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式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64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是一种逆流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联箱、若干个左太阳能真空管和与左太阳能真空管相对应的右太阳能真空管,联箱为上部开口的箱体结构,联箱前侧内壁上设有前安装孔,联箱后侧内壁上设有后安装孔,连联箱左侧内壁上前后间隔均匀分布有与左太阳能真空管相对应的左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设置联箱,便于固定左太阳能真空管和右太阳能真空管,能够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期间更加稳定,在使用时,流体由进水管依序流过所有的连通管和换热管,通过若干次换热,将进水管内的流体温度提高,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热效率,也便于制造安装。便于制造安装。便于制造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流式太阳能集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
,是一种逆流式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生活和生产中的热水需求,太阳能真空管是太阳能集热器的核心元件,被誉为太阳能集热器的“心脏”,太阳能真空管内流道的结构形式将会直接影响到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现有的太阳能真空管的内流道的结构形式要么单一,要么复杂,内流道结构单一的太阳能真空管的集热效率偏低,而内流道结构复杂的太阳能真空管又不便于制造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逆流式太阳能集热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和制造安装成本不能同时达到最优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逆流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联箱、若干个左太阳能真空管和与左太阳能真空管相对应的右太阳能真空管,联箱为上部开口的箱体结构,联箱前侧内壁上设有前安装孔,联箱后侧内壁上设有后安装孔,连联箱左侧内壁上前后间隔均匀分布有与左太阳能真空管相对应的左安装孔,左太阳能真空管呈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圆筒状,左太阳能真空管的右端外侧安装于左安装孔内,联箱右侧内壁上设有与左安装孔相对应的右安装孔,右太阳能真空管呈右端封闭左端开口的圆筒状,右太阳能真空管左端外侧安装于右安装孔内,每个左太阳能真空管内均设有右部位于对应位置的右太阳能真空管内且左右两端封闭的换热管,每个换热管外侧与左太阳能真空管内侧以及右太阳能真空管内侧之间均设有间隙,每个换热管内均设有连通管,每个连通管均为左右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每个连通管外侧与换热管内侧之间均设有间隙,每个连通管中部外侧均设有内外连通的进水口,对应每个进水口位置的换热管上均设有固定孔,对应每个进水口位置的换热管中部外侧均设有出水口,位于最后方位置连通管的进水口与进水管的出口端固定连通,进水管的进口端由前至后依次穿过固定孔和后安装孔位于联箱后方,位于最前方位置的换热管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的进口端固定连通,出水管的出口端穿过前安装孔位于联箱前方,每个换热管的出水口和其相邻位置的连通管的进水口之间均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每个连接管均密封固定连接在对应位置的固定孔内。
[0005]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进水口可设置于连通管后部外侧,固定孔和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换热管后部外侧和前部外侧。
[0007]上述左太阳能真空管可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倾斜,右太阳能真空管由左至右由下至上倾斜,换热管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连通在一起的左换热段、中换热段和右换热段,左换热段同轴设置于左太阳能真空管内,右换热段同轴设置于右太阳能真空管内,固定孔和出水口分别设置与中换热段后部外侧和前部外侧,连通管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连通在一起的左连通
段、中连通段和右连通段,左连通段、中连通段和右连通段分别同轴设置于左换热段内、中换热段内和右换热段内,进水口设置于中换热段后部外侧。
[0008]上述左太阳能真空管右端内侧可与左换热段右端外侧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有左密封环,右太阳能真空管左端内侧与右换热段左端外侧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有右密封环,进水管外侧密封固定连接于最后方的中换热段的固定孔内。
[0009]上述左太阳能真空管内侧的左换热段外侧可左右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圆环状的左外支撑环,每个左外支撑环左端面上均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左右贯通的左过流孔,每个左外支撑环外圆周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左外环槽,每个左外环槽内均安装有外侧与左太阳能真空管内侧接触的左缓冲圈,位于右太阳能真空管内侧的右换热段外侧左右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圆环状的右外支撑环,每个右外支撑环左端面上均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左右贯通的右过流孔,每个右外支撑环外圆周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右外环槽,每个右外环槽内均安装有外侧与右太阳能真空管内侧接触的右缓冲圈。
[0010]上述位于左换热段内侧的左连通段外侧可左右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圆环状的左内支撑环,每个左内支撑环外侧均与左换热段内侧相靠近,每个左内支撑环左端面上均设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左右贯通的左过水孔,位于右换热段内侧的右连通段外侧左右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圆环状的右内支撑环,每个右内支撑环外侧均与右换热段内侧相靠近,每个右内支撑环左端面上均设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左右贯通的右过水孔。
