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盒及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49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盒,应用于显示屏,所述控制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置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容置腔和外界。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主线、凸环和密封件,所述凸环环绕固定连接所述主线并相对所述主线的表面凸出,所述凸环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凸环连接,所述主线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密封件抵压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凸环之间以密封所述安装孔。及控制体,所述控制体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并与所述主线电性连接。在整个连接线与壳体的装配过程中,使得整个连接线通过一次操作即可安装成功,最终确保连接线一次性安装到位,从而提高连接线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连接线的安装效率。从而提高连接线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盒及显示屏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盒及包含该控制盒的显示屏。

技术介绍

[0002]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用来显示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各种信息。LED显示屏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采用模块化结构进行显示控制,通过点亮或熄灭灯珠以更换文字、动画、图片或视频等屏幕显示内容。LED显示屏具有色彩鲜艳、动态范围广、亮度高、寿命长和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从而广泛应用于商业传媒、文化演出市场、体育场馆、信息传播、新闻发布和证券交易等,可以满足不同环境的需要。
[0003]LED显示屏通常包括对发光条的供电和信号进行控制的控制箱,控制箱通常包括壳体和连接线,连接线设置在壳体上并可用于传输电流和/或信号。对于传统的控制箱,连接线通过密封件与壳体连接,这样会导致安装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控制箱的组装效率。
[0005]一种控制盒,应用于显示屏,所述控制盒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置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容置腔和外界;
[0007]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主线、凸环和密封件,所述凸环环绕固定连接所述主线并相对所述主线的表面凸出,所述凸环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凸环连接,所述主线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密封件抵压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凸环之间以密封所述安装孔;及
[0008]控制体,所述控制体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并与所述主线电性连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环绕所述主线设置并相对所述主线的表面凸出,所述固定套与所述凸环连接,所述固定套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凸环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安装环和嵌入环,所述安装环和嵌入环两者共同围成通孔,所述嵌入环与所述安装环的表面连接并相对安装环的表面凸出,所述凸环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嵌入环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套配合,所述安装环与所述凸环相抵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环包括朝向相反且均为平面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凸环设置,所述嵌入环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所述通孔同时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壳
体连接,所述固定套穿设在所述加强件中,所述加强件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套的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体包括排针、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朝向相反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同时贯穿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贯穿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三表面所处的一侧,所述排针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并穿设在所述贯穿孔中,沿所述第三表面指向所述第四表面的方向,所述排针的端部相对所述第四表面凸出设定高度。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针包括固定段和导向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段与所述固定段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连接,沿所述固定段指向所述导向段的方向,所述导向段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段的横截面尺寸处处相等。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中的任意一项:
[0017]所述壳体为铝合金壳体,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尺寸处处相等并采用挤压工艺制作成型;
[0018]所述密封件为橡胶密封件。
[0019]一种显示屏,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盒。
[0020]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由于凸环直接固定在主线上,同时密封件与凸环连接,在整个连接线与壳体的装配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得凸环和密封件二者跟随主线同步运动,从而消除对各零部件分多次先后安装的可能,使得整个连接线通过一次操作即可安装成功,最终确保连接线一次性安装到位,从而提高连接线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完全避免凸环和密封件掉落甚至丢失的可能,消除安装过程中对零部件的反复捡拾和寻找所浪费的时间,进一步提高连接线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控制盒包含壳体在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所示控制盒中的连接线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1所示控制盒中的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所示密封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1所示控制盒中的排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1所示控制盒中的控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1]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盒10应用于显示屏,该控制盒10包括壳体100、连接线200、加强件300和控制体400。壳体100开设有容置腔110和安装孔120,安装孔120同时连通外界和容置腔110。控制体400收容在容置腔110中,连接线200穿设在安装孔120中,使得连接线200的一部分位于容置腔110之内,而连接线200的另一部分则位于容置腔110之外。连接线200位于容置腔110之内的部分与控制体400电性连接。连接线200可以传输电流和/或信号,即连接线200可以单独传输电流或信号,也可以同时传输电流和信号。
[0032]同时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采用铝合金制成,由于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使得壳体100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当控制体400或连接线200工作产生的热量辐射在容置腔110中时,辐射在容置腔110中的热量将通过该壳体100快速传输至外界,从而减少容置腔110中热量的积累,防止容置腔110因热量积累而导致温度过高,避免控制体400产生烧坏现象。
[0033]壳体100的横截面尺寸处处相等,壳体100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盒,应用于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置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容置腔和外界;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主线、凸环和密封件,所述凸环环绕固定连接所述主线并相对所述主线的表面凸出,所述凸环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凸环连接,所述主线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密封件抵压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凸环之间以密封所述安装孔;及控制体,所述控制体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并与所述主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环绕所述主线设置并相对所述主线的表面凸出,所述固定套与所述凸环连接,所述固定套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凸环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安装环和嵌入环,所述安装环和嵌入环两者共同围成通孔,所述嵌入环与所述安装环的表面连接并相对安装环的表面凸出,所述凸环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嵌入环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套配合,所述安装环与所述凸环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包括朝向相反且均为平面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凸环设置,所述嵌入环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健炜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