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275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包括箱体;进水机构;阻隔机构,所述阻隔机构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所述阻隔机构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循环机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侧壁;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支撑管、连接套和凸块,所述支撑管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内部,所述支撑管与所述进水机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连接处安装所述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两端连通所述进水机构,所述支撑管的内侧壁安装螺旋形的所述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快速吸收注入水内部热量。具有快速吸收注入水内部热量。具有快速吸收注入水内部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大棚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温室栽培起源最早的国家,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能利用保护设施(温室的雏形)栽培多种蔬菜,20世纪60年代,我国即开始建造和发展塑料大棚。夏季棚内温度过高,棚内温度>35
°
,叶片气孔关闭;温度>50
°
,出现烧叶现象,高温易导致土壤水分大量蒸发,形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我国温室大棚的日常操作管理中,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对温室大棚的覆盖膜进行打开或关闭,大规模的温室大棚管理,无法及时实现通风散热且劳动力成本较高。
[0003]由此,温室大棚卷帘自动控制成为研究的热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顶棚可开合的葡萄种植大棚,申请号:201320554210.6,包括了两侧的水泥立柱、支撑柱、弧形光滑顶杆、滑动座,滑动座与固定的安装座之间连接可伸展的塑料薄膜,顶杆设有卡扣进行固定。该技术只能实现顶棚部分开合且侧棚仍然不能开合,通风程度局限性高,并且只能适用于含有水泥柱的攀岩类作物,不能在大规模推广,该方案只包含机械设计部分,无法准确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和通风量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化全开棚,减少劳动力成本和节约时间的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包括:支撑机构;薄膜,所述薄膜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侧壁;裙边膜,所述裙边膜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两端,且所述裙边膜滑动连接所述薄膜;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支撑机构的两端;收券机构,所述收券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机构,所述收券机构包括变频电机、收卷杆、齿轮、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所述固定机构的侧壁和所述支撑机构的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所述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的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收卷杆,所述收券杆的侧壁缠绕所述薄膜;所述固定机构的侧壁等距安装所述第一固定条,所述支撑机构的顶端侧壁等距安装所述第二固定条,多个所述齿轮分别啮合所述第一固定条和所述第二固定条;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安装于所述薄膜与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齿轮与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处。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竖杆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所述薄膜,侧壁为弧形的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竖杆,且相邻的所述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杆、转杆、滑槽和连接件,位于两端的所述
竖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对称设有截面为“T”形的所述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侧壁为“T”形的所述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固定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变频电机;所述转杆连接另外一个所述变频电机,所述转杆的底端设置所述固定杆。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侧壁等距安装所述第一固定条,所述支撑杆的侧壁等距安装所述第二固定条。
[0009]优选的,位于两端的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竖杆的侧壁安装所述裙边膜,且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竖杆的连接处固定所述薄膜的一端。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金属条、凹槽和磁铁,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竖杆的侧壁分别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所述金属条;所述薄膜的侧壁等距安装圆台形的所述磁铁,所述磁铁滑动连接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磁铁吸附所述金属条。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安装杆、卡槽和限位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截面为“T”形的所述转杆;位于两端的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和其中一个所述齿轮的侧壁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一端为球形的所述限位杆,且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打开所述固定板侧壁的所述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使所述齿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侧壁转动,且使所述齿轮逐渐向上运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收券杆在所述竖杆的侧壁向上转动,使所述竖杆侧壁的所述薄膜缠绕在所述收卷杆的侧壁,打开大棚的侧棚;再打开所述转杆侧壁的所述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使所述齿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条的侧壁转动,且使所述齿轮沿着所述支撑杆做弧形运动,所述收卷杆将所述支撑杆上的薄膜收起,打开大棚的顶端,从而将大棚全部快速打开,实现自动化全开棚,减少劳动力成本和节约时间;且将所述薄膜收起的过程中,所述薄膜的侧壁所述限位机构相互缠绕吸引,避免所述薄膜在所述收卷杆的侧壁解开,且所述限位机构相互吸引,且相邻的所述限位机构之间的距离固定,使所述薄膜均匀缠绕在所述收卷杆的侧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1所示的竖杆与所述薄膜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图6为图1所示的薄膜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图1所示的转杆底端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图2所示的齿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薄膜,2、裙边膜,3、支撑机构,31、支撑杆,32、竖杆,33、连接杆,4、固定机构,41、固定板,42、固定杆,43、转杆,44、滑槽,45、连接件,5、收卷机构,51、变频电机,
52、收券杆,53、齿轮,54、第一固定条,55、第二固定条,6、限位机构,61、金属条,62、凹槽,63、磁铁,7、调节机构,71、调节杆,72、安装杆,73、卡槽,74、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竖杆与所述薄膜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薄膜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转杆底端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所示的齿轮内部结构示意图。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包括:支撑机构3;薄膜1,所述薄膜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3的侧壁;裙边膜2,所述裙边膜2安装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薄膜,所述薄膜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侧壁;裙边膜,所述裙边膜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两端,且所述裙边膜滑动连接所述薄膜;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支撑机构的两端;收券机构,所述收券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机构,所述收券机构包括变频电机、收卷杆、齿轮、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所述固定机构的侧壁和所述支撑机构的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所述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的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收卷杆,所述收卷杆的侧壁缠绕所述薄膜;所述固定机构的侧壁等距安装所述第一固定条,所述支撑机构的顶端侧壁等距安装所述第二固定条,多个所述齿轮分别啮合所述第一固定条和所述第二固定条;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安装于所述薄膜与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齿轮与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竖杆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所述薄膜,侧壁为弧形的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竖杆,且相邻的所述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全开窗温室塑料大棚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杆、转杆、滑槽和连接件,位于两端的所述竖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妍邵泱峰林敏夏尧昌吴家森张芳嘉骆先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