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荣艳专利>正文

一种皮肤护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156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肤护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端氨基超支化聚氨酯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肤护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皮肤护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皮肤作为机体的重要器官,是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第一道屏障,其主要功能是保护作用,防止环境致病微生物的入侵以及自身体液的丢失,从而有效保护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皮肤受损的情况发生,比如:烧烫伤、急慢性皮肤溃疡、划伤、擦伤、手术伤口及糖尿病足等。皮肤受损时,由于没有了皮肤的保护,表皮以下的人体组织很容易会受外界细菌等各种不利因素的侵略,增加创面感染,从而引发创面炎症、化脓等,若处理不及时,还会造成截肢的风险。因此,及时对受创皮肤进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0003]皮肤护理材料是在对皮肤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皮肤护理效果,市面上的皮肤护理材料虽然能改善健康皮肤外观,但是对受创皮肤的护理效果却并不明显。在使用过程中这些皮肤护理材料常会出现撕裂,或因粘附不牢,强度太差,或因抗原性太强,刺激性大,或因通透性能不好,易感染,或因阻碍自生体皮生长,疤痕累累,或因原料来源不易,成本太高,或因工艺繁琐,制造困难,贮存不易,除此之外,现有的皮肤护理材料还或多或少存在功能单一、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抗感染性能不佳,护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缺陷。
[0004]申请号为201710166495.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医用材料
的一种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该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将聚氨酯原料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配制成聚氨酯原液,在聚氨酯原液中掺入致孔剂并搅拌均匀;S2:将聚氨酯原液倒在玻璃板上,并用简易式刮膜机刮膜;S3:刮膜后将薄膜放在恒温恒湿的烘箱内蒸发成型;S4:待成型完全后,去除残余的溶剂,制得PU多孔膜;S5:利用γ射线辐射消毒使其达到无菌状态,在室温下贮存备用,该专利技术具有来源容易,制作简单、贮存方便、成本低廉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减少创面的水分蒸发,防止细菌感染,保护并促进创面的愈合。然而该类皮肤护理材料耐久性差,抗拉强度低,易撕裂,且与肌肤的生物相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
[0005]因此,开发一种综合性能更佳,生物相容性更好,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感染性能佳,皮肤护理效果好,机械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优异的皮肤护理材料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护理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皮肤护理材料,该皮肤护理材料综合性能更佳,生物相容性更好,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感染性能佳,皮肤护理效果好,机械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优异;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皮肤护理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控制方便,对设备和反应条件依赖性小,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0007]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肤护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端氨基超支化聚氨酯25-35份、海藻酸钠6-10份、环氧基N,N'-二羰基二咪唑盐5-8份、2,6-二氨基嘌呤核苷/噻唑吡啶二酸缩聚物3-5份、氯化钠0.1-0.4份、硒化锌纳米纤维0.3-1份、偶联剂0.5-1.5份。
[0008]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至少一种。
[0009]优选的,所述硒化锌纳米纤维的直径为70-140nm,长度为110-180μm,其制备方法参见申请号为201210042967.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
[0010]优选的,所述2,6-二氨基嘌呤核苷/噻唑吡啶二酸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2,6-二氨基嘌呤核苷、噻唑吡啶二酸加入到有机溶剂Ⅰ中,混合均匀后,接着向其中加入2-乙氧基-1-乙氧碳酰基-1,2-二氢喹啉,在55-75℃惰性气体氛围下搅拌反应8-12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和副产物,得到2,6-二氨基嘌呤核苷/噻唑吡啶二酸。
[0011]优选的,所述2,6-二氨基嘌呤核苷、噻唑吡啶二酸、有机溶剂Ⅰ、2-乙氧基-1-乙氧碳酰基-1,2-二氢喹啉的摩尔比为1:1:(6-10):(0.7-1.1)。
[0012]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Ⅰ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0013]优选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氖气、氩气中的任意一种。
[0014]优选的,所述海藻酸钠购于阿拉丁,产品编号为S100127-500g。
[0015]优选的,所述环氧基N,N'-二羰基二咪唑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N,N'-二羰基二咪唑、环氧氯丙烷加入到有机溶剂Ⅱ中,在45-65℃下搅拌反应5-7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用乙醚洗涤3-7次,后旋蒸除去残留的乙醚,得到环氧基N,N'-二羰基二咪唑盐。
[0016]优选的,所述N,N'-二羰基二咪唑、环氧氯丙烷、有机溶剂Ⅱ的摩尔比为1:2:(9-15)。
[0017]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Ⅱ为乙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丙酮中的任意一种。
[0018]优选的,所述端氨基超支化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参见申请号为201510141212.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1。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皮肤护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除海藻酸钠以外的其它各组分按重量份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料,接着将混合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成型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浸泡在50-60℃质量百分浓度为5-10%的海藻酸钠的水溶液中6-8小时,接着依次经过水洗、干燥,利用γ射线辐射消毒使其达到无菌状态,在室温下贮存备用,得到皮肤护理材料。
[002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皮肤护理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控制方便,对设备和反应条件依赖性小,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002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皮肤护理材料,克服了市面上的皮肤护理材料对受创皮肤的护理效果却并不明显,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撕裂,或因粘附不牢,强度太差,或因抗原性太强,刺激性大,或因通透性能不好,易感染,或因阻碍自生体皮生长,疤痕累累,或因原料来源不易,成本太高,或因工艺繁琐,制造困难,贮存不易;功能单一、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抗感染性能不佳,护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缺陷;通过各原料协同作用,使得制成的皮肤
护理材料综合性能更佳,生物相容性更好,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感染性能佳,皮肤护理效果好,机械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优异。
[002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皮肤护理材料,添加的组分端氨基超支化聚氨酯上的氨基在材料成型过程中易与环氧基N,N'-二羰基二咪唑盐上的环氧基发生开环反应,环氧基N,N'-二羰基二咪唑盐上的环氧基上的环氧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护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端氨基超支化聚氨酯25-35份、海藻酸钠6-10份、环氧基N,N'-二羰基二咪唑盐5-8份、2,6-二氨基嘌呤核苷/噻唑吡啶二酸缩聚物3-5份、氯化钠0.1-0.4份、硒化锌纳米纤维0.3-1份、偶联剂0.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护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护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硒化锌纳米纤维的直径为70-140nm,长度为110-18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护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2,6-二氨基嘌呤核苷/噻唑吡啶二酸缩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2,6-二氨基嘌呤核苷、噻唑吡啶二酸加入到有机溶剂Ⅰ中,混合均匀后,接着向其中加入2-乙氧基-1-乙氧碳酰基-1,2-二氢喹啉,在55-75℃惰性气体氛围下搅拌反应8-12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和副产物,得到2,6-二氨基嘌呤核苷/噻唑吡啶二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皮肤护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2,6-二氨基嘌呤核苷、噻唑吡啶二酸、有机溶剂Ⅰ、2-乙氧基-1-乙氧碳酰基-1,2-二氢喹啉的摩尔比为1:1:(6-10):(0.7-1.1)。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荣艳
申请(专利权)人:朱荣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