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205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穿结构梁套管的位置和尺寸;二、穿结构梁套管的分类;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预安装准备;四、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预安装准备;五、穿结构梁套管粗定位;六、穿结构梁套管精确定位;七、混凝土浇筑;八、拆模并取出支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内径90mm的穿结构梁套管为界,将穿结构梁套管分为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和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设计两种支撑机构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穿结构梁套管,满足不同直径的穿结构梁套管的使用,采用套管定位杆穿过第一模板、限位丝杆和第二模板,实现穿结构梁套管精准定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牢固、端面紧贴墙梁面,观感质量好,施工速度快,通用性强,可以重复利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穿结构梁套管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房屋质量和装修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装饰装修楼层净高,在进行给排水、采暖、室内新风系统等设计时,增加了许多穿墙或穿梁套管,现有的穿墙或穿梁套管多采用铁丝临时绑扎安装在结构剪力墙或梁钢筋上,经过混凝土的浇筑后,穿墙或穿梁套管的位置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位置移动;因此有在两侧模板上安装竹饼以控制穿墙或穿梁套管位置的方式,但是竹饼固定穿墙或穿梁套管的强度不够,部分穿墙或穿梁套管还是会发生偏移,且后期脱模不便,影响房屋质量和装修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中对套管位置准确、端面与墙体及梁面平齐的要求。目前施工技术无法有效保证套管施工符合规范要求,而且施工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以内径90mm的穿结构梁套管为界,将穿结构梁套管分为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和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设计两种支撑机构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穿结构梁套管,满足不同直径的穿结构梁套管的使用,采用套管定位杆穿过第一模板、限位丝杆和第二模板,实现穿结构梁套管精准定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牢固、端面紧贴墙梁面,观感质量好,施工速度快,通用性强,可以重复利用,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确定穿结构梁套管的位置和尺寸: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穿结构梁套管的安装标高位置,同时确定穿结构梁套管的尺寸;
[0006]步骤二、穿结构梁套管的分类:当施工图纸上穿结构梁套管的内径大于90mm时,该穿结构梁套管为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执行步骤三;当施工图纸上穿结构梁套管的内径不大于90mm时,该穿结构梁套管为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执行步骤四;
[0007]步骤三、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预安装准备:在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内安装第一支撑机构;
[0008]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钢管限位丝杆、多个用于支撑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套管支撑杆、以及两个用于调节多个套管支撑杆位置的第一调节单元,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均套设在钢管限位丝杆上的无缝钢管和用于调节无缝钢管在钢管限位丝杆上位置的钢管锁紧螺母,无缝钢管通过多个支撑调节支腿分别与多个套管支撑杆连接,每个第一调节单元中的支撑调节支腿的数量均与套管支撑杆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0009]第一支撑机构的安装过程为:先将钢管锁紧螺母调节至端部,将第一支撑机构放入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内,从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两端分别操作两个第一调节单元,旋
拧两个钢管锁紧螺母,两个钢管锁紧螺母在钢管限位丝杆上移动,且朝向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中部移动,两个钢管锁紧螺母推动两个无缝钢管朝向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中部移动,无缝钢管带动多个支撑调节支腿朝向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径向展开,直至多个套管支撑杆抵接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内壁,钢管锁紧螺母无法继续旋拧为止;
[0010]步骤四、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预安装准备:在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内安装第二支撑机构;
[0011]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推板限位丝杆、用于支撑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套管支撑环、套设在推板限位丝杆外侧且与套管支撑环连接的弹性支撑体、以及两个用于调节套管支撑环位置的第二调节单元,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均套设在推板限位丝杆上的推板和用于调节推板在推板限位丝杆上位置的推板锁紧螺母,推板与弹性支撑体连接为一体;
[0012]第二支撑机构的安装过程为:先将推板锁紧螺母调节至端部,将第二支撑机构放入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内,从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两端分别操作两个第二调节单元,旋拧两个推板锁紧螺母,两个推板锁紧螺母在推板限位丝杆上移动,且朝向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中部移动,两个推板锁紧螺母推动两个推板朝向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中部移动,推板带动弹性支撑体形变,朝向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径向展开,直至套管支撑环抵接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内壁,推板锁紧螺母无法继续旋拧为止;
[0013]步骤五、穿结构梁套管粗定位:将预安装准备完成的穿结构梁套管通过扎丝绑扎在梁内钢筋对应的位置上,完成穿结构梁套管的粗定位;
[0014]步骤六、穿结构梁套管精确定位:在梁内钢筋两侧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成对的开孔,当精确定位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时,利用套管定位杆依次穿过第一模板、中空结构的钢管限位丝杆和第二模板,再利用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将第一模板、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和第二模板的无缝连接;
