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开合的孔内电阻率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132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开合的孔内电阻率测试装置,包括外筒以及设置在外筒内的内筒,在外筒的侧壁上按一定的间距开设有一组工作孔,在内筒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一组与工作孔对应的弹簧片,在每块弹簧片上固定有电极,且工作孔的直径大于电极的直径,在内筒内设置有电缆线,所述的电极通过电缆线与外部的电阻率测试仪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外筒上开有工作孔,当通过转动手盘转动内筒时,固定在弹簧片上的电极则会沿着弧形导向槽滑动,直至电极从工作孔中伸出,此时测试装置进入工作状态,电极与钻孔内的土体接触,实现贴合钻孔进行地电测试,让测试数据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让测试数据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让测试数据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开合的孔内电阻率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开合的孔内电阻率测试装置,属于溶洞探测


技术介绍

[0002]进入新世纪,随着建筑水平提高和日益短缺的土地资源问题,我们要把建筑用地的目光转向曾经不利于建造的岩溶地区,需要克服岩溶地区带来的缺陷,建造适合人们居住、活动、办公的安全建筑物。因此,对溶洞的处理就成为关键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溶洞的探测。就目前常用溶洞探测方法来看,电极一般只布置在地表,通过在地表同时布置大量电极(一般不少于60根),测量地下二维地电断面的电阻率分布,形成地下电阻率剖面图。但目前的地表电阻率测试装置简陋,探测过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且跑极方式也比较繁复,遇到需探测的剖面较大时往往要布置数量较大的电极,要逐点平移电极,不能很好地适应一些复杂的地形进行探测,需要较开阔的场地才能探测完整的剖面。此外,目前的地表测试存在探测深度浅,不能深入地层,只在地表处布置电极,对较深处的溶洞有时不能探测到,探测深度范围不足,往往很难获取准确的地电信息、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的可开合的孔内电阻率测试装置,该装置可让电极能够伸入钻孔内,实现贴合钻孔进行地电测试,让测试数据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开合的孔内电阻率测试装置,包括外筒以及设置在外筒内的内筒,在外筒的侧壁上按一定的间距开设有一组工作孔,在内筒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一组与工作孔对应的弹簧片,在每块弹簧片上固定有电极,且工作孔的直径大于电极的直径,在内筒内设置有电缆线,所述的电极通过电缆线与外部的电阻率测试仪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外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延伸至工作孔的弧形导向槽,且弧形导向槽的深度向工作孔方向逐渐加深。
[0006]进一步,所述外筒上端口部设置有标记线,且标记线的位置与工作孔的中心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0007]进一步,所述外筒上端对称地固定有两个固定环。
[0008]进一步,所述外筒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接头。
[0009]进一步,所述内筒的上端通过外螺纹接头螺纹连接有预制接管,在预制接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转动手盘。
[0010]进一步,所述弹簧片通过螺钉固定在内筒的外壁上。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外筒上开有工作孔,当通过转动手盘转动内筒时,固定在弹簧片上的电极则会沿着弧形导向槽滑动,直至电极从工作孔中伸出,此时测试装置进入工作状态,电极与钻孔内的土体接触,实现贴
合钻孔进行地电测试,让测试数据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因此,本技术摆脱了地表探测电阻率的局限性,能够伸入钻孔中,并且装置能够收合和拆解,具有装配式的特点,运输储藏和重复利用性强,方便实际应用的各种场地中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外筒的局部剖视图;
