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素纳米胶束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43005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质素纳米胶束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包含:(1)以木质素、催化剂、有机溶剂和纯水为原料制得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2)将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在保护性气氛下热解;(3)将热解产物酸处理得到纯化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催化剂与木质素制备成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催化剂在胶束中形成了纳米颗粒,其在木质素中分散非常均匀,使得制备出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尺寸小且分布均匀。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工业废弃物木质素作为碳源,采用催化热解法制备出高性能高价值的碳纳米管,可成为木质素高值利用的重要途径。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在木质素高值利用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木质素高值利用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质素纳米胶束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木质素的高值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质素纳米胶束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木质素是一种廉价、易得、可再生的资源,在用来制备木质素基碳纤维和木质素基纳米碳纤维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1],但是使用木质素作为碳源制备碳纳米管的报道较为少见。辽宁师范大学的梁昊、姜春杰等人[2]用玉米秸秆和枯草提取的木质素为生物质基碳源,以多孔阳极氧化铝作为模板,制备出了木质素基碳纳米管,其直径大约在200nm左右,其碳纳米管的尺寸偏大。
[0003][1]W.Fang,S.Yang,X.Wang,T.Yuan,R.Sun.Manufa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lignin-based carbon fibers(LCFs)and lignin-based carbon nanofibers(LCNFs)[J].Green Chemistry,2017,19:1794

1827.
[0004][2]梁昊.生物质基碳纳米管的合成与表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4.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木质素纳米胶束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它能有效解决催化剂在木质素中难于分散均匀,制备的碳纳米管尺寸偏大的问题,而且原料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在木质素高值利用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0006]一种木质素纳米胶束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0007](1)以木质素、催化剂、有机溶剂和纯水为原料制得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
[0008](2)将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在保护性气氛下热解;
[0009](3)将热解产物酸处理得到纯化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
[0010]所述的方法,步骤(1)将木质素和催化剂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至木质素和催化剂完全溶解并分散均匀,然后边搅拌边滴加纯水,挥发或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冷冻干燥至恒重,制得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
[0011]所述的方法,步骤(1)边搅拌边滴加1~10倍,优选2-8倍,进一步优选3-4倍的有机溶剂体积的纯水(水的滴加速度为0.1-10mL/min,优选1-3mL/min);所述的木质素在有机溶剂中的重量体积浓度为0.01~20g/100mL;优选0.1-10g/100mL,进一步优选0.5-5g/100mL。
[0012]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催化剂与木质素的质量比为1:1000~1:5;优选5:1000-1:10,进一步优选1:100-8:100。
[0013]所述的方法,滴加纯水之后采用包括透析或挥发的方式除去有机溶剂,优选透析24-48h,冷冻干燥,制得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
[0014]所述的方法,所述的木质素包括:酶解木质素、乙醇木质素、碱木质素、硫酸盐木质素、牛皮纸木质素和有机木质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所述的催化剂包括:二茂铁、草酸镍、草酸钴、二茂镍、烯丙基镍、二茂钴、硝酸铁、硝酸钴、硝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二茂铁、二茂镍、二茂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能够溶解木质素的有机溶剂,优选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二氧六环、丙酮、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碱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所述的方法,步骤(2)热解时采用一步升温法,以5-20℃/min的速率将温度由常温升至600-1300℃,优选800-1000℃,时间2-12h,优选4-8h,全程通氮气保护。
[0018]所述的方法,步骤(2)将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以5-20℃/min的速率将温度由常温升至100-300℃并保持1-2h,接着以5-20℃/min升温至400-550℃并保持1-3h,再以5-20℃/min升温至600-1300℃并保持1-6h,冷却获得热解产物,全程通氮气保护。
[0019]所述的方法,步骤(3)将热解产物采用稀酸(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优选稀HCl处理,然后过滤并水洗(除去催化剂),干燥;将干燥样品加入浓H2SO4和HNO3混合液中,回流,冷却透析(除去无定形碳),干燥,得到纯化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
[0020]所述的方法,步骤(3)将热解产物按重量体积浓度为0.1~10g/100mL加入浓度为5~20%的稀盐酸中,超声处理1-6h,然后过滤并水洗,50-9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将干燥样品按重量体积浓度为0.1~10g/100mL加入3/1体积比的浓98%H2SO4和65%HNO3混合液,在120-140℃下回流1-24h,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冷却,透析24-48h后,50-9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纯化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
[0021]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
[0022]1、先将催化剂与木质素制备成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一方面催化剂在胶束中形成了纳米颗粒,另一方面催化剂在木质素中分散非常均匀,使得制备出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尺寸小(直径不超过20nm,优选不超过10nm)且分布均匀。
[0023]2、可以通过对木质素纳米胶束尺寸的调控实现对碳纳米管尺寸的调控。
[0024]3、本专利技术利用工业废弃物木质素作为碳源,采用催化热解法制备出高性能高价值的碳纳米管,可成为木质素高值利用的重要途径。
[0025]4、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在木质素高值利用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实施例1木质素纳米胶束制备的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图;
[0027]图2是实施例1木质素纳米胶束制备的碳纳米管的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9]实施例1
[0030]将5g酶解木质素粉末和0.1g催化剂二茂铁加入5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至木质素和二茂铁完全溶解并分散均匀,然后边搅拌边滴加200mL纯水,水的滴加速度为1mL/min,水滴加完成后,透析24-48h去除溶剂,冷冻干燥至恒重,制得木质素@二茂铁纳米胶束;
[0031]称取约2g木质素@二茂铁纳米胶束于坩埚中,盖上锅盖,先通氮气10-20分钟排尽管式炉中的空气,然后用以10℃/min的速率将温度由常温升至230℃并保持1h,接着以10℃/min升温至550℃并保持1h,再以2℃/min升温至900℃并保持2h,冷却至常温,取出产物(全程通氮气保护,N2流速200mL/min);
[0032]将0.5g热解产物在50mL浓度为10%的稀盐酸中超声处理4h,然后过滤并水洗去除催化剂,50-9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将0.3g干燥样品在50mL浓H2SO4(98%)/HNO3(65%)(3/1体积比)混合液中,在120℃下回流4小时,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冷却至室温,用透析袋透析48h,无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质素纳米胶束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1)以木质素、催化剂、有机溶剂和纯水为原料制得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2)将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在保护性气氛下热解;(3)将热解产物酸处理得到纯化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木质素和催化剂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至木质素和催化剂完全溶解并分散均匀,然后边搅拌边滴加纯水,挥发或透析除去有机溶剂,冷冻干燥,制得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边搅拌边滴加1~10倍,优选2-8倍,进一步优选3-4倍的有机溶剂体积的纯水,所述的木质素在有机溶剂中的重量体积浓度为0.01~20g/100mL;优选0.1-10g/100mL,进一步优选0.5-5g/100mL。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与木质素的质量比为1:1000~1:5;优选5:1000-1:10,进一步优选1:100-8:1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滴加纯水之后采用包括透析或挥发的方式除去有机溶剂,优选透析24-48h,冷冻干燥,制得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质素包括:酶解木质素、乙醇木质素、碱木质素、硫酸盐木质素、牛皮纸木质素和有机木质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催化剂包括:二茂铁、草酸镍、草酸钴、二茂镍、烯丙基镍、二茂钴、硝酸铁、硝酸钴、硝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二茂铁、二茂镍、二茂钴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卫华涂操余澎廖迪斯邵礼书陈介南吴志平詹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