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洁度高且手感好的罗纹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40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洁度高且手感好的罗纹针织面料,包括面料基布,所述面料基布的顶端和底端均涂覆有阻燃粘胶,所述面料基布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阻燃粘胶粘接有隔热层,上方所述隔热层的顶端通过阻燃粘胶粘接有阻燃层,下方所述隔热层的底端通过阻燃粘胶粘接有接触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设置的阻燃纱线、涤纶纤维和芳纶纤维,能够避免面料外侧出现燃烧的情况,增加了面料使用时的隔热性能,并能够提升阻燃层表面的光洁度,通过设置的隔热纱线、腈纶纤维、隔热棉纤维和氯纶纤维,能够减少外界热量传导至面料内侧,避免外界突然性升温导致面料内侧温度升高,影响使用的情况出现。影响使用的情况出现。影响使用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洁度高且手感好的罗纹针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针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光洁度高且手感好的罗纹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罗纹针织物是由一根纱线依次在正面和反面形成线圈纵行的针织物,罗纹针织物具有平纹织物的脱散性、卷边性和延伸性,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弹性,常用于T恤的领边、袖口,有较好的收身效果,弹性很大,主要用于休闲风格的服装;
[000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罗纹针织面料使用时,面料的外侧表面在受到外界高温接触时,会出现熔化和燃烧的情况,并且离开明火后仍然会燃烧,容易因此导致使用者被继续燃烧的面料灼伤,且现有的罗纹针织面料表面都是哑光表面,表面的光洁度较差,无法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面料的外侧表面在受到外界高温接触时,会出现熔化和燃烧的情况,并且离开明火后仍然会燃烧,容易因此导致使用者被继续燃烧的面料灼伤,且现有的罗纹针织面料表面都是哑光表面,表面的光洁度较差,无法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洁度高且手感好的罗纹针织面料,包括面料基布,所述面料基布的顶端和底端均涂覆有阻燃粘胶,所述面料基布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阻燃粘胶粘接有隔热层,上方所述隔热层的顶端通过阻燃粘胶粘接有阻燃层,下方所述隔热层的底端通过阻燃粘胶粘接有接触层;
[0006]所述阻燃层由阻燃纱线针织编织组成,所述阻燃层的内部均匀交错穿插有阻燃纱线,所述阻燃纱线由涤纶纤维、芳纶纤维、棉纤维和桑蚕丝组成;
[0007]所述阻燃层的内部均匀贯穿有涤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的外侧均匀包覆有芳纶纤维,所述芳纶纤维的外侧均匀交错包覆有棉纤维和桑蚕丝。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芳纶纤维均与涤纶纤维之间缠绕连接,所述阻燃粘胶的涂覆厚度为0.1mm。
[0009]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由隔热纱线针织编织组成,所述隔热层的内部均匀交错穿插有隔热纱线,所述隔热纱线由腈纶纤维、隔热棉纤维和氯纶纤维组成;
[0010]所述隔热层的内部均匀贯穿有腈纶纤维,所述腈纶纤维的外侧均匀交错包覆有隔热棉纤维,所述隔热棉纤维的外侧均匀交错包覆有氯纶纤维。
[0011]优选的,所述隔热棉纤维和氯纶纤维的数量分别为根和根,所述腈纶纤维、隔热棉纤维和氯纶纤维的粗细均不同。
[0012]优选的,所述接触层的内部安装有聚酯纤维网,所述接触层的内部对应聚酯纤维网下方位置处均匀连接有弹性丝带。
[0013]优选的,所述聚酯纤维网的厚度为0.2mm,相邻两个所述弹性丝带的间距为2m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5]1、通过设置的阻燃纱线、涤纶纤维和芳纶纤维,能够避免面料外侧出现燃烧的情况,增加了面料使用时的隔热性能,结合设置的棉纤维和桑蚕丝,能够提升阻燃层表面的光洁度,增加面料的表面美观性。
[0016]2、通过设置的隔热纱线、腈纶纤维、隔热棉纤维和氯纶纤维,能够对面料两面进行热量传导隔绝,减少外界热量传导至面料内侧,避免外界突然性升温导致面料内侧温度升高,影响使用的情况出现。