[0014]图3是内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土层情况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外筒,2-内筒,3-弹簧片,4-电极,5-电缆线,6-固定环,7-工作孔,8-弧形导向槽,9-标记线,10-内螺纹接头,11-外螺纹接头,12-转动手盘,13-预制接管,14-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一种可开合的孔内电阻率测试装置,包括外筒1以及设置在外筒1内的内筒2,在外筒1的侧壁上按0.5m的间距开设有一组工作孔7,在内筒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一组与工作孔7对应的弹簧片3,在每块弹簧片3上固定有电极4,且工作孔7的直径大于电极4的直径,在内筒2内设置有电缆线5,所述的电极4通过电缆线5与外部的电阻率测试仪连接。所述外筒1的内壁上开设有延伸至工作孔7的弧形导向槽8,且弧形导向槽8的深度向工作孔7方向逐渐加深。所述外筒1上端口部设置有标记线9,且标记线9的位置与工作孔7的中心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这样便可通过标记线9来确定工作孔7的位置,便于操作。所述外筒1上端对称地固定有两个固定环6,通过固定环6与钻孔口部的土体固定。所述外筒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接头10,通过内螺纹接头10可以连接多个外筒1,用于探测不同深度的钻孔。所述内筒2的上端通过外螺纹接头11螺纹连接有预制接管13,在预制接管13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转动手盘12。所述弹簧片3通过螺钉14固定在内筒2的外壁上。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外筒1上开有工作孔7,当通过转动手盘12缓慢转动内筒2时,固定在弹簧片3上的电极4则会沿着弧形导向槽8滑动,直至电极4从工作孔7中伸出,此时测试装置进入工作状态,电极4与钻孔内的土体接触,实现贴合钻孔进行地电测试,让测试数据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因此,本技术摆脱了地表探测电阻率的局限性,能够伸入钻孔中,并且装置能够收合和拆解,具有装配式的特点,运输储藏和重复利用性强,方便实际应用的各种场地中使用。
[0020]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图4,现广东省的一个岩溶地区内的一处正在钻探的项目,对拟探测区域内各钻孔土芯的土样结果分析得出如下土层情况,从上至下依次为:A、杂填土,平均层厚1.5m;B、淤泥质土,平均层厚2.1m;C、细砂,平均层厚3.25m;D、粗砂,平均层
厚3.5m;E、粉质粘土,平均层厚2.38m;F、强风化灰岩、中风化灰岩以及微风化灰岩;其中一钻孔土样在地下深度18m处有空洞。该场地区域内地下可能存在溶洞,需要对土层进一步探测,对已经取土芯的钻孔进行孔内电阻率探测,在钻孔一侧放置电阻率测试仪。
[0021]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步骤:
[0022]步骤一、将外筒1通过内螺纹接头10逐节拼接至预测出现空洞的深度(18m),并通过外筒1上端的固定环6与地面暂时固定;
[0023]步骤二、将带有电极4的内筒2与预制接管13通过外螺纹接头11拧紧,使内筒2能够达到拟探测的深度,并使内筒2带有电极4的一侧置于外筒1有工作孔7的一侧附近,让电极4位置位于外筒内侧的弧形导向槽8中,然后将通过电缆线5将电极4与外部的电阻率测试仪连接;
[0024]步骤三、固定好外筒1、内筒2以及预制接管13后,把转动手盘12安装在预制接管13的顶部;
[0025]步骤四、转动顶部的转动手盘12,使电极4沿着弧形导向槽8滑动直至弹出工作孔7;
[0026]步骤五、此时测试装置进入工作状态,电极4与钻孔内的土体接触,实现贴合钻孔进行地电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开合的孔内电阻率测试装置,包括外筒(1)以及设置在外筒(1)内的内筒(2),其特征在于:在外筒(1)的侧壁上按一定的间距开设有一组工作孔(7),在内筒(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一组与工作孔(7)对应的弹簧片(3),在每块弹簧片(3)上固定有电极(4),且工作孔(7)的直径大于电极(4)的直径,在内筒(2)内设置有电缆线(5),所述的电极(4)通过电缆线(5)与外部的电阻率测试仪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合的孔内电阻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内壁上开设有延伸至工作孔(7)的弧形导向槽(8),且弧形导向槽(8)的深度向工作孔(7)方向逐渐加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合的孔内电阻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阳罗盈洲郭钢艾姣姣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