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怀胜专利>正文

一种支撑柱结构及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581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支撑柱结构,包括种植于土地上的紫薇树,紫薇树的主杆上长出的多条分枝向上相互交叉编织形成笼状结构,用于编织笼状结构的分枝在笼状结构的上端聚拢并相互交叉编织形成连接柱,连接柱用于与建筑物上部结构连接,用于编织连接柱的分枝在连接柱的顶部形成顶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支撑柱的建造方法和包括上述支撑柱结构的建筑结构及其建造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柱结构及建造方法、建筑结构及建造方法,克服了小乔木无法建造高大的建筑物的偏见,充分使小乔木与建筑结构结合,可支撑高度超过其主杆顶端的建筑结构,且结构牢固、稳定性好。稳定性好。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柱结构及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建筑领域,尤其涉及支撑柱结构及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绿色、田园生活的向往,在现有的一些园林、绿地、公园或者农家乐中,为节约耕地资源、避免地面硬化、环境美观、生态保护等目的,有很多利用自然生长的植物来建造的生态建筑的建筑结构,对于建筑结构,常需要支撑柱对顶棚等建筑物上部结构进行支撑,特别是对于大跨度的建筑结构,更需要多根支撑柱在多个支撑位置对建筑物上部结构进行支撑。在生态建筑中,可通过在土地上种植的树木作为支撑柱来建造凉亭、走廊等建筑结构,通过树木的主杆来支撑建筑物上部结构,在作为支撑柱的树木的选择中,因小乔木的树高在5-9米之间,特别是小乔木主杆高度只有1-5米,树高低,利用小乔木支撑的顶棚等建筑物上部结构的高度低,层高低,人员在其中常感觉压抑,利用小乔木来进行生态建筑的限制大,在实际利用中,小乔木无法和建筑结构进行很好的结合,所以,对于作为支撑柱的树木的选择常选用大乔木,利用大乔木高大的主杆来支撑建筑物上部结构。现有技术中,小乔木无法对高度较高的建筑物上部结构(高度超过小乔木主杆顶端的建筑物上部结构)进行支撑。
[0003]紫薇树是一种小乔木,有千年古树之称,生命力强,花色艳丽且花期长,是园林、绿地、公园以及农家乐中常种植的一种观赏树木,在对于紫薇树的造型和利用上,由于自然生长的紫薇树的树高的限制,现紫薇树的造型产品均高度较低,紫薇树无法很好的作为支撑柱来建造高度较高的建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支撑柱结构及建筑结构,克服了小乔木无法建造高大的建筑物的偏见,充分使小乔木与建筑结构结合,可支撑高度超过其主杆顶端的建筑结构,且结构牢固、稳定性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公开的支撑柱结构,包括种植于土地上的紫薇树,所述紫薇树的主杆上长出的多条分枝向上相互交叉编织形成笼状结构,用于编织所述笼状结构的所述分枝在所述笼状结构的上端聚拢并相互交叉编织形成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与建筑物上部结构连接,用于编织所述连接柱的所述分枝在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形成顶冠。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现有自然生长的紫薇树,其主杆上长出的各个分枝独自生长,各分枝的端部吸附水分和养料仅靠一条分枝通道,吸附水分和养料的能力弱,分枝的端部高度过高后便会无法吸取土地中的水分和养料,因此,各分枝在长到3米左右后便会各自下垂,无法再长高,支撑高度有限;紫薇树生命力强,再生能力强,紫薇树的枝干年年生表皮,表皮年年自行脱落,紫薇树的分枝相互交叉编织后,在紫薇树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相互紧密接触的分枝外露的韧皮部会自然分生出新的组织,并彼此粘合贯通生长,构成笼状
结构的各分枝相互连通形成输送水分和养料的网路,用于编织笼状结构的分枝在笼状结构顶部聚拢相互交叉编织形成连接柱,分枝聚拢后,各个分枝的端部通过笼状结构形成的网路同时向土地吸附水分和养料,相当于若干小的抽吸泵合并后形成一个大的抽吸泵,吸力大、通道多且相互连通,可增大对于土地内水分和营养的吸附能力,利于各分枝向上生长,增加树高,在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分枝下方的主杆进行支撑,支撑高度最多能达到主杆的顶端,而各分枝在笼状结构上端聚拢形成连接柱后,主杆、笼状结构和其上的连接柱可整体进行支撑,可支撑高度超过其主杆顶端的建筑物上部结构,大大提高了支撑高度,支撑高度可达到6米甚至10米以上,克服了小乔木无法建造高大的建筑物的偏见,充分使小乔木与建筑结构结合;且由于紫薇树再生能力强的特性,随着年限的增长,所有靠紧并固定成型的分枝逐渐长成一个整体,且年限越长,笼状结构和连接柱越发粗壮、稳固,支撑稳定性好;笼状结构透风性好,且预留出了分枝生长的空间,利于分枝的生长;另外,若笼状结构或者连接柱上某处枝干因为各种原因发生断裂后,因为所有的分枝均相互贯通并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任意分枝进行光合作用均能向紫薇树的各个位置供能,枝干断裂的两端均有营养供入而长出新的分枝,可利用长出的新的分枝相互交叉编织修补断裂处,利于保证笼状结构和连接柱的稳固性;利用种植在土地上的紫薇树作为支撑柱支撑建筑物上部结构,无须硬化土地,利于环境保护。