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96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0:59
配线模块(10)具备:收容多个连接汇流条(17)中的各个汇流条的多个第一收容部(60)沿并列方向并排而成的第一收容部列(61)、收容多个连接汇流条(17)及输出汇流条(18)中的各个汇流条的多个第二收容部(62)沿并列方向并排并且在与并列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第一收容部列(61)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二收容部列(63)、位于第一收容部列(61)与第二收容部列(63)之间并将第一收容部列(61)和第二收容部列(63)连结的多个列间连结部(64),多个第一收容部(60)彼此通过能够挠曲变形的第一挠曲部(65)连结,多个第二收容部(62)彼此通过能够挠曲变形的第二挠曲部(66)连结,多个列间连结部(64)各自具有能够扭转变形的变形部(76)。(64)各自具有能够扭转变形的变形部(76)。(64)各自具有能够扭转变形的变形部(7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配线模块


[0001]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配线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在将具有多个电极端子的多个蓄电元件并排而成的蓄电元件组配设的配线模块,已知有日本特开2014-49238号公报所记载的配线模块。该配线模块具备:收容汇流条的收容部排列而成的第一收容部列、收容汇流条的收容部排列而成的第二收容部列及将第一收容部列和第二收容部列连结的连结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92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在上述技术中,将构成第一收容部列的收容部和构成第二收容部列的收容部连结的连结部通过合成树脂与收容部形成为一体,并且呈直线状地配置。其结果是,现有技术所涉及的配线模块在与收容部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整体难以挠曲变形。因此,存在有难以逐个进行电极端子与汇流条的连接作业这样的问题。以下进行说明。
[0008]当一个汇流条与一个电极端子连接时,收容该汇流条的收容部要接近电极面。但是,收容有尚未与电极端子连接的汇流条的其它收容部保持停留在与电极面分离的位置的状态。在配线模块在与电极面交叉的方向上难以挠曲变形的情况下,只要存在有未与电极端子连接的汇流条,配线模块整体就不得不停留在与电极面分离的位置。因此,在现有技术所涉及的配线模块中,进行将收容于配线模块的多个汇流条同时组装于蓄电元件组的作业。其结果是,存在有配线模块朝向蓄电元件组的安装作业的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
[0009]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是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朝向蓄电元件组的安装作业的效率的配线模块。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1]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是一种配线模块,配设于多个蓄电元件沿并列方向并排而成的蓄电元件组,所述多个蓄电元件具有设置了多个电极端子的电极面,所述配线模块具备:与所述多个电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连接的多个汇流条、收容所述多个汇流条中的各个汇流条的多个第一收容部60沿所述并列方向并排而成的第一收容部列、收容所述多个汇流条中的各个汇流条的多个第二收容部沿所述并列方向并排并且在与所述并列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收容部列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二收容部列、位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列与所述第二收容部列之间并将所述第一收容部列与所述第二收容部列连结的多个列间连结部,所述多个第一收容部彼此由能够挠曲变形的第一挠曲部连结,所述多个第二收容部彼此由能够挠曲变形的第二挠曲部连结,所述多个列间连结部各自具有能够扭转
变形的变形部。
[0012]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第一挠曲部挠曲变形,能够使第一收容部列在与蓄电元件的电极面交叉的方向上挠曲。另外,通过使第二挠曲部挠曲变形,能够使第二收容部列在与蓄电元件的电极面交叉的方向上挠曲。进而,通过使列间连结部的变形部扭转变形,第一收容部列的挠曲变形和第二收容部的挠曲变形不会相互妨碍。由此,能够使配线模块整体在与电极面交叉的方向上容易地挠曲变形。
[0013]作为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的方式。
[0014]所述变形部能够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伸缩。
[0015]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变形部在交叉方向上伸缩,能够与针对第一收容部列与第二收容部列的间隔的公差相对应。
[0016]所述多个汇流条中的各个汇流条具有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的三个以上的连接部。
[0017]具有三个以上的连接部的汇流条与具有两个连接部的汇流条相比,并列方向变长。由于该汇流条是金属制的,因此汇流条无法在与电极面交叉的方向上挠曲。因此,在使用具有三个以上的连接部的汇流条的情况下,更难以使配线模块在与电极面交叉的方向上挠曲。在这样的情况下,本申请专利技术特别有效。
[0018]所述多个第一收容部中的一个第一收容部和所述多个第二收容部中的位于与所述一个第一收容部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相邻的位置的一个第二收容部配置于在所述并列方向上错开的位置。
[0019]根据上述结构,一个第一收容部在与电极面交叉的方向上挠曲变形的位置和一个第二收容部在与电极面交叉的方向上挠曲变形的位置在并列方向上错开。于是,担心配线模块整体难以在与电极面交叉的方向上挠曲变形。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配线模块整体在与电极面交叉的方向上容易地挠曲变形。
[0020]所述多个列间连结部各自具有布设电线的列间布设部。
[0021]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列间布设部布设电线,能够在第一收容部列和第二收容部列这双方布设电线,因此能够提高配线模块中的电线布设的自由度。
[0022]所述多个列间连结部各自具有电线卡定部,该电线卡定部通过与所述电线卡定来抑制所述电线从所述列间布设部脱离。
[0023]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电线从列间布设部脱离。由于列间连结部能够通过变形部来扭转变形,因此电线变得易于脱离,因此特别有效。
[0024]专利技术效果
[0025]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能够提高将配线模块朝向蓄电元件组安装的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模块的立体图。
[0027]图2是表示配线模块的俯视图。
[0028]图3是表示配线模块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0029]图4是表示图2中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0030]图5是表示变形部发生了扭转变形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31]图6是图4中的VI-VI线剖视图。
[0032]图7是图4中的VII-VII线剖视图。
[0033]图8是表示将配线模块安装于蓄电元件组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实施方式1>
[0035]参照图1~图8,说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线模块10安装于将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4个)蓄电元件11沿左右方向(并列方向的一个例子)并排而成的蓄电元件组12,而构成蓄电模块13(参照图8)。蓄电模块13搭载于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未图示),被用作用于驱动车辆的动力源。在以下的说明中,将Z方向作为上方、将Y方向作为前方、将X方向作为左方而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多个相同部件,有时对一部分部件标注附图标记而对其它部件省略附图标记。
[0036]蓄电元件11
[0037]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元件11是二次电池。在蓄电元件11的内部收容有未图示的蓄电要素。蓄电元件11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如图3所示,在蓄电元件11的上表面,在靠近前后方向(交叉方向的一个例子)上的两端部的位置形成有一对电极端子14。电极端子14的一方是正极端子,另一方是负极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元件11的上表面被设为形成有一对电极端子14的电极面41(参照图8)。
[0038]由以使相邻的电极端子14的极性相同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配线模块,配设于多个蓄电元件沿并列方向并排而成的蓄电元件组,所述多个蓄电元件具有设置了多个电极端子的电极面,所述配线模块具备:与所述多个电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连接的多个汇流条;收容所述多个汇流条中的各个汇流条的多个第一收容部沿所述并列方向并排而成的第一收容部列;收容所述多个汇流条中的各个汇流条的多个第二收容部沿所述并列方向并排并且在与所述并列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收容部列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二收容部列;及位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列与所述第二收容部列之间并将所述第一收容部列与所述第二收容部列连结的多个列间连结部,所述多个第一收容部彼此由能够挠曲变形的第一挠曲部连结,所述多个第二收容部彼此由能够挠曲变形的第二挠曲部连结,所述多个列间连结部各自具有能够扭转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田泰次下田洋树伊藤良典依田武仁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