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和包括该阵列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95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具有多个像素电极的第一面板,与第一面板相对放置并且包括一个共用电极的第二面板,以及用于第一和第二面板电连接的位于第一和第二面板间的多个部件,其中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与该第一和第二面板的对准角隔开一预定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公开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和包括该阵列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CDs)是最普遍使用的平板显示装置中的一种。LCD包括两个面板,其具有电场生成电极;面板中间的间隙;填充到该间隙中的液晶层;以及多个支撑该间隙的隔板。通过向电场生成电极上施加电压使LC层中产生电场,从而使LCD显示图像,这决定了用于调整入射光偏振态的LC层中LC分子的方向。在各个面板上具有电场生成电极的LCD中,某些LCD在一个面板上提供多个排列成矩阵的像素电极,该面板称作薄膜晶体管(TFT)阵列板,覆盖着其它面板整个表面的共用电极称作共用电极板。通过向各个像素电极施加单个数据电压以及向共用电极施加共用电压,LCD的图像显示得以实现。为了施加单个数据电压,需将多个三端子TFT连接到各个像素电极上。传输用于控制TFTs信号的多条栅极线和传输将要施加到像素电极上的电压的多条数据线被设置在TFT阵列板上。共用电压通过TFT阵列板从外部电压源传输到共用电极板上。从TFT阵列板到共用电极板的共用电压的传输是通过多个银膏制成的多个短部件完成的。所述短部件布置在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外,并且它们散布在板的各个角上,以在共用电极上提供均匀分布的共用电压,因此减少闪烁从而获得可靠的显示特性。在板的间隙中注入液晶后切割该板的过程中,在角上的短部件易于从一个面板或两个面板上分离。特别是,处于由板边缘所形成的角落处、彼此相互对齐的短部件易于从面板上分离,因而使显示特性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以下部分具有多个像素电极的第一面板,与第一面板相对放置并且包括共用电极的第二面板,以及用于与第一和第二面板电连接的位于第一和第二面板间的多个部件,其中该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该第一和第二面板的对准角分开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可以沿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至少其中一个的边缘测量,其值可大于大约5mm。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可形成在第一面板上。多个部件可以放置在有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相交的显示区域之外。与对准角隔离开的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放置在第一面板的一边缘和第二面板的一边缘附近,其中第一面板的边缘与第二面板的边缘对齐。多个连接区域可放置在第一面板上,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被连接从而驱动处在连接区域的电路。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置于与连接区域大约等距离的多个连接区域中的至少两个中间。与对准角隔离开的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放置在不包括多个连接区域的第一面板的一侧上。在第一面板上可形成多条信号线以向多个部件提供共用电压。多条信号线中的一条可与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两个电连接。在多条信号线上可形成钝化层,其中该钝化层包括露出部分多个信号线的多个接触孔。在钝化层上可形成多个接触辅助物,其中该接触辅助物通过多个接触孔与多个信号线的露出部分连接,并且多个部件中的每一个都被设置在至少两个接触辅助物上。液晶层可被插入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中间。多个部件可向共用电极提供共用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显示装置的面板结构,包括具有多个像素电极的第一面板,与第一面板相对放置的包括共用电极的第二面板,和用于与第一和第二面板电连接的位于第一和第二面板间的多个部件,其中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与第一和第二面板中的至少一个上的一个角沿第一和第二面板中的至少一个的一边缘隔离开一预定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含薄膜晶体管阵列板,与薄膜晶体管阵列板相对放置的共用电极板,以及用于与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和共用电极板电连接的位于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和共用电极板之间的多个部件,其中该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与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和共用电极板上的对准角隔离开一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可以沿薄膜晶体管阵列板的一个边缘和共用电极板的一个边缘测量,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和共用电极板的边缘相互对齐。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包括形成在其上的多个部件,用于向与薄膜晶体管阵列板相对放置的共用电极板提供共用电压,其中该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与薄膜晶体管阵列板上的一个角沿薄膜晶体管阵列板的一边缘隔离开一预定距离。薄膜晶体管阵列板的角和边缘可与共用电极板的角和边缘对齐。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的描述并结合附图,能够更详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LCD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LCD的TFT阵列板的线路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沿III-III’线展开的包括图2所示TFT阵列板的LCD的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沿IV-IV’线展开的图1所示LCD和连接区域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参照附图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虽然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实施,但不应解释为仅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的实施例可以使该公开更全面和完整,而且会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夸大了层、薄膜和区域的厚度。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全文中表示相同的元件。应该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薄膜、区域或基底的元件处在另一元件“上”时,其可直接处在另一元件上或者还存在中间元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LCD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LCD的TFT阵列板的线路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沿III-III’线展开的包括图2所示TFT阵列板的LCD的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沿IV-IV’线展开的图1所示LCD和连接区域的剖面图。参照图1和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LCD包括TFT阵列板100,共用电极板200,插入在板100和200之间的LC层300,以及用于两个板100和200电连接的多个短部件600、610和620。参照图1-4,TFT阵列板100包括多个沿横向延伸的栅级线121,多个沿纵向延伸的数据线171,以及多个像素电极190,其经过设置在TFT阵列板100上的开关元件连接到栅级线121和数据线171。栅极线121和数据线171在图1所示的虚线矩形封闭的显示区域D中相交,并且栅极线121和数据线171延伸到连接区域P聚集成群,该区域没有被共用电极板200覆盖。连接栅极线121和数据线171,在连接区域P驱动集成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可以集成在TFT阵列板100中,或以小片的形式安装在该板100上或其它印刷电路膜层上(未示出)。参照图3和图4,共用电极板200包括共用电极250,其产生与TFT阵列板100中的像素电极190相配合的电场。短部件600设置在显示区域D之外,但与TFT阵列板100和共用电极板200重叠。短部件600距连接区域P周围的距离大约相等,优选由银膏制成,但其也可由其它适合传输电压的材料制成。通过多条信号线611和612给短部件600提供共用电压,所述多条信号线经由连接区域P连接到外部装置和/或元件,并且短部件600将共用电压传输到共用电极板200的共用电极250上。多个短部件610和620布置在面板100和200边缘附近的显示区域D之外,在与连接区域P相对的面上,用于围绕共用电极250的共用电压的均匀电压分布。换句话说,短部件610和620布置在相互对齐的面板100和200边缘附近,通过同时雕合面板100和200形成面板100和200的匹配边缘。外部信号线612沿面板100和200的边缘延伸从而电连接短部件610、短部件60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个像素电极的第一面板;与第一面板相对放置并且包括一个共用电极的第二面板;和用于和第一和第二面板电连接的位于第一和第二面板间的多个部件,其中该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和第二面板的对准角隔 开一预定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顺一许政旭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