活性问题、设备运行周期和寿命衰减的问题以及供热机组热电解耦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攻关、优化解决。需设计一种新型高效火电厂深度调峰系统,系统简单、投资小、收益大等优点,来实现机组深度调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效火电厂深度调峰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火电厂多台机组进行灵活深度调峰,且系统简单,投资成本低,收益较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火电厂深度调峰系统包括#1锅炉、#1汽轮机、高温高压蒸汽集箱、#2锅炉、#2汽轮机、蒸汽储热热水罐、热网回水循环泵及热网供水循环泵;
[0006]#1锅炉的出口与#1汽轮机的入口及高温高压蒸汽集箱的入口相连通,#2锅炉的出口与高温高压蒸汽集箱的入口及#2汽轮机的入口相连通,高温高压蒸汽集箱的出口与#1汽轮机的入口及#2汽轮机的入口相连通,#1汽轮机的出口及#2汽轮机的出口与蒸汽储热热水罐的放热侧相连通,热网回水循环泵的出口与蒸汽储热热水罐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热网供水循环泵的入口与蒸汽储热热水罐的吸热侧出口相连通;
[0007]#1汽轮机与#1发电机相连接,#2汽轮机与#2发电机相连接。
[0008]#1锅炉的出口经第一调阀与#1汽轮机的入口相连通,#1锅炉的出口经第二调阀与高温高压蒸汽集箱的入口相连通,高温高压蒸汽集箱的出口经第三调阀与#1汽轮机的入口相连通。
[0009]#2锅炉的出口经第四调阀与#2汽轮机的入口相连通,#2锅炉的出口经第五调阀与高温高压蒸汽集箱的入口相连通,高温高压蒸汽集箱的出口经第六调阀与#2汽轮机的入口相连通。
[0010]#1汽轮机的出口经#1抽气调阀与蒸汽储热热水罐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
[0011]#2汽轮机的出口经#2抽气调阀与蒸汽储热热水罐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
[0012]蒸汽储热热水罐吸热侧的下层区域与上层区域之间通过自循环泵相连通。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火电厂深度调峰系统在具体操作时,当需要深度调峰时,则将当前锅炉的多余高温高压蒸汽输入到高温高压蒸汽集箱中,然后将高温高压蒸汽集箱中的高温高压蒸汽输入到另一个锅炉对应的汽轮机中,同时可以将汽轮机多余的蒸汽排入蒸汽储热热水罐中,通过蒸汽储热热水罐及高温高压蒸汽集箱进行深度调峰,系统简单,投资成本低,收益较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为#1锅炉、2为#2锅炉、3为#1汽轮机、4为#2汽轮机、5为#1发电机、6为#2发电机、7为高温高压蒸汽集箱、8为蒸汽储热热水罐、9为第一调阀、10为第二调阀、11为第三调阀、12为第四调阀、13为第五调阀、14为第六调阀、15为#1抽气调阀、16为#2抽气调阀、17为热网回水循环泵、18为自循环泵、19为热网供水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火电厂深度调峰系统包括#1锅炉1、#1汽轮机3、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2锅炉2、#2汽轮机4、蒸汽储热热水罐8、热网回水循环泵17及热网供水循环泵19;#1锅炉1的出口与#1汽轮机3的入口及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的入口相连通,#2锅炉2的出口与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的入口及#2汽轮机4的入口相连通,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的出口与#1汽轮机3的入口及#2汽轮机4的入口相连通,#1汽轮机3的出口及#2汽轮机4的出口与蒸汽储热热水罐8的放热侧相连通,热网回水循环泵17的出口与蒸汽储热热水罐8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热网供水循环泵19的入口与蒸汽储热热水罐8的吸热侧出口相连通;#1汽轮机3与#1发电机5相连接,#2汽轮机4与#2发电机6相连接。
[0019]#1锅炉1的出口经第一调阀9与#1汽轮机3的入口相连通,#1锅炉1的出口经第二调阀10与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的入口相连通,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的出口经第三调阀11与#1汽轮机3的入口相连通;#2锅炉2的出口经第四调阀12与#2汽轮机4的入口相连通,#2锅炉2的出口经第五调阀13与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的入口相连通,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的出口经第六调阀14与#2汽轮机4的入口相连通。
[0020]#1汽轮机3的出口经#1抽气调阀15与蒸汽储热热水罐8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2汽轮机4的出口经#2抽气调阀16与蒸汽储热热水罐8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蒸汽储热热水罐8吸热侧的下层区域与上层区域之间通过自循环泵18相连通。
[0021]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0022]正常情况下,将#1锅炉1与#1汽轮机3接通,断开#1锅炉1与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之间的联系,将#2锅炉2与#2汽轮机4接通,断开#2锅炉2与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之间的联系,同时断开#1抽气调阀15及#2抽气调阀16,#1发电机5与#2发电机6单独发电运行;
[0023]当发电量过剩时,机组需要深度调峰,当#1锅炉1启动时,打开第二调阀10、第四调阀12、第五调阀13、第六调阀14,将#1锅炉1多余高温高压蒸汽通过第二调阀10引入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内,再通过第六调阀14分配到#2汽轮机4,使得#2发电机6发电,其中,#2锅炉2不需要启动;当#2锅炉2启动时,关闭第四调阀12及第六调阀14,打开第一调阀9、第二调阀10、第三调阀11及第五调阀13,将#2锅炉2的多余高温高压蒸汽通过第五调阀11引入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内,再通过第三调阀11分配到#1汽轮机3,使得#1发电机5发电,其中,#1锅炉1不需要启动;当此时有热负荷需求时,则打开#1抽气调阀15及#2抽气调阀16,将蒸汽储热热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火电厂深度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1锅炉(1)、#1汽轮机(3)、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2锅炉(2)、#2汽轮机(4)、蒸汽储热热水罐(8)、热网回水循环泵(17)及热网供水循环泵(19);#1锅炉(1)的出口与#1汽轮机(3)的入口及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的入口相连通,#2锅炉(2)的出口与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的入口及#2汽轮机(4)的入口相连通,高温高压蒸汽集箱(7)的出口与#1汽轮机(3)的入口及#2汽轮机(4)的入口相连通,#1汽轮机(3)的出口及#2汽轮机(4)的出口与蒸汽储热热水罐(8)的放热侧相连通,热网回水循环泵(17)的出口与蒸汽储热热水罐(8)的吸热侧入口相连通,热网供水循环泵(19)的入口与蒸汽储热热水罐(8)的吸热侧出口相连通;#1汽轮机(3)与#1发电机(5)相连接,#2汽轮机(4)与#2发电机(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火电厂深度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1锅炉(1)的出口经第一调阀(9)与#1汽轮机(3)的入口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海民张知翔周飞徐党旗邹小刚薛宁李楠李文锋申冀康车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