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3414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扭矩传递装置,扭矩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和双质量飞轮,其中,离合器用于选择性地传递扭矩并且包括反压板(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矩传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扭矩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双质量飞轮通常用在内燃机和车辆的离合器之间以消除车辆的传动系中的振动。质量飞轮具有用于导入扭矩的初级质量以及用于导出扭矩的次级质量,其中,初级质量和次级质量能够克服储能器的力相对彼此旋转。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CN 105179595 B以及CN 104204603B均公开了一种双质量飞轮。在上述方案中,双质量飞轮和离合器是分别独立地构造的。双质量飞轮的次级质量构造为一件式的毂法兰,毂法兰沿圆周方向抵靠储能器并且毂法兰具有用于连接离合器的毂部件。
[0004]然而,在装配过程中,双质量飞轮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离合器安装变速器输入轴上,因此装配工序较多,并且所需要的装配空间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双质量飞轮和离合器的扭矩传递装置,其装配工序较少且需要的装配空间较小。
[0006]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一种用于车辆的扭矩传递装置实现。该扭矩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和双质量飞轮,其中,离合器用于选择性地传递扭矩并且包括反压板,双质量飞轮包括初级质量、次级质量和储能元件,其中,初级质量和次级质量能够抵抗储能元件的作用相对彼此转动,其中,次级质量由次级质量盖和反压板共同组成,其中,构成初级质量的初级质量法兰沿轴向布置在次级质量盖和反压板之间。
[0007]在此提供的扭矩传递装置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以减振地且可选择地传递扭矩。
[0008]在此,双质量飞轮的初级质量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以抗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车辆的发动机的曲轴,由此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可以经由初级质量传递至扭矩传递装置中。双质量飞轮的次级质量形成包围初级质量和储能元件的容纳腔。次级质量在此由相互连接的两个部件组件、即发动机侧的次级质量盖和变速器侧的次级质量板组成。
[0009]在此,离合器能够是摩擦离合器。优选地,离合器是干式摩擦离合器。优选地,离合器是单盘离合器。在此,离合器包括反压板、压板、摩擦盘以及致动组件,其中,压板能够在致动组件的作用下轴向移动,以将摩擦盘压紧在反压板和压板之间,从而实现扭矩的传递。在从发动机至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离合器的反压板形成离合器的输入端,离合器的摩擦盘形成离合器的输出端。优选地,反压板能够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扭矩传递装置的径向内侧的轴件处。优选地,摩擦盘能够抗旋转地安装于扭矩传递装置的径向内侧的轴件、尤其车辆的变速器的输入轴处。
[0010]借助具有双重功能、即用作次级质量的变速器侧的次级质量板且用作离合器的反
压板的环形板件,能够以非常紧凑的方式将双质量飞轮和离合器集成为一体。由此减少了零件数量,扭矩传递装置的成本降低。同时,扭矩传递装置的重量减少,尤其在轴向上的尺寸也可以减小。
[0011]在此,双质量飞轮和离合器能够作为整体安装于变速器一侧的轴件处。因此,扭矩传递装置的轴向安装空间需求能够减小,装配工序也能够减少,由此装配成本降低。此外,由于扭矩传递装置被支承在变速器一侧,在离合器工作、尤其接合过程中作用的力相应施加在变速器一侧,即不作用在发动机曲轴上,因此对发动机曲轴的零件要求降低。
[0012]优选地,反压板是冲压件。
[0013]优选地,次级质量盖和反压板通过焊接相互连接。由此实现了次级质量的组成部件之间的牢固的连接。同时,由次级质量形成的容纳腔可以相对离合器的摩擦盘密封,双质量飞轮中的润滑介质不会侵入到尤其干式的摩擦离合器处。
[0014]备选地,次级质量盖和反压板通过铆接相互连接,并且在次级质量盖和反压板之间设有密封圈。由此实现了次级质量的组成部件之间的牢固的连接。同时,由次级质量形成的容纳腔可以相对离合器的摩擦盘密封,双质量飞轮中的润滑介质不会侵入到尤其干式的摩擦离合器处。
