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向使用的加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92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方向使用的加热体,包括加热基体和导流件组成,导流件设置于加热基体的内部流道内,导流件由依次连通的导流件Ⅰ、导流件Ⅱ和导流件Ⅲ组成,导流件Ⅰ的进口Ⅰ与加热基体的基体入液口相连通,导流件Ⅰ的出口Ⅰ与导流件Ⅱ的进口Ⅱ相连通,导流件Ⅱ的出口Ⅱ与导流件Ⅲ的通道Ⅲ相连通,导流件Ⅲ的出口Ⅲ与加热基体的基体出汽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液体从基体入液口依次经过不同导流件结构,加热基体将加热体热量传递到液体上,随液体的流动,使液体达到使用需求。使液体达到使用需求。使液体达到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方向使用的加热体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体
,具体为一种多方向使用的加热体。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市场上厚膜电子加热,由于加热快,耗能少,而受到市场青睐。因厚膜加热体加热快,流经加热体液体分布不均或局部无液体流经,工作状态下可能处于干烧状态,使产品处于具大的风险中,同时加热体寿命也大大降低;为避免此状态出现,厚膜加热体只能固定方向安装使用;这样造成产品造型受到比较大得局限性和使用得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蒸汽的加热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方向使用的加热体,包括加热基体和导流件组成,导流件设置于加热基体的内部流道内,其特征在于:导流件由依次连通的导流件Ⅰ、导流件Ⅱ和导流件Ⅲ组成,导流件Ⅰ的进口Ⅰ与加热基体的基体入液口相连通,导流件Ⅰ的出口Ⅰ与导流件Ⅱ的进口Ⅱ相连通,导流件Ⅱ的出口Ⅱ与导流件Ⅲ的通道Ⅲ相连通,导流件Ⅲ的出口Ⅲ与加热基体的基体出汽口相连通。
[0005]进一步的,加热基体具体包括加热管组件和防护外壳,加热管组件的加热管体外侧设有防护外壳,导流件设置在加热管组件的加热管体内部,导流件的外侧与加热管组件的加热管体内部流道贴合。
[0006]进一步的,加热管体的外侧设有加热膜,加热管体的上端通过组装的方式连接有上端封闭盖,并且加热管体的下端通过组装的方式连接有下端封闭盖,上密封端盖上设置有基体出汽口,下密封端盖设置有基体入液口。
>[0007]进一步的,导流件Ⅰ包括支撑柱Ⅰ、连接棱柱、导流凹槽和弧形挡板,支撑柱Ⅰ的外侧均匀设有连接棱柱和导流凹槽,连接棱柱和导流凹槽间隔分布,连接棱柱与支撑柱Ⅰ一体成型,且三个连接棱柱为一组,支撑柱Ⅰ的两端均匀设有弧形挡板,支撑柱Ⅰ每端的弧形挡板个数与连接棱柱的组数相同,支撑柱Ⅰ两端的弧形挡板之间形成进口Ⅰ和出口Ⅰ,进口Ⅰ与加热基体的基体入液口相连通,出口Ⅰ与导流件Ⅱ的进口Ⅱ相连通,加热基体的内部流道、柱支撑和导流凹槽共同形成可供液体通过的通道Ⅰ。
[0008]进一步的,弧形挡板与支撑柱Ⅰ一体连接,且弧形挡板两端与连接棱柱的端部连接,支撑柱Ⅰ两端的弧形挡板上下相互交叉设置。
[0009]进一步的,连接棱柱的个数不少于六个,连接棱柱个数为三的倍数,且连接棱柱的端部截面和导流凹槽的端部截面均为半圆形结构。
[0010]进一步的,支撑柱Ⅰ的下端的进口Ⅰ中间设有分流锥形柱。
[0011]进一步的,导流件Ⅱ包括进液挡盖、出汽挡盖、支撑柱Ⅱ、和导向板,进液挡盖和出汽挡盖分别设置在连接柱的两端,进液挡盖设置有进口Ⅱ,进口Ⅱ与出口Ⅰ相连通,出汽挡
盖设置的出口Ⅱ与导流件Ⅲ相连通,导向板一端设置在连接柱上,另一端斜向上延伸与加热基体的内部流道形成迂回的通道Ⅱ。
[0012]进一步的,导流件Ⅱ还设置有中间挡板,中间挡板穿过支撑柱Ⅱ将通道Ⅱ分隔成两个分通道,进液挡盖的进口Ⅱ和出汽挡盖的出口Ⅱ分别均与分通道相连通。
[0013]进一步的,导流件Ⅲ由支撑柱Ⅲ和挡盖组成,挡盖上设置的出口Ⅲ与加热基体的基体出汽口相连通,挡盖和基体内部流道形成汽体的通道Ⅲ,导流件Ⅱ的出口Ⅱ与通道Ⅲ相连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体以下优点:
[0015]1.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液体从基体入液口依次经过不同导流件结构,加热基体将加热体热量传递到液体上,随液体的流动,使液体达到使用需求。
[0016]2.液体从基体入液口进入,通过加热膜和加热管体可以对流经内部流道的液体进行加热,使得加热效果更好。
