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修复木质栏杆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455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修复木质栏杆固定结构,包括基座、多个竖向栏杆、多个横向栏杆和多个预埋件,多个横向栏杆均置于相邻的两个竖向栏杆之间,所述横向栏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件安装在两个竖向栏杆之间,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竖向栏杆固定连接,所述预埋件内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缓冲机构,其中,所述横向栏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卡合机构与对应的固定件卡合连接,所述固定卡合机构包括一对固定机构和一对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母扣和子扣。由于在基座上设有竖向栏杆和横向栏杆,通过预埋件将竖向栏杆牢固安装在基座上,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方便对古建筑木质栏杆进行安装固定,并且在横栏与竖栏受损更换时更加方便。栏与竖栏受损更换时更加方便。栏与竖栏受损更换时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修复木质栏杆固定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木质栏杆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栏杆中国古称阑干,也称勾阑,是桥梁和建筑上的安全设施。栏杆在使用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被分割区域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杆,很具装饰意义。周代礼器座上有类似栏杆的构件。汉代以卧棂式栏杆为最多。六朝盛行钩片勾阑。栏杆转角立望柱或寻杖绞口造者,均可见于云冈石窟、敦煌壁画。元明清的木栏杆比较纤细,而石栏杆逐渐脱离木制栏杆的形制,趋向厚重。清末以后,西方古典比例、尺度和装饰的栏杆形式进入中国。现代栏杆的材料和造型更为多样。现有的木质栏杆需要在基层中提前进行工件预埋处理,但预埋件在使用安装时需要与底座连接,操作较为不便,并且横栏与竖栏之间为固定连接,在受损更换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古建筑修复木质栏杆固定结构,能够方便对古建筑木质栏杆进行安装固定,并且在横栏与竖栏受损更换时更加方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古建筑修复木质栏杆固定结构,包括:
[0006]基座;
[0007]多个竖向栏杆,多个竖向栏杆均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端,且多个竖向栏杆均通过插接件对应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多个内槽中;
[0008]多个横向栏杆,多个横向栏杆均置于相邻的两个竖向栏杆之间,且多个横向栏杆均与两个竖向栏杆呈垂直设置,所述横向栏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件安装在两个竖向栏杆之间,且所述横向栏杆的两端均伸进对应固定件的固定槽内,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竖向栏杆固定连接;
[0009]多个预埋件,多个预埋件均设置在对应的内槽中,且多个插接件容纳在对应的预埋件内,所述预埋件的两侧均通过第一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内槽内的固定木板上,所述预埋件内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缓冲机构,且多个第二缓冲机构等距间隔设置在所述预埋件内;
[0010]其中,所述横向栏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卡合机构与对应的固定件卡合连接,所述固定卡合机构包括:
[0011]一对固定机构,一对固定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调节螺杆和把手,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固定件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
[0012]一对卡合机构,一对卡合机构固定连接对应的调节螺杆上,所述卡合机构包括母扣和子扣,所述母扣固定在所述横向栏杆的安装槽内,所述子扣与所述调节螺杆固定连接,
且所述子扣与所述母扣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0013]进一步地,所述母扣上一体连接有一对卡合臂和一对凸尖,一对凸尖均连接在对应的卡合臂的内侧。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子扣上连接有一引导头,所述引导头与所述凸尖的卡合面相互抵压。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一对活动杆和一锁紧板,一对活动杆均贯穿所述预埋件的侧壁并向外延伸,所述活动杆的齿尖与所述固定木板卡合连接,所述锁紧板安装在一对活动杆上,且所述锁紧板抵压在所述插接件上。
[0016]更进一步地,一对活动杆上均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压在所述预埋件的内侧壁与所述锁紧板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筒、第三压缩弹簧和固定柱头,所述固定筒安装在所述预埋件的沉槽内,所述第三压缩弹簧通过弹簧座安装在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所述固定柱头通过所述固定柱头下端的连接板与所述第三压缩弹簧的上端相连接,且所述固定柱头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筒的上端开口处。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头与所述插接件的嵌槽插接在一起。
[0019]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横向栏杆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杆,多个加强杆均呈等距间隔设置。
