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径大纵坡系杆拱桥顶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1320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跨径大纵坡系杆拱桥顶推方法,所述顶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布置临时墩支撑体系;S2、布置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垫块;S3、布置坡度调节机构体系;S4、系杆拱桥结构拼装;S5、系杆拱桥结构顶推前进;S6、安装永久支座;S7、拆除临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加工简单,可重复利用,施工期间操作便捷。施工期间操作便捷。施工期间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径大纵坡系杆拱桥顶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系杆拱桥顶推
,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径大纵坡系杆拱桥顶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及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结构的安装工程日益增多,与之俱来,对施工全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要求也日益增高。其中大跨径大纵坡钢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愈加广泛应用,但是大多数钢结构存在跨径大、纵坡变化大、结构异形性强等特点,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施工占地范围有限、机具设备复杂等问题。
[0003]为解决施工期间的结构特点及施工环境特点,桥梁顶推施工方法因其高度工业化、施工占地少、机具设备简单、施工过程不阻断交通、结构整体性好、设备可多次重复使用、施工无噪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在目前的桥梁顶推施工中,还存在受力多变、加固难度大等技术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跨径大纵坡系杆拱桥顶推方法,能够有效地转换结构的受力方向,解决系杆拱桥顶推过程中因受力多变需加设临时支撑方法,解决因结构纵坡影响顶推施工期间施工调节难度大、多点同步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并提高顶推效率及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性。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跨径大纵坡系杆拱桥顶推方法, 所述顶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布置临时墩支撑体系;根据系杆拱桥的跨度均匀布置若干临时墩;S2、布置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垫块;在所述临时墩的上端布置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垫块;S3、布置坡度调节机构体系;在所述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垫块的上端根据系杆拱桥纵向坡度曲线布置坡度调节机构体系;S4、系杆拱桥结构拼装;利用履带吊、汽车吊完成纵向坡度系杆拱桥结构拼装,然后拼装前后导梁,再进行吊索预张拉;S5、系杆拱桥结构顶推前进;利用所述千斤顶顶升所述系杆拱桥结构,再利用所述千斤顶顶推一定的距离,所述千斤顶回落至临时墩上,完成一次顶推前进过程,所述千斤顶回缸至初始位置;通过所述千斤顶不断地顶升、顶推、回落、回缸,完成所述系杆拱桥结构的顶推前进,直至就位;S6、安装永久支座;所述系杆拱桥结构就位后,安装永久支座,通过所述千斤顶同步下落至设计标高,并落至所述永久支座的上端,调整索力值,固定;S7、拆除临时结构;所述系杆拱桥结构固定后,拆除所述前后导梁、千斤顶、临时支撑垫块和临时墩支撑体系,完成系杆拱桥安装。
[0006]优选地,S1中,所述临时墩包括桩顶平台,所述桩顶平台的下端设有五根钢管桩。
[0007]优选地,所述桩顶平台由型钢交叉布置成方形并焊接固定,所述五根钢管桩呈梅花状布置,且五根钢管桩之间通过钢管支撑连接形成格构柱。
[0008]优选地,S2中,所述临时墩的上端均匀布置两个千斤顶和四个临时支撑垫块。
[0009]优选地,S3中,所述坡度调节机构体系的具体布置方法如下:设置通长纵向型钢梁,在所述通长纵向型钢梁间设置横向连接梁,在所述通长纵向型钢梁的上端根据坡度高度设置竖向立杆,所述竖向立杆沿系杆拱桥纵向之间通过型钢连接固定,所述竖向立杆横向之间采用型钢横向连接,形成坡度调节机构体系。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及结构设置合理,受力明确,进一步解决了大跨径大纵坡系杆拱桥由于受力多变需增加临时支撑方法,实现系杆拱桥真正意义的完成整体安装后整体顶推方法。
