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53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T形板,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L形板,所述第一壳体的前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板体;本装置在使用时可左右调节两个第二L形板在第一壳体两侧的距离,用以更改第一壳体在安装时与吊顶之间的间距,并在第二L形板安装后打开板体,滑动两个滑块带动第三螺栓移动,其第三螺栓可用来适配不同形状的横梁连接孔,并在第三螺栓连接后调整两个第二T形板,使其第一壳体后表面的两个杆体和第二连接板左右移动,并通过第五螺栓将其第二连接板固定在安装处,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本装置的左右两侧间距调整以及后表面安装处的移动调整。调整。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修装饰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电动窗帘是通过电机驱动无线对窗帘的操控的方式。从安装上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电动窗帘根据操作机构和装饰效果的不同分为电动开合帘系列、电动升降帘系列、电动天棚帘(户外电动天蓬和室内电动天棚)、电动遮阳板、电动遮阳蓬等系列,具体如百叶帘、卷帘、罗马帘、柔纱帘、风琴帘、蜂巢帘等;
[0003]然而现有的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还存在一定问题,其现有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在安装时无法根据墙体横梁进行调整,并且吊顶结构无法调整横向间距,导致结构会影响部分电动窗帘的升降流畅度,并且安装结构中的连接件以及固定件无法进行移动调节,不便于安装,为此,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T形板,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L形板,所述第一壳体的前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板体,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的外侧壁均开设有第一通槽,两个所述第一T形板的外侧壁均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壁,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的相斥一侧均对称开设有等距排列的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T形板的相斥一侧均对称螺纹连有两个第一螺栓,四个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均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的内侧壁,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的外侧壁均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栓,所述第一壳体的后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前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T形板,两个所述第二T形板的后表面均焊接有杆体,两个所述杆体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均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五螺栓。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开设有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底部对称焊接有四个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的相邻一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辊。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板。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焊接有第一L形板,所述第一L形板的外侧壁对称螺
纹连接有四个第四螺栓,所述第一L形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通槽。
[0012]优选的,所述板体的前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的内侧壁均焊接有拉板。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对称粘接有四个密封条。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均焊接有插杆。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水层。
[0016]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防尘层。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装置在使用时可左右调节两个第二L形板在第一壳体两侧的距离,调整后打开板体,并滑动第一壳体内部的两个滑块带动第三螺栓移动,其第三螺栓可用来适配不同形状的横梁连接孔,同时可移动两个第二T形板,使两个杆体和第二连接板移动,并通过第五螺栓将其第二连接板固定在安装处,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本装置的左右两侧间距调整以及后表面安装处的移动调整。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壳体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水层和防尘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L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第一L形板;2、第一螺栓;3、螺纹孔;4、第一通槽;5、第一T形板;6、第二螺栓;7、插杆;8、固定板;9、拉板;10、凹槽;11、板体;12、密封条;13、第一壳体;14、第二L形板;15、第二壳体;16、固定块;17、第二T形板;18、第三螺栓;19、滑块;20、第一滑槽;21、第一连接板;22、连接杆;23、第二通槽;24、第四螺栓;25、转辊;26、杆体;27、第二连接板;28、第五螺栓;29、通孔;30、防尘层;31、防水层;32、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
[0029]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3,第一壳体13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T形板5,第一壳体13的两侧均设置有
第二L形板14,第一壳体13的前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板体11,两个第二L形板14的外侧壁均开设有第一通槽4,两个第一T形板5的外侧壁均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通槽4的内侧壁,两个第二L形板14的相斥一侧均对称开设有等距排列的螺纹孔3,两个第一T形板5的相斥一侧均对称螺纹连有两个第一螺栓2,四个第一螺栓2的一端均螺纹连接于螺纹孔3的内侧壁,两个第二L形板14的外侧壁均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栓6,第一壳体13的后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20和第二滑槽32,第一滑槽20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19,两个滑块19的前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18,第二滑槽32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T形板17,两个第二T形板17的后表面均焊接有杆体26,两个杆体26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二连接板27,两个第二连接板27的一侧均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五螺栓28。
[003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壳体13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壳体15,第二壳体15的一侧开设有通孔29;本装置中的第二壳体15内部可安装电动窗帘驱动设备,通孔29为预留孔,其驱动设备驱动轴可贯穿通孔29。
[003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壳体13的内侧壁底部对称焊接有四个固定块16,四个固定块16的相邻一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辊25;电动窗帘安装在转辊25中,便于窗帘的升降。
[003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壳体13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板21;第一连接板21可固定在电动窗帘的一端,并搭配连接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3)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T形板(5),所述第一壳体(1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L形板(14),所述第一壳体(13)的前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板体(11),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14)的外侧壁均开设有第一通槽(4),两个所述第一T形板(5)的外侧壁均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通槽(4)的内侧壁,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14)的相斥一侧均对称开设有等距排列的螺纹孔(3),两个所述第一T形板(5)的相斥一侧均对称螺纹连有两个第一螺栓(2),四个所述第一螺栓(2)的一端均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3)的内侧壁,两个所述第二L形板(14)的外侧壁均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栓(6),所述第一壳体(13)的后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20)和第二滑槽(32),所述第一滑槽(20)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19),两个所述滑块(19)的前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18),所述第二滑槽(32)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T形板(17),两个所述第二T形板(17)的后表面均焊接有杆体(26),两个所述杆体(26)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二连接板(27),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27)的一侧均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五螺栓(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3)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壳体(15),所述第二壳体(15)的一侧开设有通孔(2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电动窗帘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玉华鲍家林李欧阳任永涛胡鹏潘臣贾志泉许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