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笼状结构的中间宽、上下两端窄,所述笼状结构由中部到其上端逐渐向所述连接柱聚拢,所述笼状结构的中部到其下端逐渐向所述主杆聚拢。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笼状结构的上下两端均呈三角,稳定性好。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主杆、所述笼状结构和所述连接柱同轴。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将上方承载的压力沿轴向直接传递到地面上,避免产生径向压力破坏支撑柱的稳定性,支撑稳固。
[0012]进一步的,用于编织所述笼状结构的所述分枝由所述主杆的上端长出,所述主杆上端长出的所有的所述分枝均用于编织所述笼状结构,所述笼状结构下方的所述主杆上无分枝。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紫薇树增高,主杆中所有的水分和养料均向上供给,减少水分和养料供入主杆上其他的分枝造成浪费。
[0014]本技术公开的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物上部结构以及上述的支撑柱结构,所述建筑物上部结构与所述支撑柱结构的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结构支撑所述建筑物上部结构。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小乔木无法建造高大的建筑物的偏见,充分使小乔木与建筑结构结合,可支撑高度超过其主杆顶端的建筑结构,且结构牢固、稳定性好。
[001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结构有多个,所有的所述支撑柱结构在所述建筑物上部结构的下方均匀分布,所有的所述支撑柱结构的所述连接柱均与所述建筑物上部结构固定连接。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大跨度的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支撑,支撑更加稳定。
[0018]进一步的,所述顶冠在所述建筑物上部结构之外。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顶冠进行光合作用,保持紫薇树的活性,
利于紫薇树的生长,支撑柱结构随着年限的增长而越发粗壮和稳固。
[0020]进一步的,所述建筑物上部结构上具有穿过口,所述顶冠从所述穿过口穿出,所述顶冠在所述建筑物上部结构的上方。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支撑柱结构的布置,在保证顶冠在建筑物上部结构外侧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可将支撑柱结构布置在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投影内,而不必设置在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边缘处,支撑柱结构越靠中间,须要设置的支撑柱结构越少,可减少对于支撑柱结构的需要。
[0022]本技术公开的支撑柱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培育紫薇树:将紫薇树种植在土地上,使其长出主杆;
[0024]制造定型模:根据笼状结构的形状制造定型模;
[0025]造型:待所述主杆长到预设高度后,将所述定型模搭建在所述主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于土地(1)上的紫薇树,所述紫薇树的主杆(21)上长出的多条分枝向上相互交叉编织形成笼状结构(22),用于编织所述笼状结构(22)的所述分枝在所述笼状结构(22)的上端聚拢并相互交叉编织形成连接柱(23),所述连接柱(23)用于与建筑物上部结构(3)连接,用于编织所述连接柱(23)的所述分枝在所述连接柱(23)的顶部形成顶冠(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状结构(22)的中间宽、上下两端窄,所述笼状结构(22)由中部到其上端逐渐向所述连接柱(23)聚拢,所述笼状结构(22)的中部到其下端逐渐向所述主杆(21)聚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21)、所述笼状结构(22)和所述连接柱(23)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柱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怀胜
申请(专利权)人:杨怀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