[0011]上述联箱前部可铰接安装有箱盖,联箱下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每个左太阳能真空管左部外侧均安装有与支撑板左部上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左支撑杆,每个右太阳能真空管右部外侧均安装有与支撑板右部上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的右支撑杆。
[0012]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设置联箱,便于固定左太阳能真空管和右太阳能真空管,能够使本技术在使用期间更加稳定,在使用时,流体由进水管依序流过所有的连通管和换热管,通过若干次换热,将进水管内的流体温度提高,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大本技术的集热效率,也便于制造安装。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附图1中A-A向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4为附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联箱,2为左太阳能真空管,3为右太阳能真空管,4为左换热段,5为中换热段,6为右换热段,7为左连通段,8为中连通段,9为右连通段,10为进水管,11为出水管,12为连接管,13为左密封环,14为右密封环,15为左外支撑环,16为右外支撑环,17为左缓冲圈,18为右缓冲圈,19为左内支撑环,20为右内支撑环,21为箱盖,22为支撑板,23为左支撑杆,24为右支撑杆,25为左过流孔,26为右过流孔,27为左过水孔,28为右过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9]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如附图1、2、3、4所示,该逆流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联箱1、若干个左太阳能真空管2和与左太阳能真空管2相对应的右太阳能真空管3,联箱1为上部开口的箱体结构,联箱1前侧内壁上设有前安装孔,联箱1后侧内壁上设有后安装孔,连联箱1左侧内壁上前后间隔均匀分布有与左太阳能真空管2相对应的左安装孔,左太阳能真空管2呈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圆筒状,左太阳能真空管2的右端外侧安装于左安装孔内,联箱1右侧内壁上设有与左安装孔相对应的右安装孔,右太阳能真空管3呈右端封闭左端开口的圆筒状,右太阳能真空管3左端外侧安装于右安装孔内,每个左太阳能真空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流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联箱、若干个左太阳能真空管和与左太阳能真空管相对应的右太阳能真空管,联箱为上部开口的箱体结构,联箱前侧内壁上设有前安装孔,联箱后侧内壁上设有后安装孔,连联箱左侧内壁上前后间隔均匀分布有与左太阳能真空管相对应的左安装孔,左太阳能真空管呈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圆筒状,左太阳能真空管的右端外侧安装于左安装孔内,联箱右侧内壁上设有与左安装孔相对应的右安装孔,右太阳能真空管呈右端封闭左端开口的圆筒状,右太阳能真空管左端外侧安装于右安装孔内,每个左太阳能真空管内均设有右部位于对应位置的右太阳能真空管内且左右两端封闭的换热管,每个换热管外侧与左太阳能真空管内侧以及右太阳能真空管内侧之间均设有间隙,每个换热管内均设有连通管,每个连通管均为左右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每个连通管外侧与换热管内侧之间均设有间隙,每个连通管中部外侧均设有内外连通的进水口,对应每个进水口位置的换热管上均设有固定孔,对应每个进水口位置的换热管中部外侧均设有出水口,位于最后方位置连通管的进水口与进水管的出口端固定连通,进水管的进口端由前至后依次穿过固定孔和后安装孔位于联箱后方,位于最前方位置的换热管的出水口与出水管的进口端固定连通,出水管的出口端穿过前安装孔位于联箱前方,每个换热管的出水口和其相邻位置的连通管的进水口之间均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每个连接管均密封固定连接在对应位置的固定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进水口设置于连通管后部外侧,固定孔和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换热管后部外侧和前部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流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左太阳能真空管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倾斜,右太阳能真空管由左至右由下至上倾斜,换热管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连通在一起的左换热段、中换热段和右换热段,左换热段同轴设置于左太阳能真空管内,右换热段同轴设置于右太阳能真空管内,固定孔和出水口分别设置与中换热段后部外侧和前部外侧,连通管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连通在一起的左连通段、中连通段和右连通段,左连通段、中连通段和右连通段分别同轴设置于左换热段内、中换热段内和右换热段内,进水口设置于中换热段后部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流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左太阳能真空管右端内侧与左换热段右端外侧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有左密封环,右太阳能真空管左端内侧与右换热段左端外侧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有右密封环,进水管外侧密封固定连接于最后方的中换热段的固定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逆流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左太阳能真空管内侧的左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奔
申请(专利权)人:乌鲁木齐鑫博瑞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