[0017]3.通过设置的导流件Ⅰ,可以使加热的液体呈倒W型或N型回路流动,使得水在短距离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有效的解决了短距离内在不提高功率的情况下,使液体达到所需的温度。
[0018]4.通过设置的导流件Ⅱ,通过加热基体对液体的继续加热,在导流件Ⅱ中使液体逐渐的变为汽体,将导流件Ⅱ设计为迂回的通过方式,实现内部都具备储存液体的功能及锁水功能,加热基体使热水蒸发未蒸发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结构下滑,实现水汽分离,有效了避免干烧现象,实现加热体多角度使用。
[0019]5.通过设置的导流件Ⅲ,通过加热基体对汽体的继续加热,使干燥的汽体通过挡盖上行,湿润的汽体沿挡盖下行,通过加热体基体继续加热,实现干蒸汽与湿蒸汽分离,有效控制了蒸汽的干燥状态和温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
[0022]图3为导流件的主视图;
[0023]图4为导流件的侧视图;
[0024]图5为导流件Ⅰ的主视图;
[0025]图6为导流件Ⅰ的立体图。
[0026]附图标记:1、加热管组件,11、上端密封盖,12、加热膜,13、加热管体,14、下端密封盖,3、导流件Ⅲ,31、支撑柱Ⅲ,32、挡盖,6、导流件Ⅰ,61、支撑柱Ⅰ,62、连接柱,63、导流凹槽,64、弧形挡板,65、进口Ⅰ,66、出口Ⅰ,67、分流锥形柱,7、导流件Ⅱ,71、进液挡盖,72、出汽挡盖,73、支撑柱Ⅱ,74、导向板,75、中间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多方向使用的加热体,包括加热基体和导流件组成,导流件设置于加热基体的内部流道内,导流件由依次连通的导流件Ⅰ6、导流件Ⅱ7和导流件Ⅲ3组成,导流件Ⅰ的进口Ⅰ65与加热基体的基体入液口相连通,导流件Ⅰ的出口Ⅰ66与导流件Ⅱ的进口Ⅱ相连通,导流件Ⅱ的出口Ⅱ与导流件Ⅲ的通道Ⅲ相连通,导流件Ⅲ的出口Ⅲ与加热基体的基体出汽口相连通,液体从基体入液口依次经过不同导流件结构,加热基体将热量传递到液体上,随液体的流动,使液体达到使用需求,具体的加热基体具体包括加热管组件1和防护外壳,加热管组件的加热管体13外侧设有防护外壳,导流件设置在加热管组件的加热管体内部,导流件的外侧与加热管组件的加热管体的内部流道贴合,加热管体的外侧设有加热膜12,加热管体的上端通过组装的方式连接有上端封闭盖11,并且加热管体的下端通过组装的方式连接有下端封闭盖14,上密封端盖上设置有基体出汽口,下密封端盖设置有基体入液口,液体从基体入液口进入,通过加热膜和加热管体可以对流经内部流道的液体进行加热,使得加热效果更好,加热膜上可设置不同功率的加热电阻与基体流道内不同的导流件相匹配,通过加热电阻对加热管体内部的液体进行分段加热,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向使用的加热体,包括加热基体和导流件组成,导流件设置于加热基体的内部流道内,其特征在于:导流件由依次连通的导流件Ⅰ、导流件Ⅱ和导流件Ⅲ组成,导流件Ⅰ的进口Ⅰ与加热基体的基体入液口相连通,导流件Ⅰ的出口Ⅰ与导流件Ⅱ的进口Ⅱ相连通,导流件Ⅱ的出口Ⅱ与导流件Ⅲ的通道Ⅲ相连通,导流件Ⅲ的出口Ⅲ与加热基体的基体出汽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向使用的加热体,其特征在于:加热基体具体包括加热管组件和防护外壳,加热管组件的加热管体外侧设有防护外壳,导流件设置在加热管组件的加热管体内部,导流件的外侧与加热管组件的加热管体的内部流道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方向使用的加热体,其特征在于:加热管体的外侧设有加热膜,加热管体的上端通过组装的方式连接有上端封闭盖,并且加热管体的下端通过组装的方式连接有下端封闭盖,上密封端盖上设置有基体出汽口,下密封端盖设置有基体入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向使用的加热体,其特征在于:导流件Ⅰ包括支撑柱Ⅰ、连接棱柱、导流凹槽和弧形挡板,支撑柱Ⅰ的外侧均匀设有连接棱柱和导流凹槽,连接棱柱和导流凹槽间隔分布,连接棱柱与支撑柱Ⅰ一体成型,且三个连接棱柱为一组,支撑柱Ⅰ的两端均匀设有弧形挡板,支撑柱Ⅰ每端的弧形挡板个数与连接棱柱的组数相同,支撑柱Ⅰ两端的弧形挡板之间形成进口Ⅰ和出口Ⅰ,进口Ⅰ与加热基体的基体入液口相连通,出口Ⅰ与导流件Ⅱ的进口Ⅱ相连通,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睿达徐增福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杰达精密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