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钢窗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30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钢窗的固定结构,涉及塑钢窗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一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底板的顶端开设有两个通槽,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转盘,第一转盘一侧的顶部和第二转盘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L型卡爪,L型卡爪固定住塑钢窗的内壁,采用内部涨紧的方式进行固定,不占用塑钢窗框架的外部空间,方便进行贴膜操作,同时与气缸、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配合,对塑钢窗框架的固定效果好,有利于减小贴膜时塑钢窗框架的震动。于减小贴膜时塑钢窗框架的震动。于减小贴膜时塑钢窗框架的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钢窗的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塑钢窗生产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塑钢窗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塑钢窗是继木、铁、铝合金窗之后,在90年代中期被国家积极推广的的一种窗户形式。由于其价格较低,性能价格比较好,现仍被广泛使用。这种窗户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上一定比例的稳定剂、着色剂、填充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经挤出成型材,然后通过切割、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制成门窗框扇,配装上密封胶条、毛条、五金件等,同时为增强型材的刚性,超过一定长度的型材空腔内需要填加钢衬(加强筋),这样制成的门户窗,称之为塑钢门窗;
[0003]为了保护塑钢窗框架,通常会在其表面贴一层保护膜,目前的贴膜还存在一些不足,在贴膜时对塑钢窗框架的固定效果一般,因此在贴膜时塑钢窗框架会出现晃动,导致会有鼓包出现,影响贴膜效果,影响对塑钢窗框架的保护效果,基于此,提供一种塑钢窗的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塑钢窗的固定结构,L型卡爪固定住塑钢窗的内壁,采用内部涨紧的方式进行固定,不占用塑钢窗框架的外部空间,方便进行贴膜操作,同时与气缸、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配合,对塑钢窗框架的固定效果好,有利于减小贴膜时塑钢窗框架的震动,进而减少对贴膜的影响。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塑钢窗的固定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底板的顶端开设有两个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一侧的顶部和第二转盘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L型卡爪,多个所述L型卡爪的一侧均贴合设有防滑垫片,两个所述滑槽的中部均固定设有固定盖,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转轮。
[0007]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L型卡爪的一端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对应L型卡爪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均开设有条形槽,且条形槽与对应的滑槽相互连通。
[0009]优选的,多个所述L型卡爪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杆,且多个固定杆均贯穿对应的条形槽。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滑板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盘一侧的底部、固定板一侧的中部、第二转盘一侧的底部和滑板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限位孔,相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卡合连接有限位卡柱。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中,L型卡爪固定住塑钢窗的内壁,采用内部涨紧的方式进行固定,不占用塑钢窗框架的外部空间,方便进行贴膜操作,同时与气缸、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配合,对塑钢窗框架的固定效果好,有利于减小贴膜时塑钢窗框架的震动,进而减少对贴膜的影响;
[0014]使用限位卡柱卡合进限位孔,使得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保持固定,拔掉限位卡柱,并且转动转轮,可带动第二转盘和第一转盘转动,进而使得塑钢窗框架转动,方便进行贴膜,有利于提高贴膜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塑钢窗的固定结构整体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塑钢窗的固定结构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塑钢窗的固定结构中L型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底板;2、固定板;3、第一转盘;4、第二转盘;5、转轴;6、转轮;7、固定块;8、滑槽;9、L型卡爪;10、弹簧;11、限位卡柱;12、固定盖;13、条形槽;14、固定杆; 15、通槽;16、滑板;17、底座;18、气缸;19、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0022]参见图1~图3,一种塑钢窗的固定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L型卡爪9插入塑钢窗框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盘3和第二转盘4配合将塑钢窗框架抵住,气缸18通过气缸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一个所述L型卡爪9的一端固定设有弹簧 10,所述弹簧10的一端与对应L型卡爪9的一端固定连接,初始时,两个L型卡爪9在弹簧10的作用下相互远离,两个所述固定块7的顶端均开设有条形槽13,且条形槽13与对应的滑槽8相互连通,多个所述L型卡爪9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杆14,且多个固定杆14均贯穿对应的条形槽13,拉动两个固定杆14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L 型卡爪9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此时弹簧10被压缩,再将塑钢窗框架插入L型卡爪 9,松开固定杆14,弹簧10回复形变,带动两个L型卡爪9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使得防滑垫与塑钢窗框架的内壁接触,采用内部涨紧的方式进行固定,不占用塑钢窗框架的外部空间,方便进行贴膜操作,同时与气缸18、第一转盘3和第二转盘4配合,对塑钢窗框架的固定效果好,有利于减小贴膜时塑钢窗框架的震动,进而减少对贴膜的影响。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盘3一侧的底部、固定板2一侧的中部、第二转盘4一侧的底部和滑板16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限位孔19,相应两个所述限位孔 19的内部卡合连接有限位卡柱11,使用限位卡柱11卡合进限位孔19,使得第一转盘3和第二转盘4保持固定,拔掉限位卡柱11,并且转动转轮6,可带动第二转盘4和第一转盘3 转动,进而使得塑钢窗框架转动,方便进行贴膜,有利于提高贴膜的效率。
[0025]工作原理:首先拉动第一转盘3上的两个固定杆14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L型卡爪9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此时弹簧10被压缩,再将塑钢窗框架插入L型卡爪9,松开固定杆14,弹簧10回复形变,带动两个L型卡爪9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使得防滑垫与塑钢窗框架的内壁的一侧接触,再拉动第一转盘3上的两个固定杆14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并打开气缸开关,气缸18推动滑板16向靠近第一转盘3的方向运动,第二转盘4上的L型卡爪9插入塑钢窗框架的另一端,松开固定杆14,使得L型卡爪 9固定住塑钢窗框架内壁的另一侧,关闭气缸开关,然后可对塑钢窗框架进行贴膜操作,拔掉限位卡柱11,并且转动转轮6,可带动第二转盘4和第一转盘3转动,进而使得塑钢窗框架转动,方便进行贴膜,有利于提高贴膜的效率,贴膜结束后,先松开第二转盘4上的L型卡爪9,再次打开气缸开关,气缸18将滑板16收回,使得第二转盘4上的L型卡爪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钢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一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盘(3),所述底板(1)的顶端开设有两个通槽(15),所述通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6),所述滑板(1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转盘(4),所述第一转盘(3)一侧的顶部和第二转盘(4)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设有固定块(7),两个所述固定块(7)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8),两个所述滑槽(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L型卡爪(9),多个所述L型卡爪(9)的一侧均贴合设有防滑垫片,两个所述滑槽(8)的中部均固定设有固定盖(12),所述转轴(5)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转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窗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L型卡爪(9)的一端固定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一端与对应L型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麒张辉成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友宁钢化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