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对讲机充电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227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对讲机充电座,包括底座主体、固定机构、触点块、第一齿条、传动杆、第一弹簧、第一连杆、第二弹簧、第二连杆、第三弹簧、按钮、导电机构、限位机构、辅助机构、齿轮柱、第二齿条、第二滑杆、第三齿条和橡胶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对讲机插入到底座主体内部抵触两个触点块,则传动杆向底端滑动,此时第二齿条作用齿轮柱带动第三齿条,第三齿条带动第二滑杆,使得橡胶条滑出抵触对讲机的侧壁,便于对对讲机进行固定,避免底座主体在意外碰触下造成的充电中断,保证了充电过程顺利进行,在充电完成后,通过按压底座主体顶端的按钮,使得橡胶条不在抵触对讲机,方便取出对讲机,进行使用。进行使用。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对讲机充电座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座,具体为一种手持对讲机充电座,属于充电座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是指给蓄电池等设备补充电量的过程。其原理是让直流电从放电相反的方向通过,以使蓄电池中活性物质恢复作用。手持对讲机在日常使用电量耗尽后需要通过充电座进行充电。
[0003]然而,一般的充电底座在给电池充电过程中,当充电底座受到外界的碰触后容易使得电池脱离充电底座,造成接触不良,从而充电中断,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手持对讲机充电座,具有固定安置电池充电的优点,避免了充电底座受外界影响而造成的充电中断。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手持对讲机充电座,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触点块、第一齿条、传动杆、第一弹簧、第一连杆、第二弹簧、第二连杆、第三弹簧和按钮,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触点块,两个所述触点块的一侧分别固定有一条所述第一齿条,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抵触于所述第一连杆顶端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侧壁缠绕有所述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且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内壁,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按钮的底端,所述按钮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底座主体的顶端且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两个所述触点块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内壁上,所述传动杆贯穿于两个所述触点块的内部且固定于两个所述触点块,所述传动杆顶端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齿轮柱、第二齿条、第二滑杆、第三齿条和橡胶条,所述传动杆顶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齿条,所述齿轮柱位于所述第二齿条的一侧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于所述齿轮柱的一端,所述齿轮柱的另一端啮合有所述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杆顶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橡胶条,所述底座主体内部设有导电机构和限位机构。
[0006]优选的,为了方便所述第二连杆抵触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的截面和所述第一连杆中部的截面都呈三角形,所述传动杆的截面呈L状。
[0007]优选的,为了方便所述发条卷收所诉导线,所述导电机构包括转轴和发条,所述底座主体靠近底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转轴,所述发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侧壁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内壁上。
[0008]优选的,为了方便将所述插头拉出插电,所述导电机构还包括导线、收纳腔、插块和插头,所述转轴的侧壁缠绕有所述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纳腔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插块的一端,所述插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插头。
[0009]优选的,为了方便对所述导线进行限位,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第四弹簧、第一滑杆、滑槽、滑轴和橡胶块,所述限位杆和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侧壁缠绕有所述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杆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座主体一侧的外部,所述限位杆另一端的内部设有所述滑槽,所述滑轴的一端通过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杆且所述滑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杆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橡胶块的顶端,所述橡胶块的底端抵触于所述导线。
[0010]优选的,既为了方便所述限位杆限位所述第一滑杆,也为了方便操作所述限位杆,所述滑槽呈倾斜设置,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底座主体外部一端的截面呈圆台状。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用户需要用到充电底座时,首先将底座主体安置到合适的位置,通过限位机构调节导电机构的长度给充电底座通电,将对讲机的底部竖直插入到底座主体的内部,当对讲机的底端抵触两个触点块后,继续通过对讲机挤压触点块,此时向底端滑动的第一齿条被第一连杆限位,使得两个触点块固定在被按压的位置,同时传动杆也在触点块的滑动下向底端滑动,此时第二齿条带动齿轮柱开始转动,则齿轮柱同步作用于第三齿条,第三齿条带动第二滑杆滑动,使得橡胶条滑出底座主体内部抵触对讲机的侧壁,便于对对讲机进行固定,避免底座主体在外界意外碰触下致使对讲机与两个触点块接触不良,从而造成充电中断,保证了充电过程顺利进行,在充电完成后,通过按压底座主体顶端的按钮,使得第二连杆向底端滑动抵触第一连杆,致使第一连杆不在抵触第一齿条,从而方便两个触点块在第一弹簧的自动复位下自动弹出,同时的传动杆向顶端滑动,第二齿条再次通过齿轮柱作用于第三齿条,使得橡胶块不在抵触对讲机,方便取出对讲机,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所示的底座主体和固定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所示的底座主体、固定机构和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1所示的底座主体和导电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1所示的底座主体、导电机构和限位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7为图3所示的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主体,2、固定机构,21、触点块,22、第一齿条,23、传动杆,24、第一弹簧,25、第一连杆,26、第二弹簧,27、第二连杆,28、第三弹簧,29、按钮,3、导电机构,31、转轴,32、发条,33、导线,34、收纳腔,35、插块,36、插头,4、限位机构,41、限位杆,42、第四弹簧,43、第一滑杆,44、滑槽,45、滑轴,46、橡胶块,5、辅助机构,51、齿轮柱,52、第二齿条,53、第二滑杆,54、第三齿条,55、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手持对讲机充电座,包括底座主体1,所述底座主体1的内部设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触点块21、第一齿条22、传动杆23、第一弹簧24、第一连杆25、第二弹簧26、第二连杆27、第三弹簧28和按钮29,所述底座主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触点块21,两个所述触点块21的一侧分别固定有一条所述第一齿条22,所述底座主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杆25和所述第二连杆27,所述第一连杆25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对讲机充电座,包括底座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的内部设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触点块(21)、第一齿条(22)、传动杆(23)、第一弹簧(24)、第一连杆(25)、第二弹簧(26)、第二连杆(27)、第三弹簧(28)和按钮(29),所述底座主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触点块(21),两个所述触点块(21)的一侧分别固定有一条所述第一齿条(22),所述底座主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杆(25)和所述第二连杆(27),所述第一连杆(25)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齿条(22),所述第一连杆(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簧(26)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杆(27)的底端抵触于所述第一连杆(25)顶端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杆(27)的侧壁缠绕有所述第三弹簧(28),所述第三弹簧(28)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27)且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1)的内壁,所述第二连杆(27)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按钮(29)的底端,所述按钮(29)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底座主体(1)的顶端且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1),两个所述触点块(21)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第一弹簧(24)的顶端,所述第一弹簧(24)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传动杆(23)贯穿于两个所述触点块(21)的内部且固定于两个所述触点块(21),所述传动杆(23)顶端设有辅助机构(5),所述辅助机构(5)包括齿轮柱(51)、第二齿条(52)、第二滑杆(53)、第三齿条(54)和橡胶条(55),所述传动杆(23)顶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齿条(52),所述齿轮柱(51)位于所述第二齿条(52)的一侧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齿条(52)啮合于所述齿轮柱(51)的一端,所述齿轮柱(51)的另一端啮合有所述第三齿条(54),所述第三齿条(5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杆(53)顶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滑杆(53)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主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杆(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艾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