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410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等离子体对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进行处理;(2)将步骤(1)中处理之后的腹膜修复材料浸入抗菌多肽溶液,进行接枝反应;(3)将步骤(2)中处理之后的腹膜修复材料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表面构建一种具有促粘附序列的抗菌多肽分子来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其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控,生产效率高,利于大规模生产,制得的膜修复材料能够有效预防临床细菌感染,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表面改性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发疾病及腹部外科手术会产生腹膜病变和缺损,使患者出现内环境紊乱、腹腔内粘连、腹壁疝和恶性肿瘤转移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造成经济损失数百亿。在我国,每年有愈400百万患者需要进行腹膜修补术,腹膜修复材料需求量巨大。
[0003]临床上最常用的腹膜修复材料为聚丙烯基腹膜修复材料。该类材料在修复腹膜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细菌感染风险。细菌感染一旦发生,需要重新进行手术,给患者带来肉体、精神和经济压力。同时,严重的细菌感染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开发具有抗细菌感染功能的腹膜修复材料,成为临床的迫切需求,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表面构建一种具有促粘附序列的抗菌多肽分子来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其操作简单易控,生产效率高,利于大规模生产,制得的膜修复材料能够有效预防临床细菌感染,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等离子体对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进行处理;(2)将步骤(1)中处理之后的腹膜修复材料浸入抗菌多肽溶液,进行接枝反应;(3)将步骤(2)中处理之后的腹膜修复材料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
[000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等离子体处理气氛为氧气或者空气,处理时间为1-15min。
[000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抗菌多肽分子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中,如SEQ ID NO:2所示序列为促粘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序列为抗菌序列。步骤(2)中所述抗菌多肽分子序列为:Cys-Lys-His-Lys-Glys-Lys-His-Lys-Glys-Lys-His-Lys-Glys-Lys-His-Lys-Glys-Lys-His-Lys-Gly-Lys-Arg-Trp-Trp-Lys-Trp-Trp-Arg-Arg。其中:Cys-Lys-His-Lys-Glys-Lys-His-Lys-Glys-Lys-His-Lys-Glys-Lys-His-Lys-Glys-Lys-His-Lys-Gly为促粘附序列,Lys-Arg-Trp-Trp-Lys-Trp-Trp-Arg-Arg为抗菌序列。本专利技术通过精心设计并采用上述抗菌多肽分子,并预先利用等离子体对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进行处理,然后利用表面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引发抗菌多肽分子与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进行
接枝反应,进而在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表面构建一种具有促粘附序列的抗菌多肽分子来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制得的膜修复材料能够有效预防临床细菌感染,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08]进一步的,设置等离子体处理的源功率为95-105W、偏压功率为350-370W、腔压为0.5-0.7Pa以及时间为1-15min,气体流量为9-11mL/min。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抗菌多肽溶液为水与乙醇的混合溶液,所述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5-19。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抗菌多肽溶液中,抗菌多肽的浓度为1μM至10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接枝反应的时间为0.5-24h,反应温度为室温。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清洗步骤为依次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10-20min。本专利技术通过依次采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进行接枝反应的腹膜修复材料,使腹膜修复材料被充分清洗干净,有效预防临床细菌感染,且采用的清洗剂环境友好性好。
[001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表面构建一种具有促粘附序列的抗菌多肽分子来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其操作简单易控,生产效率高,利于大规模生产,制得的膜修复材料能够有效预防临床细菌感染,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所述腹膜修复材料由上述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能够有效预防临床细菌感染,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腹膜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表面构建一种具有促粘附序列的抗菌多肽分子来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其操作简单易控,生产效率高,利于大规模生产,制得的膜修复材料能够有效预防临床细菌感染,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中所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 和大肠杆菌(ATCC 8739)均购自广东微生物研究中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购自ScienCell Research Laboratories, California, USA,CCK-8检测试剂盒购于日本Dojindo公司(Dojindo, Kumamoto, Japan)。
[0017]实施例1(1)利用空气等离子体对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进行处理15min,设置源功率为100W、偏压功率为360W、腔压为0.6Pa,气体流量为10mL/min;(2)将处理之后的腹膜修复材料浸入抗菌多肽溶液进行反应,其中溶液中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5,多肽浓度为10 mM,反应时间为24h,反应温度为室温;所述抗菌多肽分子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中,如SEQ ID NO:2所示序列为促粘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序列为抗菌序列;
(3)依次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超声清洗15min,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
[0018]对制得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进行体外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改性的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本实施例制得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在37℃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分别为98.10%和99.59%。
[0019]采用体外CCK-8检测试剂盒(Dojindo, Kumamoto, Japan)的检测结构结果表明,本实施例制得的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表面细胞活性为未改性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表面细胞活性的100.23%。
[0020]实施例2(1)利用空气等离子体对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进行处理1min,设置源功率为100W、偏压功率为360W、腔压为0.6Pa,气体流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等离子体对聚丙烯腹膜修复材料进行处理;(2)将步骤(1)中处理之后的腹膜修复材料浸入抗菌多肽溶液,进行接枝反应;(3)将步骤(2)中处理之后的腹膜修复材料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得到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等离子体处理气氛为氧气或者空气,处理时间为1-15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抗菌性能的腹膜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抗菌多肽分子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中,如SEQ ID NO:2所示序列为促粘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序列为抗菌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抗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燕王辉闵登梅王怀明黄榕康路婧胡民辉卫应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