[0011]2、本专利技术可有效调节大跨径大纵坡系杆拱桥顶推过程中的受力方向,防止顶推过程坡度影响造成受力变化对结构体系造成结构损伤,以快速、高效、稳定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001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增加顶推过程整体稳定性,增加顶推过程同步性,大大增加安全可靠性能,且根据不同坡度、异形结构任意调整,可高效安全稳定地完成顶推施工目的。
[0013]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加工简单,可重复利用,施工期间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3-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步骤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临时墩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桩顶平台;2、钢管桩;3、临时支撑垫块;4、坡度调节机构体系;5、系杆拱桥结构;6、前后导梁;7、吊索;8、永久桥台;9、桥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或是将本专利技术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0019]一种大跨径大纵坡系杆拱桥顶推方法, 所述顶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布置临时墩支撑体系;参照图1-2,根据系杆拱桥的跨度均匀布置十个临时墩;其中,所述临时墩包括桩顶平台1,桩顶平台1的下端设有五根钢管桩2,桩顶平台1由型钢交叉
布置成方形并焊接固定,五根钢管桩2呈梅花状布置,且五根钢管桩2之间通过钢管支撑连接形成格构柱,以增强所述临时墩的整体稳定性;S2、布置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垫块;参照图1,在所述临时墩及永久桥台8的上端布置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垫块3,永久桥台8及每个临时墩的上端均匀布置两个千斤顶和四个临时支撑垫块,用于系杆拱桥的临时搁置;S3、布置坡度调节机构体系;参照图3-4,在所述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垫块3的上端根据系杆拱桥纵向坡度曲线布置坡度调节机构体系4;坡度调节机构体系4的具体布置方法如下:设置通长纵向型钢梁,在所述通长纵向型钢梁间设置横向连接梁,在所述通长纵向型钢梁的上端根据坡度高度设置竖向立杆,所述竖向立杆沿系杆拱桥纵向之间通过型钢连接固定,所述竖向立杆横向之间采用型钢横向连接,形成坡度调节机构体系4,作为系杆拱桥的拼装和整体顶推过程中的主要受力构件;S4、系杆拱桥结构拼装;参照图5,利用履带吊、汽车吊完成纵向坡度系杆拱桥结构5拼装,然后拼装前后导梁6,再进行吊索7预张拉;S5、系杆拱桥结构顶推前进;参照图6-9,利用所述千斤顶顶升系杆拱桥结构5,再利用所述千斤顶顶推一定的距离,所述千斤顶回落至临时墩上,完成一次顶推前进过程,所述千斤顶回缸至初始位置;通过所述千斤顶不断地顶升、顶推、回落、回缸,完成系杆拱桥结构5的顶推前进,直至就位;其中,图7为顶推至河道临时墩第一道钢管桩位置;图8为顶推至河道临时墩最后一道钢管桩位置;图9为顶推至永久桥台8上方;图10为顶推至桥梁9位置,就位;S6、安装永久支座;系杆拱桥结构5就位后,安装永久支座,系杆拱桥结构5通过所述千斤顶同步下落至设计标高,并落至所述永久支座的上端,调整索力值,固定。
[0020]S7、拆除临时结构;参照图11,系杆拱桥结构5固定后,拆除前后导梁6、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径大纵坡系杆拱桥顶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布置临时墩支撑体系;根据系杆拱桥的跨度均匀布置若干临时墩;S2、布置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垫块;在所述临时墩的上端布置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垫块;S3、布置坡度调节机构体系;在所述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垫块的上端根据系杆拱桥纵向坡度曲线布置坡度调节机构体系;S4、系杆拱桥结构拼装;利用履带吊、汽车吊完成纵向坡度系杆拱桥结构拼装,然后拼装前后导梁,再进行吊索预张拉;S5、系杆拱桥结构顶推前进;利用所述千斤顶顶升所述系杆拱桥结构,再利用所述千斤顶顶推一定的距离,所述千斤顶回落至临时墩上,完成一次顶推前进过程,所述千斤顶回缸至初始位置;通过所述千斤顶不断地顶升、顶推、回落、回缸,完成所述系杆拱桥结构的顶推前进,直至就位;S6、安装永久支座;所述系杆拱桥结构就位后,安装永久支座,通过所述千斤顶同步下落至设计标高,并落至所述永久支座的上端,调整索力值,固定;S7、拆除临时结构;所述系杆拱桥结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志周胜军王紫玉潘涛全有维葛李强范小叶许凡李宁陈志益刘月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