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207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步骤为:将冷藏保存的待测马铃薯样品避光切块后,加干冰粉碎,获得试样;在试样中加入抗坏血酸水溶液适当水解后,加入甲酸乙腈溶液超声萃取,再加入氯化钠涡旋振荡后离心,所得上清液净化后,稀释并进行HPL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中农药残留富集净化、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药残留分析是一项对复杂混合物中痕量组分的分析技术。样品用量少、试剂消耗少、分析速度快是农药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何实现多残留分析,在有效地去除杂质的同时又保证回收率,是整个前处理过程的难点。
[0003]近年来,丙硫菌唑在谷物等农产品中广泛应用,其在植物源性食品中的主要代谢产物为硫酮菌唑(Prothioconazole-desthi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丙硫菌唑在果蔬、瓜类中的残留限量为0.2mg/kg(西瓜除外)。然而丙硫菌唑在马铃薯基质中不稳定,常规方法并不能对其有效提取检测,当前也没有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测定方法的详细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以解决马铃薯中丙硫菌唑不稳定而难以有效提取检测的技术难题,实现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的快速提取、净化及准确定性定量测定。
[0005]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点在于:将冷藏保存的待测马铃薯样品避光切块后,加干冰粉碎,获得试样;在试样中加入抗坏血酸水溶液适当水解后,加入甲酸乙腈溶液超声萃取,再加入氯化钠涡旋振荡后离心,所得上清液净化后,稀释并进行HPLC-MS/MS(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分析,从而确定样品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的残留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07]步骤1、制样
[0008]将冷藏保存的待测马铃薯样品(500g以上)取出后,避光快速切块混匀放入粉碎机,加入适量干冰全部粉碎,获得试样;
[0009]步骤2、萃取
[0010]称取适量试样,置于具塞棕色离心管中,加入抗坏血酸水溶液并涡旋混匀后进行水解,再加入甲酸乙腈溶液,超声提取;之后向离心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涡旋振荡后以不低于4000r/min的转速4℃离心,取上清液待净化
[0011]步骤3、净化
[0012]取步骤2所得上清液放入装有C
18
、PSA和无水硫酸镁的离心管中,涡旋振荡,然后以不低于8000r/min的转速4℃离心,取上清液待检测;
[0013]步骤4、检测
[0014]取步骤3所得上清液用纯水稀释1倍,所得稀释液过0.22μm有机系滤膜至棕色样品瓶,经HPLC-MS/MS分析,从而确定待测样品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的残留量。
[0015]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冷藏保存的待测马铃薯样品是在2-4℃冰箱中冷藏2h以上的样品。
[0016]进一步地,步骤2的具体条件为:称取5g试样,置于具塞棕色离心管中,加入10mL浓度为15μg/mL的抗坏血酸水溶液涡旋混匀后,放入30℃水浴中水解20-40min,水解过程中每10min振荡混匀一次;水解后加入10mL体积浓度为1%的甲酸乙腈溶液超声提取10min;再向离心管中加入5g氯化钠,涡旋振荡1min后,以不低于4000r/min的转速4℃离心,取上清液待净化
[0017]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取上清液与C
18
、PSA和无水硫酸镁的最佳用量配比为:1mL上清液放入装有100mg C
18
、50mg PSA和150mg无水硫酸镁的离心管中。PSA用量不易高于50mg,否则会对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有较大吸附。
[0018]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涡旋振荡的时间为1min,所述离心的时间为5min。
[0019]进一步地,步骤4中,HPLC-MS/MS分析的条件设定为:
[0020](1)液相色谱条件:C
18
色谱柱(2.1mm
×
50mm,1.8μm);流动相:A相为纯水,B相为乙腈;流速:0.3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
[0021](2)梯度洗脱程序,按照体积分数计:0min,90%B;0.5min,90%B;1.5min,30%B;5.0min,30%B;6.0min,10%B;7min,10%B;7.01min,90%B;12min,90%B;
[0022](3)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源,正负离子切换扫描模式,雾化气压力40psi,干燥气温度300℃,干燥气流速10L/min,毛细管电压正模式4000V、负模式3500V,MRM多反应监测模式。
[0023]多反应监测模式的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驻留时间、碎裂电压(FP)及碰撞气电压(CE)见表1,表中a为定量离子对、b为辅助定性离子对。
[0024]表1 2种农药多反应监测模式参数
[0025][0026][0027]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8]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马铃薯中丙硫菌唑残留在样品制备、提取、检测过程中提取效率低、容易发生反应的技术难题,方法试剂消耗少、分析速度快,有效节省了样品前处理时间和成本,可用于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的同时快速提取、净化及准确定性定量,方法灵敏、准确度高。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基质干扰小、定性定量准确的特点,丙硫菌唑检测低限可以达到0.005mg/kg、硫酮菌唑检测低限可以达到0.001mg/kg,能够满足限量检测需求。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丙硫菌唑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色谱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硫酮菌唑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2]实施例1
[0033]步骤1、制样
[0034]将马铃薯样品(500g以上)放于2℃冰箱冷藏2h,取出样品避光快速切块混匀放入粉碎机,加入适量干冰全部粉碎,获得试样。
[0035]步骤2、萃取
[0036]称取5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50mL具塞棕色离心管中,快速加入10mL浓度为15μg/mL的抗坏血酸水溶液涡旋混匀后,放入30℃水浴水解30min,水解过程中每10min振荡混匀一次;水解后,加入10mL体积浓度为1%的甲酸乙腈溶液超声提取10min;再向离心管中加入5g氯化钠,涡旋振荡1min后,以4000r/min的转速4℃离心,取上清液待净化。
[0037]步骤3、净化
[0038]将1.0mL步骤2所得上清液放入装有100mgC
18
、50mgPS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冷藏保存的待测马铃薯样品避光切块后,加干冰粉碎,获得试样;在试样中加入抗坏血酸水溶液适当水解后,加入甲酸乙腈溶液超声萃取,再加入氯化钠涡旋振荡后离心,所得上清液净化后,稀释并进行HPLC-MS/MS分析,从而确定样品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的残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样将冷藏保存的待测马铃薯样品取出后,避光快速切块混匀放入粉碎机,加入适量干冰全部粉碎,获得试样;步骤2、萃取称取适量试样,置于具塞棕色离心管中,加入抗坏血酸水溶液并涡旋混匀后进行水解,再加入甲酸乙腈溶液,超声提取;之后向离心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涡旋振荡后以不低于4000r/min的转速4℃离心,取上清液待净化;步骤3、净化取步骤2所得上清液放入装有C
18
、PSA和无水硫酸镁的离心管中,涡旋振荡,然后以不低于8000r/min的转速4℃离心,取上清液待检测;步骤4、检测取步骤3所得上清液用纯水稀释1倍,所得稀释液过0.22μm有机系滤膜至棕色样品瓶,经HPLC-MS/MS分析,从而确定待测样品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的残留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冷藏保存的待测马铃薯样品是在2-4℃冰箱中冷藏2h以上的样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条件为:称取5g试样,置于具塞棕色离心管中,加入10mL浓度为15μg/mL的抗坏血酸水溶液涡旋混匀后,放入30℃水浴中水解20-40min,水解过程中每10min振荡混匀一次;水解后加入10mL体积浓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韩芳肖亚兵丁磊刘宇欣吕亚宁周典兵郑平赵霞刘会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