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462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铝酸盐耐火水泥80~100份、贝壳粉5~10份、竹材酚醇液化树脂10~15份、纤维珠串5~10份、纳米二氧化钛5~10份、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5~10份、多元醇5~7份、混凝土助剂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且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抗裂性能和耐机械力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隔音、防霉抗菌、防火阻燃、空气净化性能,可作为保温建材,装饰建材运用。装饰建材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0003]目前,国内已开发的“绿色建材”主要有纤维水泥板、硅酸钙板、陶瓷、玻璃、管材、复合地板、地毯、涂料、壁纸等,是天然石材、木材的最佳替代产品,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造成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且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抗裂性能和耐机械力性能,可作为保温建材,装饰建材运用的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铝酸盐耐火水泥80~100份、贝壳粉5~10份、竹材酚醇液化树脂10~15份、纤维珠串5~10份、纳米二氧化钛5~10份、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5~10份、多元醇5~7份、混凝土助剂5~10份、水30~40份。
[0006]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铝酸盐耐火水泥80份、贝壳粉5份、竹材酚醇液化树脂10份、纤维珠串5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5份、多元醇5份、混凝土助剂5份、水30份。
[0007]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铝酸盐耐火水泥100份、贝壳粉10份、竹材酚醇液化树脂15份、纤维珠串10份、纳米二氧化钛10份、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10份、多元醇7份、混凝土助剂10份、水40份。
[0008]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铝酸盐耐火水泥90份、贝壳粉7.5份、竹材酚醇液化树脂12.5份、纤维珠串7.5份、纳米二氧化钛7.5份、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7.5份、多元醇6份、混凝土助剂7.5份、水35份。
[0009]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珠串由若干活性炭纤维球经火成岩纤维串联后构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由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与火成岩纤维按质量比为10:1-3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的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充分吸水膨胀成的固态水凝胶。
[0011]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助剂至少包括减水剂、引气剂、分散剂和缓凝剂。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得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且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抗裂性能和耐机械力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隔音、防霉抗菌、防火阻燃、空气净化性能,可作为保温建材,装饰建材运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4]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铝酸盐耐火水泥80份、贝壳粉5份、竹材酚醇液化树脂10份、纤维珠串5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5份、多元醇5份、混凝土助剂5份、水30份。
[0015]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珠串由若干活性炭纤维球经火成岩纤维串联后构成,活性炭纤维球的粒径为1-2mm左右。
[0016]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的粒径为0.5mm左右,由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与火成岩纤维按质量比为10:1-3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的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充分吸水膨胀成的固态水凝胶。所述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指吸水性强,吸水变成水凝胶后有一定强度,不流动的固态胶状物;符合该要求的树脂材料如:聚丙烯酸盐类、聚乙烯醇类、聚氧化烷烃类、纤维素类、蛋白质类等;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失水后,会在建筑材料内形成孔洞,并在孔洞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定强度的高分子薄膜,其可增强改善水泥强度。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助剂至少包括减水剂、引气剂、分散剂和缓凝剂。
[0018]实施例2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铝酸盐耐火水泥100份、贝壳粉10份、竹材酚醇液化树脂15份、纤维珠串10份、纳米二氧化钛10份、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10份、多元醇7份、混凝土助剂10份、水40份。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珠串由若干活性炭纤维球经火成岩纤维串联后构成,活性炭纤维球的粒径为1-2mm左右。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的粒径为0.5mm左右,由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与火成岩纤维按质量比为10:1-3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的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充分吸水膨胀成的固态水凝胶。所述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指吸水性强,吸水变成水凝胶后有一定强度,不流动的固态胶状物;符合该要求的树脂材料如:聚丙烯酸盐类、聚乙烯醇类、聚氧化烷烃类、纤维素类、蛋白质类等;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失水后,会在建筑材料内形成孔洞,并在孔洞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定强度的高分子薄膜,其可增强改善水泥强度。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助剂至少包括减水剂、引气剂、分散剂和缓凝剂。
[0022]实施例3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铝酸盐耐火水泥90份、贝壳粉7.5份、竹材酚醇液化树脂12.5份、纤维珠串7.5份、纳米二氧化钛7.5份、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7.5份、多元醇6份、混凝土助剂7.5份、水35份。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珠串由若干活性炭纤维球经火成岩纤维串联后构成,活性炭纤维球的粒径为1-2mm左右。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的粒径为0.5mm左右,由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与火成岩纤维按质量比为10:1-3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的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
球充分吸水膨胀成的固态水凝胶。所述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指吸水性强,吸水变成水凝胶后有一定强度,不流动的固态胶状物;符合该要求的树脂材料如:聚丙烯酸盐类、聚乙烯醇类、聚氧化烷烃类、纤维素类、蛋白质类等;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失水后,会在建筑材料内形成孔洞,并在孔洞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定强度的高分子薄膜,其可增强改善水泥强度。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助剂至少包括减水剂、引气剂、分散剂和缓凝剂。
[0026]性能检测:S1、按实施例1-实施例3所述的配方称取各组分;S2、将称取的贝壳粉、纳米二氧化钛通过超声波振荡设备分散于称取1/3的水中形成分散液,然后加入称取的竹材酚醇液化树脂,并在80℃的温度下加热搅拌处理30-40min,得悬混液;S3、将称取的多元醇、混凝土助剂、在0.6MPa的压力下与称取1/3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称取的纤维珠串、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拌匀,得混合液;S4、将称取铝酸盐耐火水泥与剩余的1/3的水混合后,与所得的悬混液、混合液搅拌均匀后,用提升机将其输送入成品匀化仓中,通过匀化仓底部产生的空气均化后浇筑在强度试验模具中,用小型震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铝酸盐耐火水泥80~100份、贝壳粉5~10份、竹材酚醇液化树脂10~15份、纤维珠串5~10份、纳米二氧化钛5~10份、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5~10份、多元醇5~7份、混凝土助剂5~10份、水30~4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铝酸盐耐火水泥80份、贝壳粉5份、竹材酚醇液化树脂10份、纤维珠串5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5份、多元醇5份、混凝土助剂5份、水30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铝酸盐耐火水泥100份、贝壳粉10份、竹材酚醇液化树脂15份、纤维珠串10份、纳米二氧化钛10份、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球10份、多元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