[0015]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离合器包括摩擦盘,其中,摩擦盘能够抗旋转地与轴件连接,并且扭矩传递装置还包括轴承,其中,反压板能够借助轴承可相对旋转地支承在轴件上。优选地,轴件是变速器输入轴。优选地,轴承构造为滚动轴承。在此,扭矩传递装置整体安装在一个轴件、优选变速器输入轴处。
[0016]在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离合器包括摩擦盘,其中,摩擦盘能够抗旋转地与构造为空心轴的轴件连接,并且扭矩传递装置还包括轴承,其中,反压板能够借助轴承可相对旋转地支承在另外的轴件上,其中,另外的轴件延伸在空心的轴件的径向内侧。优选地,空心的轴件是变速器输入轴。可选地,另外的轴件例如是电机轴或者是用于连接电机的转子的轴件。可选地,另外的轴件是另外的变速器输入轴。优选地,轴承构造为滚动轴承。
[0017]在此,优选地,在反压板处一体地构造有或连接有连接盘毂,连接盘毂能够与另外的轴件抗旋转连接。由此,扭矩传递装置提供两个用于输出经双质量飞轮减振的扭矩的输出端,即离合器的摩擦盘以及双质量飞轮的次级质量或者说离合器的反压板。由此,扭矩传递装置的应用范围能够得到扩展。例如,在另外的轴件构造为电机轴的情况下,由于次级质量或者说反压板连接于电机轴,因此能够将电机与发动机连接,由此在混合动力车辆中能够利用电机将由发动机产生的多余的动能转换为电能以由电能驱动车辆或进行电能储备,或者也能够利用电机起动发动机。又例如,通过摩擦盘和反压板分别连接于变速器的不同的输入轴,可以实现车辆的多种换挡策略。此外,通过两个轴件的同心套设的布置方式,即连接摩擦盘的轴件构造为空心轴,支承反压板的轴件可相对转动地延伸在空心轴内,使得扭矩传递装置能够紧凑地实施。
[0018]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盘毂可以有利地构造为单独的零件。具体地,连接盘毂具有用于与反压板固定连接的法兰区段以及用于与另外的轴件抗旋转连接的构造有内花键的套筒区段。由此可以简化反压板的设计。
[0019]在此,有利地,轴承具有用于沿轴向限定反压板的轴向定位部。优选地,在轴承的外圈处构造有沿轴向止挡反压板的径向凸出部。
[0020]在此,有利地,扭矩传递装置还包括卡圈,其中,轴承借助卡圈沿轴向定位在相应的轴件处。在此,在相应的轴件处能够设置相应的槽部,以配合卡圈实施对轴承、尤其轴承的内圈的轴向定位。
[0021]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扭矩传递装置还包括传动齿环,其中,传动齿环能够抗旋转地与初级质量法兰连接并且具有用于与车辆的发动机曲轴连接的连接部。在此,传动齿环能够固定、例如借助螺栓或铆钉固定于发动机曲轴。相应地,传动齿环的连接部例如是螺栓孔或铆钉通过孔。传动齿环具有在外周处的抗旋转连接部、例如外花键部。相应地,初级质量法兰具有在内周处的配对抗旋转连接部、例如内花键部。由此,整体上安装于变速器输入轴的扭矩传递装置能够借助传动齿环实现与发动机曲轴的扭矩传递。为此所需的装配空间也较小。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来示意性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0023]图1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扭矩传递装置的立体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车辆的扭矩传递装置,其中,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包括:离合器,其用于选择性地传递扭矩并且包括反压板(5,5

);双质量飞轮,其包括初级质量、次级质量和储能元件(3),其中,所述初级质量和所述次级质量能够抵抗储能元件(3)的作用相对彼此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质量由次级质量盖(2)和所述反压板(5,5

)共同组成,其中,构成所述初级质量的初级质量法兰(1)沿轴向布置在所述次级质量盖(2)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反压板(5,5

)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中,所述次级质量盖(2)和所述反压板(5,5

)通过焊接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中,所述次级质量盖(2)和所述反压板(5,5

)通过铆接相互连接,并且所述次级质量盖(2)和所述反压板(5,5

)之间设有密封圈(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中,所述离合器包括摩擦盘,其中,所述摩擦盘能够抗旋转地与轴件(8)连接,并且所述扭矩传递装置还包括轴承(9),其中,所述反压板(5)能够借助所述轴承(9)能相对旋转地支承在所述轴件(8)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中,所述离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清胡传胜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