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碧华专利>正文

餐盘盒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9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餐盘盒构造,其主要是在盒体内设有一底部,且使该底部向上形成容置部,以供食物可置放于其内;而该底部向下形成空间部,且该空间部内壁缘适当处设有定位部,以供止漏体的限位部可轴设于其上;此外,该盒体上方外侧与下方内侧的适当处分别设有导部与引导部,以供该盒体的引导部可轴设于另一盒体的导部上;如此,即可使两个以上的盒体依次的堆叠固定,而增加其搬运或收藏时的方便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餐盘盒构造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餐盘盒构造,其主要是利用盒体上方与下方的适当处分别设有导部与引导部,且使已轴设有止漏体的盒体的引导部可轴设于另一盒体的导部上,并使盒体彼此间均可做无限延伸式的堆叠组合;如此,即可因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或配合环境的限制而改变盒体堆叠的高度,以提高其搬运与收藏时的方便性,并节省大量搬运时所需花费的时间、人力及成本。
技术介绍
常用的餐盘盒构造,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主要是由盒体1与盖体2所组成,其中该盒体1的上方向内凹陷设有容置部11,以供若干食物可置放于其内;而该盒体1的上端缘外侧延伸设有凸部12,且该凸部12可客置于盖体2的凹槽21内,以供盖体2的卡合部22恰能与该凸部12卡合固定;又,该盒体1外周围的两对称侧边近中间处设有握持部13,以供消费者可做握提搬运用;上述常用构造虽能达成原先所设定的创作目的,而深受业界及一般操作者所赞许,但是尚有下列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1、由于每个餐盘盒之间利用简单置放的方式而达到堆叠的功效,且两相邻餐盘盒彼此间的接触面积为较小;因此,当欲一次搬-->运已垂直叠置而成的餐盘盒时,往往会在搬运的过程中因晃动的角度过大而失去平衡,且使已垂直堆叠而成的餐盘盒彼此间所形成的静摩擦力小于其倾斜后的动摩擦力,以致使餐盘盒会有自行滑落撞击地面而损毁的现象发生。2、如第1项所述,由于一般消费者在搬运餐盘盒时,会习惯将已垂直堆叠而成的餐盘盒置放。于其胸前与两手臂间以方便搬运;如此,其不但必须使该餐盘盒的堆叠高度不可超过消费者的眼睛部位,以免造成消费者视线受到阻碍而无法搬运外,同时,也需要经过来回多次的搬运以增加较多的搬运时间与人力成本,进而提高了搬运的总成本。3、如第2项所述,有些消费者为了达到一次搬运较多餐盘盒的目的,会去购买托盘以配合搬运;如此,其虽可达到一次搬运较多餐盘盒的目的,但是,其却又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总成本。4、由于餐盘盒在收藏或不使用时,消费者会将其利用置放的方式而整齐的堆叠在一起,以节省餐盘盒所需占用的空间,并增加其整体的美观性;但是,已垂直堆叠而成的餐盘盒只要稍受外力碰撞,即会导致餐盘盒散落一地而难以收拾,进而造成消费者莫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餐盘盒构造,其不但能避免汤汁溢出,且提高隔热保温的功效外,同时,也可使盒体彼此间做无限延伸式的堆叠组合,且能因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或配合环境的限制而改变盒体堆叠的高度,以提高搬运与收藏时的方便性,进而-->节省大量搬运时所需花费的时间、人力及成本为其主要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餐盘盒构造,其通过盒体上方与下方的适当处分别设有导部与引导部,且使该盒体的引导部可轴设于另一盒体的导部上,并使该另一盒体的上端缘紧密压迫已轴设于盒体的空间部内的止漏体,以使该盒体的空间部与另一盒体的容置部及止漏体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常用的餐盘盒构造的立体分解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常用的餐盘盒构造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餐盘盒构造的立体分解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餐盘盒构造的组合剖面示意图(盒体的引导部与另一盒体的导部刚套合时);图5为本技术的餐盘盒构造的组合剖面示意图(盒体的引导部与另一盒体的导部紧密卡合时);图6为本技术的餐盘盒构造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餐盘盒构造的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餐盘盒构造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3:盒体     31:底部    32:容置部33:空间部  34:定位部  35:导  部-->36:引导部  37:握持部  38:勾  部4:另一盒体 41:底部    42:容置部43:空间部  44:定位部  45:导  部46:引导部  47:握持部  48:勾  部5:止漏体   51:限位部  6:盖  体61:卡掣块  62:凸耳部  63:卡合部7:握  把   8:铆  