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供电模式的指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10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指挥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采用多供电模式的指挥车,现有指挥车供电系统具有断电风险,采用多供电模式的指挥车,包括汽车车体,汽车车体包括驾驶区域、工作区域和设备区域,驾驶区域处设置天线接口,工作区域内设置中控台和工作椅,中控台上设置显示屏、控制面板和带有主机的机柜,汽车车体的供电系统包括外接市供电、底盘发电机供电和蓄电池组供电,且三者输出端均接入UPS逆变一体机的输入端,逆变一体机的输出端分为220V交流电输出和12V直流电输出,蓄电池组由供电底盘发电机和外接市电供电,设备区域内设置带有绕线盘的壁盒用于放置连接市电的连接线,减少断电风险,在通信指挥车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多供电模式的指挥车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指挥车
,特别是涉及采用多供电模式的指挥车。

技术介绍

[0002]通信指挥车通常用于公安、消防、部队、油田、电力等数十个行业或行政机构,应用范围广,现阶段,通信指挥车基本实现了数据传输、集中控制、指挥调度、导航定位和监控显示等功能,在应对突发事件、减灾救援等情况时能够更好的发挥现代装备的作用,实现事件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实时交互,而监控和实时交互均需要通过用电设备完成。
[0003]现有的通信指挥车供电系统较为单一,且在野外无市电的情况时,采用发电机组进行供电,无备用设备,容易发生断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采用多供电模式的指挥车,解决现有指挥车供电系统具有断电风险、影响正常作业的问题。
[0005]其技术方案是,采用多供电模式的指挥车,包括汽车车体,所述汽车车体配置行车空调和车内顶部照明装置,所述汽车车体包括驾驶区域、工作区域和设备区域,所述驾驶区域处设置天线接口,所述工作区域内设置中控台和工作椅,所述中控台上设置显示屏、控制面板和机柜,所述机柜内设置主机,汽车车体的供电系统包括外接市供电、底盘发电机供电和蓄电池组供电,所述蓄电池组为置于设备区域内的12V蓄电池组,且三者输出端均接入UPS逆变一体机的输入端,所述逆变一体机的输出端分为220V交流电输出和12V直流电输出,所述蓄电池组由供电底盘发电机和外接市电供电,UPS配套12V蓄电池组与车辆自带的底盘蓄电池之间不允许电量互充,避免蓄电池组电量耗尽后消耗底盘蓄电池的电量,造成车辆无法启动的意外,所述设备区域内设置带有绕线盘的壁盒用于放置连接市电的连接线,连接线长度保证不短于20m。
[0006]该指挥车优先采用外接市电供电,外接市电和底盘发电机供电断电情况下,0秒自动切换到蓄电池供电的逆变模式,由12V蓄电池组无间断供电,接上市电后,自动切换成市电模式,过程中设备不会出现闪动情况,当设备使用完毕后,则按控制面板提示关闭各设备的按键。
[0007]指挥车内设置主机、路由器、照明设备等,接入12V直流电输出端,并由控制面板上各开关按钮控制并在按键处标注说明,长按UPS逆变一体机控制面板上的电源键,机器开启并通电后,按控制面板上标注的各功能使用按键。
[0008]所述中控台设置总开关,打开总开关则机器进入待机状态,用于指挥通信和远程管控平台界面显示,并兼顾数据处理和情报分析等功能。
[0009]更进一步,所述中控台内部设置容纳腔体,所述显示屏通过升降装置置于中控台上的容纳腔体内,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和开关,所述显示屏与220V交流电输出端电连
接,所述升降装置的开关位于控制面板上,升降机由断路器开关控制,显示屏在正常状态下,隐藏在容纳腔体内,当需要使用显示屏时,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升起键,则隐藏在操作容纳腔体内部的升降机把显示屏从桌子内部升到表面,当不使用时,按下降落键,则升降机自动下降,显示屏隐藏在操作桌内部,防尘防盗,且保持桌子表面的平整和美观。
[0010]更进一步,所述容纳腔体内壁设置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可以是固定在容纳腔体内壁的减震板,更适合车载使用。
[0011]更进一步,所述汽车车体上设置太阳能充电系统,所述太阳能充电系统包括位于车顶的太阳能板和转化模块,太阳能板在车辆顶部安装有线槽,线槽内设置连接线,通过连接线将太阳能板接入UPS逆变一体机的太阳能充电输入端口,通过设备内的转化模块,从而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充入设备区的12V蓄电池组里,太阳能充电系统在打开总开关后开启,通过UPS逆变一体机给设备区加装的12V蓄电池组充电,车辆放置阳光下则可以给工作区配置的蓄电池自动充电,如果车辆经常使用的情况下,让机器处于待机工作模式;如果车辆需停放一星期以上,则将机器的总开关闭合。
[0012]更进一步,所述汽车车体内设置功能配置柜和灭火器固定架,所述功能配置柜内设置隔板将功能配置柜内部分割为多个独立空间,配备轮胎充气泵、电瓶搭电线、多用途螺丝刀、手提探照灯等应急工具,灭火器固定架内配备2kg干粉灭火器。
[0013]更进一步,所述壁盒的开口位于汽车车体侧面,方便连接线伸出与收纳。
[0014]更进一步,所述汽车车体配备电动脚踏板,方便操作人员上下车。
[0015]更进一步,车顶配备换气风扇,换气风扇不使用时及时关闭。
[0016]更进一步,工作椅底部设置滑道用于前后滑动和转盘用于360度旋转。
[0017]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提供一种通过包括外接市供电、底盘发电机供电和蓄电池组供电在内的多模式供电系统的指挥车,并结合太阳能供电系统,有效避免指挥车断电、影响正常作业,特别是在无市电连接条件的野外情况,各供电模式自动快速转换,不需人工过多参与,显示屏为可升降模式,防尘防盗,并采取防震措施,更适合车载使用,整个指挥车自动化程度高,并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供电系统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天线接口、2.壁盒、3.太阳能板、4.工作椅、5.显示屏、6.控制面板、7.机柜、8.照明装置、10.驾驶区域、20.工作区域、30.设备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4给出,采用多供电模式的指挥车,包括汽车车体,所述汽车车体配置行车空调和车内顶部照明装置8,所述汽车车体包括驾驶区域10、工作区域2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多供电模式的指挥车,包括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体包括驾驶区域(10)、工作区域(20)和设备区域(30),所述驾驶区域(10)处设置天线接口(1),所述工作区域(20)内设置中控台和工作椅(4),所述中控台上设置显示屏(5)、控制面板(6)和机柜(7),所述机柜内设置主机,汽车车体的供电系统包括外接市供电、底盘发电机供电和蓄电池组供电,且三者输出端均接入UPS逆变一体机的输入端,所述逆变一体机的输出端分为220V交流电输出和12V直流电输出,所述蓄电池组由供电底盘发电机和外接市电供电,所述设备区域(30)内设置带有绕线盘的壁盒(2)用于放置连接市电的连接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供电模式的指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体上设置太阳能充电系统,所述太阳能充电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梅罗伟姬学栋蒋辉赵新军王雪军魏元哲李鹏飞曹泓怡吕明祥王颖含焦燕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飞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