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403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视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区域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本系统包含如下组成部分:视频输入信号源,音频输入信号源,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显示设备,音频输出设备和会议管理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传统视频会议在区域应用中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区域视频会议架构,提升了会议视频的图像质量及音频质量,减少了音视频的端到端延时,丰富了会议中可展示的内容,无须配置复杂且昂贵的MCU,为用户节省成本并极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了用户使用体验。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
,具体为一种区域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视频会议系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网络基础架构基本不变,都是由视频会议终端及会议多点控制器(MCU)共同组成;这种方式在广域网互联网上有较好的应用场景,通过H264/H265等深度音视频编码技术可以有效的节省系统带宽。
[0003]然而随着交换机技术的发展,区域内网络带宽得到质的飞跃,基本已实现千兆互联,干线甚至达到万兆带宽,因此带宽已不是最重要的系统瓶颈,这时在区域内部署视频会议系统时会发现采用传统的视频会议终端及MCU的方式,不仅安装费用高,而且使用局限性多,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区域视频会议场景下的区域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提升了会议视频的图像质量及音频质量,减少了音视频的端到端延时,丰富了会议中可展示的内容,无须配置复杂且昂贵的MCU,为用户节省成本并极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介绍如下。
[0006]一种区域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其包括视频输入信号源,音频输入信号源,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显示设备,音频输出设备和会议管理单元;视频输入信号源通过视频物理接口与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连接,音频输入信号源通过音频物理接口与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连接,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和会议管理单元分别与区域网络连接,显示设备通过视频物理接口与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连接,音频输出设备通过音频物理接口与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连接;其中:视频输入信号源,用于采集会议视频信号;音频输入信号源,用于采集会议音频信号;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用于接收视频输入信号源和音频输入信号源的会议视频信号和会议音频信号,并分别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音视频高质量编码,最后封装为网络数据包,通过区域网络发送到区域内的其它与会会议室的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用于接收与会的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的音视频编码流,将其解码还原为多路音视频原始数字流;再经过音视频的数据后处理合成最终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分别送往显示设备及音频输出设备;显示设备,用于接收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的视频进行显示;音频输出设备,用于接收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的音频进行播放;
会议管理单元,用于实现会议前的预定管理,会议中对相关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和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的调度控制;及会议后的记录管理。
[0007]本专利技术中,视频物理接口选自HDMI接口、SDI接口或VGA接口中的一种或几种;音频物理接口选自3.5mm音频接口、AES/EBU接口、凤凰接口或S /PDIF接口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8]本专利技术中,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对会议视频信号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对视频输入信号的亮度、对比度、色度的调节,对视频输入信号的缩放调节;对会议音频信号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对音频输入信号的音量调节和回声抑制。
[0009]本专利技术中,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对音视频高质量编码时,视频编码采用基于VC-2、JPEG2000或JPEG算法的帧内压缩编码,或是无损编码;音频编码采用AAC或PCM算法编码。
[0010]本专利技术中,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对音视频进行数据后处理时,包括按会议管理单元配置参数对解码后的多路视频进行缩放、位移和拼接,最后合成一路视频;按会议管理单元配置参数对解码后的多路音频数据进行混音和音量调节。
[0011]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区域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1)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视频会议方案都采用高压缩的H264编码技术,其压缩比可达200倍,虽然带宽降低了,但是画质损失严重,容易出现画面卡顿不流畅,声音不清晰,画面延时大等问题;而本专利技术采用无损压缩或者浅压缩视频编解码技术,相比传统的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更清晰,图像编解码端到端延时更短,实时性更好,比如,通常的视频会议编码到解码延时在200毫秒以上,而本专利技术的视频会议编码到解码延时可控制在16毫秒以内;(2)整体架构上,本专利技术无需配置昂贵的MCU设备,只要配置一台普通电脑作一些简单的会议配置,其配置复杂度更低,性价比更高;(3)信号接入更灵活,种类更多,且无缝支持大规模拼接屏幕上图像任意拼接、叠加,满足用户多种展示方式。会议解码单元还能支持多路视频进行缩放、位移和拼接,因此,多个会议解码单元可拼接为一幅大的视频画面,连接到拼接屏幕上,为用户展示更多路视频信号,而目前的视频会议方案一般只支持双流(即2路图像信号)显示。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种区域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结构框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区域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应用场景框图。
[0014]图中标号:1-摄像机视频输入信号源,2-音频输入信号源,3-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4-其他视频输入信号源,5-其他音频输入信号源,6-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7-显示单元,8-音频输出单元 9-会议管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0016]本专利技术针对区域会议场景, 作为一个典型实施例,系统由区域N(N >= 2)方会议室构成,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每一方会议室内部构成如图1。
[0017]一种区域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包含摄像机视频输入信号源1,音频输入信号源2,
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3,其他视频输入信号源4,其他音频输入信号源5,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6,显示单元7,音频输出单元8和会议管理单元9。摄像机视频输入信号源1、其他视频输入信号源4与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3相连,音频输入信号源2、其他音频输入信号源5与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3相连,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3接入区域网络,连接方式包括不限于以太网网络;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6接入区域网络,连接方式包括不限于以太网网络;显示单元7、音频输出单元8与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6连接;会议管理单元9接入区域网络,连接方式包括不限于以太网网络。
[0018]N方会议室内的所有会议编码输入单元及所有会议解码输出单元都接入区域网络内;每一方会议室内的会议编码输入单元及会议解码输出单元的数目可任意灵活增减,无需一一对应;其中:摄像机视频输入信号源1,一般为会议专用的摄像机,通过专用视频线缆与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3连接,视频线缆包括HDMI,SDI,VGA等。
[0019]音频输入信号源2,一般为会议专用的麦克风,通过专用音频线缆与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3连接,视频线缆包括3.5mm音频线,AES/EBU接口,凤凰接口,S/PDIF接口。
[0020]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3,它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的输入数据处理部分,其接收摄像机视频输入信号源1,音频输入信号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视频输入信号源,音频输入信号源,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显示设备,音频输出设备和会议管理单元;视频输入信号源通过视频物理接口与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连接,音频输入信号源通过音频物理接口与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连接,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和会议管理单元分别与区域网络连接,显示设备通过视频物理接口与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连接,音频输出设备通过音频物理接口与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连接;其中:视频输入信号源,用于采集会议视频信号;音频输入信号源,用于采集会议音频信号;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用于接收视频输入信号源和音频输入信号源的会议视频信号和会议音频信号,并分别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音视频高质量编码,最后封装为网络数据包,通过区域网络发送到区域内的其它与会会议室的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用于接收与会的分布式会议编码输入单元的音视频编码流,将其解码还原为多路音视频原始数字流;再经过音视频的数据后处理合成最终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分别送往显示设备及音频输出设备;显示设备,用于接收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的视频进行显示;音频输出设备,用于接收分布式会议解码输出单元的音频进行播放;会议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臻潘卫明邱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