钉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餐盘盒构造,请参阅图3所示,其主要是在盒体3、4内分别设有底部31、41,且使该底部31、41分别向上形成容置部32、42,以供食物可置放于其内;而该底部31、41分别向下形成空间部33、43,且该空间部33、43内壁缘适当处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定位部34、44,以供止漏体5的限位部51可分别轴设于其上;此外,该盒体3、4上方外侧与下方内侧的适当处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导部35、45与引导部36、46,以供盒体3的引导部36可紧密轴设于另一盒体4的导部45上;再者,该盒体3、4的外侧适当处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握持部37、47,以供消费者可做握提搬运用;而上述定位部34、44可为箭头形状凸块、T形状凸枉、弹性钩部、凹槽、凹部……等为最佳;而上述的导部35、45也可分别位于盒体3、4上方的内侧适当处,且使其可为斜弧形状凹槽、斜向式近倒L形状孔槽、缺口、孔、凹槽、凹部、凸柱、凸耳、凸块、凸部……等为最佳;而上述引导部36、46也可分别位于盒体3、4-->下方的外侧适当处,且使其可为斜弧形状凹槽、斜向式近倒L形状孔槽、缺口、孔、凹槽、凹部、凸柱、凸耳、凸块、凸部……等为最佳;而上述握持部37、47可为任意形状的凹槽、凹部、凸柱、凸耳、凸块、凸部……等为最佳;而上述止漏体5为软质材料所制成的,且以发泡体、橡胶、TPR……等为最佳;而上述限位部51可为箭头形状凸块、T形状凸柱、弹性钩部、凹槽、凹部、穿孔……等为最佳;再请参阅图4与图5所示,当欲堆叠餐盘盒时,仅需先将已轴设有止漏体5的盒体3的引导部36对齐且套置于己置放有若干食物的另一盒体4的导部45内(如图4所示),再施力转动盒体3呈顺时针方向转动,而能使该盒体3的引导部36只能沿着另一盒体4的导部45的轨迹方向移动;此时,由于另一盒体4的导部45为自右上方斜至左下方的斜弧形状凹槽;所以,当该盒体3的引导部36沿着另一盒体4的导部45的轨迹呈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恰会使该盒体3的引导部36呈边转边向下的移动,直至该盒体3的引导部36移动到另一盒体4的导部45的末端缘为止,方可使该盒体3与另一盒体4间呈越转越紧密的结合方式;换言之,即是指另一盒体4会受盒体3的转动而迫使其跟着向上移动,且使该另一盒体4的上端缘也会逐渐地向上移动压迫已轴设于盒体3上的止漏体5,以致使质地较软的止漏体5因受压而开始产生形状变形,直至另一盒体4的上端缘紧密的压迫于已轴设于盒体3上的止漏体5后,方可使该盒体3的空间部33与另一盒体4的容置部42及止漏体5间可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如图5所示);如此,其不但可使该盒体3与另一盒体4之间能达到最紧密的结合,且使已容置于另一盒体4的容置部42内的食物具有绝佳的隔热保温作用,并具有防止汤汁溢漏的防漏效果外,同时,也可使盒体3彼此间做无限延伸式的堆叠组合,且能因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或配合环境的限制而改变盒体堆叠的高度,以提高其搬运与收藏时的方便性,并节省大量搬运时所需花费的时间、人力及成本,进而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再请参阅图6所示,其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其主要改变在于:将原本的导部35、45由斜弧形状凹槽改变为凸耳,且将原本的引导部36、46由凸柱改变为自左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餐盘盒构造,其主要是在盒体内设有底部,且使该底部向上形成容置部,以供食物可置放于其内;而该底部向下形成空间部,以供套置于另一盒体上;其主要特征是,该盒体的适当位置上则分别设有导部与引导部,且使该导部与引导部位于盒体的不同两侧或两端, 并使该盒体的引导部可轴设于相邻盒体的导部上,以达到使盒体彼此间可做无限延伸式的堆叠组合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盘盒构造,其主要是在盒体内设有底部,且使该底部向上形成容置部,以供食物可置放于其内;而该底部向下形成空间部,以供套置于另一盒体上;其主要特征是,该盒体的适当位置上则分别设有导部与引导部,且使该导部与引导部位于盒体的不同两侧或两端,并使该盒体的引导部可轴设于相邻盒体的导部上,以达到使盒体彼此间可做无限延伸式的堆叠组合方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盘盒构造,其特征是,该空间部内壁缘适当处设有定位部,以供止漏体的限位部可轴设于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盘盒构造,其特征是,该定位部可为箭头形状凸块、T形状凸柱、弹性钩部、凹槽、凹部等为最佳。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盘盒构造,其特征是,该止漏体为软质材料所制成的,且以发泡体、橡胶、TPR等为最佳。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盘盒构造,其特征是,该限位部可为箭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碧华
申请(专利权)人:蔡碧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