[0020]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一尾板。
[0021]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杆上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压在所述子扣和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壁上。
[0022]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23]1.由于在基座上设有竖向栏杆和横向栏杆,通过预埋件将竖向栏杆牢固安装在基座上,使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方便对古建筑木质栏杆进行安装固定,并且在横栏与竖栏受损更换时更加方便。
[0024]2.由于横向栏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卡合机构与对应的固定件卡合连接,通过固定机构的调节螺杆,将子扣与母扣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可以使横栏在更换时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向栏杆与固定件的配合关系图。
[0028]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4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6为图4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附图标记列表:竖向栏杆1、插接件11、嵌槽111、横向栏杆2、加强杆21、安装槽22、固定件3、固定槽31、螺孔32、基座4、固定木板41、固定机构5、调节螺杆51、尾板511、把手52、第一压缩弹簧53、卡合机构6、母扣61、卡合臂611、凸尖612、卡合面6121、子扣62、引导头
621、预埋件7、活动杆71、齿尖711、第二压缩弹簧72、锁紧板73、固定筒74、第三压缩弹簧741、连接板742、固定柱头743。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4]结合图1至图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古建筑修复木质栏杆固定结构,该结构由基座4、多个竖向栏杆1、多个横向栏杆2和多个预埋件7所组成,多个竖向栏杆1均设置在所述基座4的上端,且多个竖向栏杆1均通过插接件11对应安装在所述基座4的多个内槽42中;多个横向栏杆2均置于相邻的两个竖向栏杆1之间,且多个横向栏杆2均与两个竖向栏杆1呈垂直设置,所述横向栏杆2的两端均通过固定件3安装在两个竖向栏杆1之间,且所述横向栏杆2的两端均伸进对应固定件3的固定槽31内,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竖向栏杆1固定连接;多个预埋件7均设置在对应的内槽42中,且多个插接件11容纳在对应的预埋件7内,所述预埋件7的两侧均通过第一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内槽42内的固定木板41上,所述预埋件7内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缓冲机构,且多个第二缓冲机构等距间隔设置在所述预埋件7内;其中,所述横向栏杆2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卡合机构与对应的固定件3卡合连接,所述固定卡合机构包括一对固定机构5和一对卡合机构6,一对固定机构5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3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调节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修复木质栏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4);多个竖向栏杆(1),多个竖向栏杆(1)均设置在所述基座(4)的上端,且多个竖向栏杆(1)均通过插接件(11)对应安装在所述基座(4)的多个内槽(42)中;多个横向栏杆(2),多个横向栏杆(2)均置于相邻的两个竖向栏杆(1)之间,且多个横向栏杆(2)均与两个竖向栏杆(1)呈垂直设置,所述横向栏杆(2)的两端均通过固定件(3)安装在两个竖向栏杆(1)之间,且所述横向栏杆(2)的两端均伸进对应固定件(3)的固定槽(31)内,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竖向栏杆(1)固定连接;多个预埋件(7),多个预埋件(7)均设置在对应的内槽(42)中,且多个插接件(11)容纳在对应的预埋件(7)内,所述预埋件(7)的两侧均通过第一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内槽(42)内的固定木板(41)上,所述预埋件(7)内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缓冲机构,且多个第二缓冲机构等距间隔设置在所述预埋件(7)内;其中,所述横向栏杆(2)的两端均通过固定卡合机构与对应的固定件(3)卡合连接,所述固定卡合机构包括:一对固定机构(5),一对固定机构(5)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3)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调节螺杆(51)和把手(52),所述调节螺杆(51)与所述固定件(3)的螺孔(32)螺纹连接,所述把手(52)与所述调节螺杆(51)螺纹配合;一对卡合机构(6),一对卡合机构(6)固定连接对应的调节螺杆(51)上,所述卡合机构(6)包括母扣(61)和子扣(62),所述母扣(61)固定在所述横向栏杆(2)的安装槽(22)内,所述子扣(62)与所述调节螺杆(51)固定连接,且所述子扣(62)与所述母扣(6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修复木质栏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61)上一体连接有一对卡合臂(611)和一对凸尖(612),一对凸尖(612)均连接在对应的卡合臂(611)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古建筑修复木质栏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曦胡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