[0017]3、通过设置的聚酯纤维网和弹性丝带,能够增加接触层的抗皱能力,减少面料使用时出现的褶皱,提升了面料使用时的弹性,减少了面料使用时出现的形变。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罗纹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罗纹针织面料的剖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涤纶纤维和芳纶纤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腈纶纤维和隔热棉纤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聚酯纤维网和弹性丝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面料基布;2、隔热层;3、阻燃层;4、接触层;5、阻燃粘胶;6、阻燃纱线;7、隔热纱线;8、涤纶纤维;9、芳纶纤维;10、棉纤维;11、桑蚕丝;12、腈纶纤维;13、隔热棉纤维;14、氯纶纤维;15、聚酯纤维网;16、弹性丝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光洁度高且手感好的罗纹针织面料,包括面料基布1,面料基布1的顶端和底端均涂覆有阻燃粘胶5,面料基布1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阻燃粘胶5粘接有隔热层2,上方隔热层2的顶端通过阻燃粘胶5粘接有阻燃层3,下方隔热层2的底端通过阻燃粘胶5粘接有接触层4;
[0028]阻燃层3由阻燃纱线6针织编织组成,阻燃层3的内部均匀交错穿插有阻燃纱线6,阻燃纱线6由涤纶纤维8、芳纶纤维9、棉纤维10和桑蚕丝11组成;
[0029]阻燃层3的内部均匀贯穿有涤纶纤维8,涤纶纤维8的外侧均匀包覆有芳纶纤维9,芳纶纤维9的外侧均匀交错包覆有棉纤维10和桑蚕丝11,每个芳纶纤维9均与涤纶纤维8之间缠绕连接,阻燃粘胶5的涂覆厚度为0.1mm,增加了芳纶纤维9与涤纶纤维8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30]隔热层2由隔热纱线7针织编织组成,隔热层2的内部均匀交错穿插有隔热纱线7,
隔热纱线7由腈纶纤维12、隔热棉纤维13和氯纶纤维14组成;
[0031]隔热层2的内部均匀贯穿有腈纶纤维12,腈纶纤维12的外侧均匀交错包覆有隔热棉纤维13,隔热棉纤维13的外侧均匀交错包覆有氯纶纤维14,隔热棉纤维13和氯纶纤维14的数量分别为8根和12根,腈纶纤维12、隔热棉纤维13和氯纶纤维14的粗细均不同,增加了隔热层2的隔热和防燃性能。
[0032]接触层4的内部安装有聚酯纤维网15,接触层4的内部对应聚酯纤维网15下方位置处均匀连接有弹性丝带16,聚酯纤维网15的厚度为0.2mm,相邻两个弹性丝带16的间距为2mm,增加了接触层4的弹性和抗皱性。
[003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光洁度高且手感好的罗纹针织面料使用时,通过隔热层2内部设置的隔热纱线7,结合隔热纱线7内部的腈纶纤维12、隔热棉纤维13和氯纶纤维14,能够对面料两面进行热量传导隔绝,减少外界热量传导至面料内侧,避免外界突然性升温导致面料内侧温度升高,影响使用的情况出现;
[0034]通过阻燃层3内部设置的阻燃纱线6,结合阻燃纱线6内部的涤纶纤维8和芳纶纤维9,能够在面料接触高温时,避免面料外侧出现燃烧,增加了面料使用时的隔热性能,通过阻燃纱线6内部的棉纤维10和桑蚕丝11,能够提升阻燃层3表面的光洁度,增加面料的表面美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洁度高且手感好的罗纹针织面料,包括面料基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布(1)的顶端和底端均涂覆有阻燃粘胶(5),所述面料基布(1)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阻燃粘胶(5)粘接有隔热层(2),上方所述隔热层(2)的顶端通过阻燃粘胶(5)粘接有阻燃层(3),下方所述隔热层(2)的底端通过阻燃粘胶(5)粘接有接触层(4);所述阻燃层(3)由阻燃纱线(6)针织编织组成,所述阻燃层(3)的内部均匀交错穿插有阻燃纱线(6),所述阻燃纱线(6)由涤纶纤维(8)、芳纶纤维(9)、棉纤维(10)和桑蚕丝(11)组成;所述阻燃层(3)的内部均匀贯穿有涤纶纤维(8),所述涤纶纤维(8)的外侧均匀包覆有芳纶纤维(9),所述芳纶纤维(9)的外侧均匀交错包覆有棉纤维(10)和桑蚕丝(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洁度高且手感好的罗纹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芳纶纤维(9)均与涤纶纤维(8)之间缠绕连接,所述阻燃粘胶(5)的涂覆厚度为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洁度高且手感好的罗纹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质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一六八针织罗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