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溢洪道泄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496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溢洪道泄槽结构,包括溢流堰,溢流堰上设置有闸门,溢流堰下游侧连接有泄槽,泄槽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隔墙以将泄槽分隔为至少两个泄槽槽道,泄槽的顶部与隔墙之间设置有支撑横梁。以解决传统的溢洪道泄槽结构包括收缩段、扩散段或者弯曲段,在实际工程中,水流在急流状态下,边墙方向改变,水流受到较大扰动引起冲击波,在冲击波的影响下,需要增加一定的边墙高度等,并给泄槽工作和出口消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的问题。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全性的问题。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全性的问题。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溢洪道泄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溢洪道泄槽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


技术介绍

[0002]溢洪道是水利枢纽中最常见的泄水建筑物,其建造在坝体以外的岸边或者天然垭口处,除了应具备足够的泄流能力外,还要保证其在运行期间的自身安全。泄槽是溢洪道的主体之一,连接溢流堰和出口消能段,以便将过堰洪水安全的泄向下游河道。泄槽一般位于挖方地段,其水流常处于急流状态,因此伴随着冲击波、水流掺气、空蚀及压力脉动等问题,为保障泄槽安全运行,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泄槽的常规做法是因地制宜,设置收缩段、扩散段或者弯曲段,以及合理的坡度,对某些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溢洪道工程不易实施,难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溢洪道泄槽结构,以解决传统的溢洪道泄槽结构包括收缩段、扩散段或者弯曲段,在实际工程中,水流在急流状态下,边墙方向改变,水流受到较大扰动引起冲击波,在冲击波的影响下,需要增加一定的边墙高度等,并给泄槽工作和出口消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新型溢洪道泄槽结构,包括溢流堰,溢流堰上设置有闸门,溢流堰下游侧连接有泄槽,泄槽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隔墙以将泄槽分隔为至少两个泄槽槽道,泄槽的顶部与隔墙之间设置有支撑横梁;
[0005]前述溢洪道泄槽结构中,支撑横梁沿垂直于泄槽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支撑横梁沿泄槽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分布。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溢洪道泄槽结构,使得泄槽水流有较好的过流流态,节省了投资,提高其泄槽边墙的稳定性和溢洪道运行的方便性,对某些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溢洪道工程特别适用,可在水利水电工程
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布置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纵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0]实施例
[0011]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溢洪道泄槽结构,包括溢流堰1,溢流堰1上
设置有闸门2,溢流堰1下游侧连接有泄槽4,泄槽4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隔墙3以将泄槽4分隔为至少两个泄槽槽道,泄槽4的顶部与隔墙3之间设置有支撑横梁5,支撑横梁5沿垂直于泄槽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支撑横梁5沿泄槽4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分布。
[0012]闸门2单独开启,隔墙4数量由闸门2的孔口数量决定,若孔口数量较多,则增设隔墙4,以使分隔出的每个泄槽槽道对应的孔口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支撑横梁5截面尺寸结合水文条件和工程规模具体确定,支撑横梁5的间距根据工程要求具体确定。
[0013]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本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是采用预制主梁及两侧斜撑梁,上部检修平台采用现浇方案的,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的权利保护范围以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溢洪道泄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溢流堰(1),溢流堰(1)上设置有闸门(2),溢流堰(1)下游侧连接有泄槽(4),泄槽(4)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隔墙(3)以将泄槽(4)分隔为至少两个泄槽槽道,泄槽(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卫湛正刚程瑞林邱焕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