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样晾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15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砂样晾晒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自带供电系统及照明功能,可以有效避免采用手电筒照明、雷雨天接引电线所带来的不便及安全隐患,此外还具有防雨、防晒功能,能够避免砂样被雨水淋湿或阳光强烈照射下砂样暴晒失真。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砂样晾晒装置还具备图像远程实时传输功能。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岩石颜色和粒度比对功能,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图像及对比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装置实时传输至分析平台或工作站,借助计算机软件等分析系统进行岩性定名、含油级别等即时分析,有效保证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效保证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效保证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样晾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录井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砂样晾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勘探及钻采过程中,需要对实时取得的砂样进行晾干处理。目前晾干砂岩采取的方式是将砂样放在晒席或者晾晒台上进行晾晒,此种方式有几下几点不足:(1)雨雪天气砂样会被淋湿,不易晾干;(2)夏天高温时暴晒砂样会导致砂样显示失真;(3)光线不好时描述砂样还需要用手电筒照明非常麻烦,如果引入电线在雷雨天的情况下并不安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使用起来也非常不方便,不能满足生产需求;(4)受光线影响,颜色定名不准:(5)受个人认知影响,岩石粒度确定不科学;;(6)不能系统观察岩石荧光性;(7)砂样只能现场观察,不能远程观察或进行砂样的实时传输;(8)岩屑图像只能单包拍照,不能整体拍照;(9)岩屑图像比对无标准导致失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具备防雨防晒、颜色粒度比对、(荧光)照明功能并能够实现砂样图片远程实时共享的砂样晾晒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5]所述砂样晾晒装置的主体包括:晾晒台、框架以及供电系统;所述框架安装在晾晒台上方,框架上部罩有遮挡装置;所述晾晒台的正上方装有照明装置、摄像装置以及数据传输装置;所述供电系统通过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照明装置、摄像装置及数据传输装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晾晒台的正上方装有荧光激发装置,所述荧光激发装置连接在所述供电系统的供电线路上;所述晾晒台的台面上还设有比色卡和粒度卡。
[0007]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由若干管和四通管接头组成;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管插入四通管接头,管和四通管接头分别构成框架上部的边和角,框架底部通过所述管插入晾晒台上对应的安装孔内。
[0008]优选地,所述供电系统为安置在所述框架顶部的蓄电池以及与其连接的太阳能板。
[0009]优选地,所述晾晒台的台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滤水孔。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砂样晾晒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自带供电系统及照明功能,可以有效避免采用手电筒照明、雷雨天接引电线所带来的不便及安全隐患,此外还具有防雨、防晒功能,能够避免砂样被雨水淋湿或阳光强烈照射下砂样暴晒失真。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岩石颜色和粒度比对功能,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图像及对比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装置实时传输至分析平台或工作站,借助计算机软件等分析系统进行岩性定名、含油级别等即时分析,有效保证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砂样晾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砂样晾晒装置的框架的内部顶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砂样晾晒装置的晾晒台的俯视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砂样晾晒装置的框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砂样晾晒装置的主体包括:晾晒台1、框架2以及供电系统3;所述框架2安装在晾晒台1上方。框架2上部罩有遮挡装置4。所述遮挡装置4由可防水的不透明材料制成,其主要作用在于:1)阻止外部光线照射到晾晒台上,从而避免强烈阳光下导致的砂样暴晒失真;2)在雨雪天气下防止晾晒台上的样品被淋湿。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遮挡装置4为牛津布、防水帆布或油布制作的顶篷。
[0017]所述晾晒台1的正上方装有照明装置5、摄像装置6以及数据传输装置7。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照明装置5、摄像装置6以及数据传输装置7均安装在晾晒台1正上方的框架2上(即框架2的内部顶部,如图2所示)。所述供电系统3的供电线路与所述照明装置5、摄像装置6及数据传输装置7相连接。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系统3为安置在所述框架2顶部的蓄电池31以及与其连接的太阳能板32,蓄电池31和太阳能板32通过固定架33固定于框架2的顶部(图1所示)。照明装置5可以有效避免采用手电筒作为照明光源所带来的不便以及雷雨天接引电线存在的安全隐患。
[0018]所述晾晒台1的正上方装有荧光激发装置8,所述荧光激发装置8连接在所述供电系统3的供电线路上,工作人员可通过荧光激发装置8观察岩石荧光性。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晾晒台1的台面上还设有按行业标准定制的比色卡11和粒度卡12。通过参照比色卡11和粒度卡12对岩石颜色和粒度进行比对确定。
[0019]为了便于整个装置的拆装运输,所述框架2由若干管21和四通管接头22组成;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管21插入四通管接头22的各个接口(图4所示),管21和四通管接头22分别构成框架2上部的边和角,框架2底部通过管21插入晾晒台1上对应的安装孔内,实现框架2与晾晒台1的对接组装。
[0020]如图3所示,所述晾晒台1的台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滤水孔13。
[0021]现场进行砂样观察时,砂样置于晾晒台1上。当外界光线不好或为避免阳光暴晒而启用遮挡装置4时,操作人员可通过开启照明装置5提供光源进行砂样观察,还可进一步开启荧光激发装置8进行岩石荧光性观察,从而确定岩石含油级别,同时参照比色卡11和粒度卡12分别确定岩石颜色和粒度。通过摄像装置6摄取砂样图像并通过数据传输装置7将图像数据实时传输至分析平台或工作站,借助计算机软件等分析系统进行岩性定名、含油级别的进一步分析。工作人员通过本专利技术可在砂样观察的同时对多包岩屑进行整体拍照及数据传输,进行计算机端的同步分析,有效避免单包岩屑定名的失误。表1列出了单包及多包岩屑定名方式确定含油级别的结果对比。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单包岩屑定名方式时,由于3号和6号层岩屑实际含油百分比的下降而导致定名发生错误(即将含油级别为无显示的3号和6号分别错误断定为油迹和油斑)。另外,比色卡及粒度卡与岩屑处于同一观测环境下,可
以为现场观察和计算机端分析提供客观、准确的参照,从而进一步提高鉴定的准确度。
[0022]表1单包及多包岩屑定名方式的岩屑描述
[0023][002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各部件的结构及连接设置等都可以有所变化,凡是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样晾晒装置,其主体包括:晾晒台、框架以及供电系统;所述框架安装在晾晒台上方,框架上部罩有遮挡装置;所述晾晒台的正上方装有照明装置、摄像装置以及数据传输装置;所述供电系统通过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照明装置、摄像装置及数据传输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样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晒台的正上方装有荧光激发装置,所述荧光激发装置连接在所述供电系统的供电线路上;所述晾晒台的台面上还设有比色卡和粒度卡。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善李国良房金伟邵映明陈凌云石岩谢磊孙永亮邓东东张泽郭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