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全舍饲的高繁殖力专用母本种群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411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肉羊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全舍饲的高繁殖力专用母本种群的培育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东弗利生羊、小尾寒羊和湖羊创制母本新种质群体的连续杂交顺序,以特定的杂交顺序将最终获得的群体中湖羊、小尾寒羊和东弗利生羊的血液比例控制为50∶25∶25。在培育过程中以产羔数(LS)和达35Kg体重时的日龄(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全舍饲的高繁殖力专用母本种群的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肉羊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全舍饲的高繁殖力专用母本种群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饲草饲料、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源等各个资源和环境要素压力的持续驱动下,我国肉羊产业处于关键转型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由放牧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全舍饲方向转型,产能由北向南转移,羊肉产品由大羊肉向羔羊肉和肥羔肉转向。中国人多地少,规模化全舍饲的生产模式在全世界独树一帜,是世界上与众不同的中国模式。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肉羊养殖是分区轮牧为主的资源型畜牧业。我国在生态环境胁迫、人均资源不足和人口红利消失等多重压力下,设施畜牧业成为主要特色和中国模式,猪、鸡、奶牛走在前面,已成气候。肉羊发展方向也是如此,规模化标准化全舍饲必将成为主流。用于肥羔生产的肉羊必须具有良好的全舍饲适应性,在高密度、没有运动场的环境中大规模生产。综合市场需求、品种资源状况、市场竞争优势和生产模式的现实和前瞻性需求,培育适合全舍饲的高繁殖力羔羊肉专用的母本种群显得迫切而必要。
[0003]东弗利生羊原产于德国东北部,增重快、产奶量高、胴体品质好,是目前世界绵羊品种中产奶性能最好的品种,湖羊和小尾寒羊是我国繁殖力高和舍饲性好的地方良种,它们是近年广泛应用于舍饲或半舍饲生产的品种。然而,它们在全舍饲生产中的不足之处也逐渐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在:(1)湖羊体型较小,与国内外大型肉用绵羊品种杂交时,难产率较高,特别是初产母羊,泌乳量也不能完全满足杂交羔羊快速生长的需求。(2)小尾寒羊产肉性能较差、早期生长速度慢、全舍饲时泌乳性能差,羔羊成活率低。(3)湖羊和小尾寒羊纯繁的公羔生长慢,价格低。(4)东弗利生羊饲养管理条件高,在我国舍饲适应性差。因此,如何利用它们的多羔性、泌乳力等优点,克服它们的缺点是培育母本种群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全舍饲的高繁殖力专用母本种群的培育方法,培育技术路线是三品种优良性状聚合(见附图1)。具体培育方法如下:(1)用东弗利生羊、小尾寒羊和湖羊创制母本新种质群体的连续杂交程序。以东弗利生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东寒杂一代(F1代)。将F1代与湖羊进行正反交,获得东寒湖和湖东寒杂二代(F2代)。(2)选留双羔或多羔母羊的F2代个体,要求体型外貌相对一致,其中公羊选留额外加入体重指标,即60日龄断奶重大于15Kg,4月龄体重大于35Kg。(3)测定F2代生产性能,以产羔数(LS)和达35Kg体重时的日龄(D
35
)为主选性状,估计育种值(EBV)模型是EBV=0.7
×
EBV
LS-0.3
×
EBV
D35
。挑选排名前10%的公羊用父系建系法建立5个及以上家系。(4)将选留的F2母羊分群,分别与血缘较远的公羊组建家系,进行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在横交固定阶段测定后代的生长和繁殖性状,进行种羊评定。选配遵循亲缘选配和同质选配方法。每个世代按“公羔随父、母羔随母”的原则将所得的优良后代吸纳入育种核心群,其余个体转入生产群
育肥。具体的核心群选种方法见附图2。(5)对步骤(4)的核心群经4个世代的横交固定和选育,培育出适合全舍饲的高繁殖力专用母本种群。新种质群体、各世代选育群中湖羊、小尾寒羊和东弗利生羊的血液比例为50∶25∶25。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培育得到的新种群中母羊头胎平均窝产羔2只,经产母羊平均窝产羔3只及以上,年产羔率>300%。新种群公羔达到35Kg体重平均日龄约83天,比湖羊公羔缩短54天。母羔达到35Kg体重平均日龄约164天,比湖羊母羔缩短109天。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新种群培育实施作详细说明。
[0007]图1:新种群培育技术路线。
[0008]图2:核心群选种方法示意图。
[0009]图3:新种质群体成年公、母羊个体体型外貌特征。
[0010]图4:农业农村部种羊及羊毛羊绒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委托书。
[0011]图5:多羔绵羊性能检测基本情况。
[0012]图6:多羔绵羊生长性状检测结果。
[0013]图7:多羔绵羊头胎产羔性能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例
[0014]结合以下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实施案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5]实施案例1多羔绵羊新品系培育。
[0016](1)实施地点:内蒙古杜美牧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本专利技术选择东弗利生羊、小尾寒羊和湖羊三个绵羊品种,通过品种杂交创制新种质。
[0017](2)以东弗利生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东寒杂一代(F1代)。F1代群体含50%东弗利生羊血液以及50%小尾寒羊血液。
[0018](3)将F1代与湖羊进行正反交,获得东寒湖和湖东寒杂二代(F2代)。获得的F2代群体含50%湖羊血液,以及各25%的东弗利生和小尾寒羊血液。
[0019](4)从F2代中选留双羔或多羔的母羊后代个体组群,体型外貌一致,其中公羊选留额外加入体重标准,要求60日龄断奶重大于15Kg,4月龄体重大于35Kg。
[0020](5)对F2代群体进行性能测定,按照繁殖性状和生长性状的EBV进行选种,挑选排名前10%的公羊用父系建系法建立5个家系。
[0021](6)将F2代母羊分群并各自归入血缘关系较远的公羊家系内,进行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以产羔数和达35Kg体重日龄为主选性状,在估计EBV时分别分配0.7和0.3的权重。在横交阶段测定后代的生长和繁殖性状,进行种羊评定,选配遵循亲缘选配和同质选配方法。每个世代按“公羔随父、母羔随母”的原则将所得的优良后代吸纳入育种核心群,其余个体转入生产群育肥。
[0022](7)对步骤(6)的核心群经4个世代的横交固定和选育,培育出了适合全舍饲的高繁殖力专用母本品系——多羔绵羊。多羔绵羊中湖羊、小尾寒羊和东弗利生羊的血液比例
为50∶25∶25。体型外貌特征见附图3。2020年9月华中农业大学委托农业农村部羊及羊毛羊绒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性能测定,体型外貌、头胎产羔性能和达35Kg体重日龄达到或超过预设的性能指标。测试委托书和检验报告见图4-图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全舍饲的高繁殖力专用母本种群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1)新种质创制的杂交顺序和血液比例控制方法,用东弗利生羊、小尾寒羊和湖羊创制母本新种质群体的连续杂交顺序,即以东弗利生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东寒杂一代(F1代);将F1代与湖羊进行正反交,获得东寒湖和湖东寒杂二代(F2代),创制的新种质群体及各世代选育群体中湖羊、小尾寒羊和东弗利生羊的血液比例为50∶25∶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勋平刘桂琼种玉晴孙灵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