[0015]当精确定位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时,利用套管定位杆依次穿过第一模板、中空结构的推板限位丝杆和第二模板,再利用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将第一模板、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和第二模板的无缝连接;
[0016]步骤七、混凝土浇筑: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进行混凝土浇筑,并获取施工成型的混凝土结构梁;
[0017]步骤八、拆模并取出支撑机构:混凝土结构梁成型后,拧开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外侧的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拔出套管定位杆,拆除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
[0018]然后从穿结构梁套管中取出支撑机构,穿结构梁套管施工完成;
[0019]所述支撑机构为位于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内的第一支撑机构和位于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内的第二支撑机构。
[0020]上述的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套管支撑杆沿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周向呈中心对称布设在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内。
[0021]上述的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锁紧螺母设置在无缝钢管的外侧端,推板锁紧螺母设置在推板的外侧端。
[0022]上述的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支腿通过钢管耳座与无缝钢管铰接,支撑调节支腿通过支撑杆耳座与套管支撑杆铰接。
[0023]上述的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定位杆的外径等于钢
管限位丝杆的内径和推板限位丝杆的内径。
[0024]上述的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为橡胶支撑体或硅胶支撑体。
[0025]上述的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第一支撑机构的取出过程为:松开两个钢管锁紧螺母,两个钢管锁紧螺母在钢管限位丝杆上移动,且朝向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外侧移动,调节多个支撑调节支腿,使其收回,进而两个无缝钢管朝向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外侧移动,多个支撑调节支腿失去对多个套管支撑杆的支撑,多个套管支撑杆与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内壁分离,将第一支撑机构从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内取出;
[0026]第二支撑机构的取出过程为:松开两个推板锁紧螺母,两个推板锁紧螺母在推板限位丝杆上移动,且朝向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外侧移动,推板锁紧螺母失去对推板的挤压力,弹性支撑体恢复松弛状态,套管支撑环与穿结构梁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结构梁套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穿结构梁套管的位置和尺寸: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穿结构梁套管(6)的安装标高位置,同时确定穿结构梁套管(6)的尺寸;步骤二、穿结构梁套管的分类:当施工图纸上穿结构梁套管(6)的内径大于90mm时,该穿结构梁套管(6)为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执行步骤三;当施工图纸上穿结构梁套管(6)的内径不大于90mm时,该穿结构梁套管(6)为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执行步骤四;步骤三、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预安装准备:在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内安装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钢管限位丝杆(7)、多个用于支撑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套管支撑杆(8)、以及两个用于调节多个套管支撑杆(8)位置的第一调节单元,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均套设在钢管限位丝杆(7)上的无缝钢管(9)和用于调节无缝钢管(9)在钢管限位丝杆(7)上位置的钢管锁紧螺母(10),无缝钢管(9)通过多个支撑调节支腿(13)分别与多个套管支撑杆(8)连接,每个第一调节单元中的支撑调节支腿(13)的数量均与套管支撑杆(8)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支撑机构的安装过程为:先将钢管锁紧螺母(10)调节至端部,将第一支撑机构放入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内,从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两端分别操作两个第一调节单元,旋拧两个钢管锁紧螺母(10),两个钢管锁紧螺母(10)在钢管限位丝杆(7)上移动,且朝向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中部移动,两个钢管锁紧螺母(10)推动两个无缝钢管(9)朝向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中部移动,无缝钢管(9)带动多个支撑调节支腿(13)朝向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径向展开,直至多个套管支撑杆(8)抵接穿结构梁大直径套管的内壁,钢管锁紧螺母(10)无法继续旋拧为止;步骤四、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预安装准备:在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内安装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推板限位丝杆(14)、用于支撑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套管支撑环(18)、套设在推板限位丝杆(14)外侧且与套管支撑环(18)连接的弹性支撑体(17)、以及两个用于调节套管支撑环(18)位置的第二调节单元,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均套设在推板限位丝杆(14)上的推板(16)和用于调节推板(16)在推板限位丝杆(14)上位置的推板锁紧螺母(15),推板(16)与弹性支撑体(17)连接为一体;第二支撑机构的安装过程为:先将推板锁紧螺母(15)调节至端部,将第二支撑机构放入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内,从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两端分别操作两个第二调节单元,旋拧两个推板锁紧螺母(15),两个推板锁紧螺母(15)在推板限位丝杆(14)上移动,且朝向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中部移动,两个推板锁紧螺母(15)推动两个推板(16)朝向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中部移动,推板(16)带动弹性支撑体(17)形变,朝向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径向展开,直至套管支撑环(18)抵接穿结构梁小直径套管的内壁,推板锁紧螺母(15)无法继续旋拧为止;步骤五、穿结构梁套管粗定位:将预安装准备完成的穿结构梁套管通过扎丝绑扎在梁内钢筋对应的位置上,完成穿结构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焕涛魏国强孙娟白小厚邱云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